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玛窦构建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他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为他到中国传播西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数学赢取民心支持,在中国不仅传播了欧氏几何,而且还传播了大量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他一方面激活了正在走向衰落的中国传统数学,开创了中西数学文化融合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的成长、成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省身是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间,作者对他作了三次采访.文章以"陈省身与布尔巴基学派"、"陈省身谈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陈省身与中国数学"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主,提供了一些新史料.  相似文献   

3.
利玛窦是沟通中西数学文化第一人。他对中西教学文化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住传教士,而且是一住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韶关传教6年。向瞿太素等国人系统地传播了西方的初等数学、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并与瞿太素一起尝试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使韶关成为西方数学系统传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方。他所传播的西方数学精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使明末清初的中国传统数学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教学萌芽与发展的道路,也使韶关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玛窦是沟通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第一人,他对中西数学文化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而且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韶关传教六年,向瞿太素等国人系统地传播了西方的初等数学、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井与瞿太素一起尝试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使韶关成为西方数学系统传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方。他所传播的西方数学精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使明末清初的中国传统数学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相互融合之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数学萌芽与发展的道路,也使韶关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去年在他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办了南开数学研究所。当今年六月陈省身风尘仆仆来到南开园时,他为之捐款并提出设计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平的数学楼已基本落成了。这个数学所每年将围绕一个数学重点方向,由陈省身协助聘请十名世界第一流数学大师,来所作最新成果的系统讲学;从全国各地选拔一百名优秀的数学研究生与青年教师来所听讲。同时,邀清国内有关专家(硕士、博士、导师)作辅助性讲学,并在外国专家来此前后,帮助预习及消化。在此基础上,对数学中的前沿课题进行有组织的攻关。世界著名的Springer—Verlag出版社将向全  相似文献   

6.
李玉明  吴凡 《科技馆》2004,(4):30-30
2004年9月28日,国际数学大师、天津科技馆名誉馆长、启明星奖获得者陈省身先生又获得一项殊荣: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第52733号“小行星公报”上正式向世界公布,将中国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所发现的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全人类的卓越贡献。11月2日,  相似文献   

7.
国际数学联盟及陈省身奖基金会在香港宣布成立全球数学大奖“陈省身奖”,以表彰终身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并纪念已故国际数学泰斗陈省身教授。这是该联盟第一个向华人数学家致敬的奖项。 “陈省身奖”是国际数学联盟负责的第4个大奖,其他3项也均以数学家命名,分别为设于1932年的“菲尔兹奖”,是40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始于1982年的“内万林纳奖”,信息科学领域奖项;2006年开始颁发的“高斯奖”,在应用数学领域授奖。而“陈省身奖”为终身成就奖,并且不限数学分支,授予“凭借数学领域的终身杰出成就赢得最高赞誉的个人”。 陈省身是谁?他是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成就?他为什么能获得国际数学界如此高的赞誉和表彰?…… 是的,当看到“陈省身奖”这4个字时,我们心中的种种疑问不禁油然而生。本篇文章将解读一代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现代测度论的系统全面的论著,是作者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高水平教材,本书以研究生为主要对象,兼顾不同数学分支及理论物理等领域科研人员的需要,从不同层次讲述了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9.
举办数学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培养具有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现代数学知识结构及理论体系、一定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举办数学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培养具有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现代数学知识结构及理论体系、一定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P.D.Lax是当代著名的美国数学家,长期在国际闻名的Courant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纯粹和应用数学,特别是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可积系及散射理论等,对当代数学发展有重要贡献。1944~2003年期间他总共发表出版论文和专著158篇(部),其中一些成为经典性论著,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3日,南开大学数千学子自发地聚集在校园新开湖畔,眼噙泪水,烛光守夜,深切缅怀刚刚去世的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开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省身教授。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众多学子为何如此敬仰和怀念陈省身爷爷吗?那是因为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 数学巨星 陈省身,1911年10月生于中国浙江嘉兴秀水县,其名字出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1936年留学德国,1943年后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以及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  相似文献   

13.
《几何原本》是随着传教士传入的科技知识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元朝时第一次传入.最早的汉译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前6卷,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后9卷.《几何原本》的翻译及传播培养了一批数学家,他们通过对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数学的作.将《几何原本》发展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均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数学)研究生.学院的基础数学学科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学科梯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西方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标志性事件是欧几里得《原本》的首次汉译.这个时期为西方数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时期,涌现出了代表人物徐光启、利玛窦、李之藻等,其数学汉译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数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陈省身与曾炯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证西北大学已故教授曾炯之博士与陈省身先生的学术联系。方法献资料考证。结果对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数学系原教授曾炯之与数学家陈省身的留学和学术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结论 一位中国现代代数的先驱和一位几何学泰斗,曾有过密切交往,可由此了解中国近现代数学史和西北大学校史。  相似文献   

17.
杨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2,(31):239-240
本文通过中国古代、西方、近现代数学发展的实例剖析了数学发展进程中提炼出的数学哲学观念,分析了数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变革及相互联系,总结了数学哲学思想在数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数学和数学哲学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数学哲学的进步将成为数学得以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竞赛是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针对重庆市高校数学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采取频数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验证了加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Ginzbury—Landan方程是1950年左右作为超导体的数学模型提出的(V.Ginzburg曾获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成为物理学许多领域(特别其中出现涡流)研究的有力工具。1994年Bethuel-Brézis—Hélein的专著出版后,这个方程的数学理论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综合使用了来自不同数学分支(如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几何测度论、调和映射等)的数学工具,使Ginzbury—Landan模型成为分析、拓扑、几何中许多新问题和新思想的源泉,引起越来越多的数学研究者的关注。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ISF—MA)和纯粹和应用数学国际中心(CIM—PA)于2002年11月18~2913在上海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Ginzbury—Landan涡流”专题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作了4个总计40小时的系列讲座,另有6个研究报告。大约70名来自中国和菲律宾的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本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科学之母。难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开数学研究所举行的国际微分几何与整体分析会议,陈省身院士91岁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实现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而奋斗了二十多年。深切悼念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