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石油的重要性,石油开采的增产增注显得尤为重要,酸化是石油增产的一种常用的重要措施,该文通过简单的对酸化工艺的概述以及对酸化工艺的几种具体方法阐述,简单的说明了石油酸化压裂的过程和裂缝与导流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即使采用较大规模施工,酸蚀缝长一般不超过120 m,而水力压裂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造长缝的目的。为此,开展水力压裂与酸携砂压裂相结合的复合酸化压裂技术研究及现场实验,以探索碳酸盐岩增产措施的新工艺技术。实验采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心,模拟高温高压地层条件,通过测试水力加砂压裂裂缝、酸化压裂酸蚀缝、酸携砂压裂裂缝、水力压裂与酸携砂复合酸压裂缝的短期导流能力,探索评价了碳酸盐岩地层增产改造的新工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了碳酸盐岩地层实施复合酸化压裂可以实现较好的导流能力。基于导流能力实验评价结果,优化设计了4 口井的复合酸化压裂方案并进行现场施工,增产效果良好,为碳酸盐岩地层实施复合酸化压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储层伤害机理及关键理论技术,进行了适合该储层酸化的酸液体系和配方选择、储层酸化效果实验研究、酸化工艺研究,选择了适合该油田酸化的缓速氟硼酸体系及配套工艺措施。在现场施工中将缓速氟硼酸体系用于该油田B4井的酸化作业,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为类似油田的增产和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静  饶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648-2651,2656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层堵塞类型和堵塞特征日趋复杂。现有的解堵降压措施的效果逐渐下降,已不能完全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水力脉冲-化学复合增产技术就是将振源产生的脉冲波与化学增产措施复合来进行特殊复杂油气田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增产技术。运用阿列维偏微分方程组描述,得出了水力脉冲条件下流体在地层孔隙的流速方程。结合水力脉冲力学公式和酸化模型,得出了在水力脉冲条件下,盐酸酸化时浓度分布、反应速度以及砂岩矿物浓度的变化模型;并通过C-N差分方程进行求解,为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原油田复杂断块气藏的地质开发特征,开展了气井低伤害酸化综合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气井酸化对储层造成的伤害,研制出了适合中原油田砂岩气井酸化用的新型低伤害酸液--TF-Ⅰ,经现场15井次的试验与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地热团队面向国家清洁能源需求,针对深部地热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采热相关的深部岩体力学问题开展研究攻关。目前的主要工作包括新型EGS系统、热储性能评价、热储压裂激发技术以及诱发地震评价与防控等方面。在理论方法、实验装置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高温岩体裂隙换热系数及其测定方法,开发了井筒注采分析设计方法及软件,开发的地热多场耦合模拟器TOUGH2-WellPC-BIOT3D,可模拟评价地热井筒-储层耦  相似文献   

7.
酸化是油田的增产措施之一,通过采取酸化措施,有效地去除地层油路通道的堵塞。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常规酸化措施能清除地层堵塞物的30%-40%,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地层的渗透能力,增加油井产能。但常规酸化通常受到储层岩性和堵塞物性质的制约,使得去除堵塞物效率低。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岩性如变质岩、粗面岩、花岗岩,常规酸化效果较差。硝酸粉末酸化工艺技术是利用"王水"对所有的堵塞物几乎100%溶解。同时利用硝酸固体粉末腐蚀性弱、便于注入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王水酸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酸化井筒-地层温度场耦合解析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是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关键参数,更是进行酸化设计必需重点考虑的因素。现有酸化温度场模型忽略了热瞬变效应、热扩散效应等对温度场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物质平衡定律和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易形成蚓孔现象。考虑热瞬变效应、热扩散效应和井筒与地层之间的酸液流动,建立了新的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模型,给出了便于应用的解析解。对比分析表明,新模型能够更细致地描述酸液进入地层后酸岩之间发生的热传递现象以及酸岩化学反应热在地层中的热扩散和热累积效应,更好地表征了水平井酸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实例验证,利用模型计算的井底温度与实际井底温度分布吻合较好,这对于提升水平井酸化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稠油油藏堵塞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等问题,研制出了新型复合有机酸HYJS-3酸液体系,并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套适合海上稠油油田的高效复合酸化解堵增产体系,体系包括有机解堵液、前置液、无机解堵液和顶替液。分析了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现场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海上稠油区块对酸化施工的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4月,高效复合酸化解堵技术在海上某稠油油田W区块现场应用4口井,施工成功率100%,酸化平均有效期195 d,累计增油量达3 907 t。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解堵后增产效果明显,有效期较长,达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压裂酸化施工后地层流体作非径向流动的特点,建立了以无因次压力表示的稳定流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有限差分求取增产倍比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全面考虑了钻井完井造成的井底污染、压裂酸化带来的裂缝壁面污染、有限裂缝导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预测压裂酸化井的增产倍比。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某油田灰岩储层三口低、无污染井基质酸化作业后平均增产幅度仅7%,符合目前业界对此类井酸化提产效果甚微的共识。根据目前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增产机理最新研究,并结合该单重介质储层渗流特征分析以及该储层测井、试井解释结果,对无污染井酸化提产幅度公式进行改进,引入蚓孔参数对提产幅度的影响。然后根据Gadanski等公式计算目标蚓孔长度和提产幅度所需的酸液量,并优化排量形成深穿造主蚓孔酸化设计。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三口普通酸化工艺无效或提产幅度低的井在采用深穿工艺后产量均有一定幅度提高。从而通过理论计算以及现场实验证明,对于基质孔隙型灰岩储层,即使是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低的油井,采用适当的深穿透酸化造主蚓孔工艺仍可实现一定幅度的提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压油气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开发低压油气藏的一些技术现状,包括钻、完井地层保护技术,开发井网调整技术,注水(气)增压开发技术,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增产措施。国内外  相似文献   

13.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deep gas i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complex rift basin—Hailaer Basin,and Yi-Shu Graben in peripheral basin has technical challenge.Researches on support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seismic acquisition,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logging and drilling are performed to establish high resolution 3D seismic technology for lithologic reservoir,deep volcanic rock and complex rift basin,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volcanic reservoir and complex rift reservoir,and drilling technology for deep volcanic rock,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reserves increase i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large gas reservoirs discovery in deep volcanic rock and exploration progress in complex rift basin.Next-step development trend of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more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水合物的安全高效规模化开发,对于缓解中国能源紧缺压力和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藏的4种开采方法以及中外开展的水合物现场试采的进展,目前水合物试采仍面临着开采难度大、产量较低和开采成本高等诸多挑战,亟须解决长期开发所要面临的增产工艺技术及经济问题.因此,重点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磨溪雷一1气藏中储层有效厚度薄、渗透性差、天然气含硫的问题,开展了精细气藏描述及井下管柱安全生产的相关研究。为确认磨溪雷一1气藏的储层有效厚度及储层物性,采用了测井资料与地震信息结合方法,形成了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精细气藏描述技术,精确划分层段、识别储层甜点,形成了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化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井开发结合井网优化技术等气藏高效开发技术。针对井下管柱腐蚀、堵塞严重的问题,对井下油管及玻璃钢油管进行寿命评价,采用了预防性更换油管,形成了修井延长井筒腐蚀气井开采期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藏实现持续25 a的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典范,目前实现累计生产天然气110×108 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极大增加了油层泄油面积,具有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油藏强非均质性给有效布酸带来了巨大挑战。结合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现状,系统梳理了水平井酸化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提出了水平井的靶向酸化技术思路,推导了水平井三维径向酸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布酸方法对水平新、老井酸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对水平(新)井酸化,基于钻井伤害特征的靶向布酸效果优于均匀布酸、物性布酸和锥台布酸;当达到相同酸化效果下,靶向布酸至少能够节约10%酸量;5口新井采液指数分析表明,靶向布酸能够提高新井酸化投产效果。针对水平(老)井酸化,采用局部酸化能够有效实现均衡水平井产液剖面目的;对于局部低渗层段改造,采用1.5 in.(1 in.=2.54 cm)连续油管进行定点喷射酸化,能够形成深穿透酸蚀蚓孔;7口老井酸化前后对比分析表明,靶向布酸能够大幅提高水平井重复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川东YL地区陆相致密砂岩气藏埋藏深、岩性致密,压裂改造是实现该区域有效勘探开发的必要手段,但YL地区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面临着破裂压力超高、施工压力超高、闭合压力超高、排量提升困难、缝高控制困难等技术难题,大部分气井压后产能低且产量递减快。储层改造工艺技术能否取得突破,直接影响到了该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分析YL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特征,总结前期现场实践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及实施经验,提出一套适用于川东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可有效促进地区勘探开发工作,对同类型的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暂堵酸化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房庄油田属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较大。针对油井酸化措施后,出现在增油的同时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的问题,提出了暂堵酸化工艺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丰富了低渗透油藏油井酸化工艺技术,对于开发低渗透油田,延长油田低含水采油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盆气藏为一种主要发育在碎屑岩致密储层中的非常规气藏 ,产气储层的基本特性是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水饱和度以及异常 (低 )地层流体压力等 .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深盆气藏的地质开发具有很多特殊性 ,以地质分析为基础 ,结合钻井工程和开发工艺等进行全面分析 ,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开发效益 .对深盆气藏地质开发的多种技术进行了简单讨论 .深盆气藏的主要开发目标是其中的甜点、黄油层以及与其相邻发育的共、次生油气成藏组合 ,井位部署需要仔细的地质资料分析 ,储层保护需要特殊的钻井技术 ,产量提高需要有效地增产措施 .因此 ,深盆气藏的开发需要综合配套技术 .  相似文献   

20.
A井区梧桐沟组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中孔、低渗等特点,地层原油具有高黏度、高密度、中等含蜡量等特点,属于难动用储量。由于原油流度低,渗流困难,导致单井自然产能低,衰竭式或注水开发适应性差;由于油藏埋藏深度大,导致热采措施中井筒热损严重,经济效益差。为了改善本区开发效果,在中国类似稠油油藏压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前期直井压裂效果分析,论证了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本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采用了有限元压裂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压裂规模、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选取典型井组预测水平井体积压裂实际开发效果,单井衰竭开采15 a,累产油达23 031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