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7,(3):78
科技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们摸不到,看不着,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日常内衣.  相似文献   

2.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类这种以生命作代价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虽然探险的行为古已有之,但像尼尔·阿姆斯壮,像杨利伟一样踏出地球踏入另一星球的科学考察活动却寥寥无几。类似宇宙活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先进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类探险精神的空前胜利,以致21世纪综合国力的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各国对太空的开发能力上。这是人类的进步,更是人类探险精神的胜利。无法想象,没有探险精神的科学考察会是什么样。考察是要有探险的精神的,也是要随时准备为探险牺牲的,有时候就是生命的…  相似文献   

3.
使命     
约克拿起手中的M-3狙击步枪,从腰间的弹药包中掏出子弹,用熟练的动怍装好,戴上垂在大衣背后的头罩,敏捷地跳到一块岩石背后,悄无声息地蹲下来。透过岩石的缝隙,他看见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旁坐着三个人。其中两个穿着铠甲,正在一堆东西里乱翻。“猎物。”约克想着,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枪托这是他的习惯动作。而在他对面的那个能看清的东西却是……一个一头金发的姑娘。奇怪的是,她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塑,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史帝芬,你说是谁把‘这东西’埋在这儿的呢?”两个“猎物”中一个全身黑乎乎的人指着那个姑娘问道。“而…  相似文献   

4.
是半途而废,还是继续前进 伊恩·罗兰的悲壮牺牲几乎使斯通的探险计划成为泡影.一个队员护送伊恩的尸体回苏格兰去了.其余的队员愤怒地指责斯通,说他作为队长,工作热心得过了头,对洞穴着了迷.一时间,探察队里关系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5.
模仿海豚运动,打造高科技"人造尾鳍" 现年39岁的泰德·西亚米罗是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和发明家,多年来他一直迷恋水下探险.早在1 997年,他就设计出了一种詹姆斯·邦德式的"水下摩托",尽管销售这种"水下摩托"的公司后来破产了,但这丝毫没有打消泰德对水下探险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成为不可缺少的人 戚威是一家星级大酒店餐饮部的小厨师.他没有上过大学,长得也不英俊,憨憨的,谁都可以说他两句.因为做不出什么大菜,所以他在餐饮部只能当下手.不过,他会做一道母亲传给他的辣椒焖泥鳅,而且做的特别有味道. 偶然一次,这道菜被一位长期包住酒店的投资商人发现.他品尝后,赞不绝口,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泥鳅.投资商虽然长包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一年中只有加起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但他每次到这来,都会点戚威做的那道辣椒焖泥鳅. 酒店里年年都要裁员,经济低迷时,裁员的规模就会更大,但不起眼的戚威却年年风平浪静,就像有特别的后台背景.后来,酒店的老板告诉他,那位投资商是他们最重要的客人.而戚威是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  相似文献   

7.
星辰 《科学之友》2007,(2A):8-80
科技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们摸不到,看不着,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日常内衣。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西游记》作为常年的"热播剧",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跌宕起伏的剧情堪称经典.其中第6集《祸起观音院》中有一个情节:观音院的金池长老为了将唐僧的锦襕袈裟占为己有,命众僧趁着月黑风高之时纵火烧死唐僧师徒,结果这一阴谋被孙悟空及时察觉,他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避火罩,结果虽然观音院烧成一片瓦砾,但唐僧的禅房却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探险史上,位梦华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创了两极探险并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8月26日.重庆奉节酷热难当,这令初到此地的英国洞穴探险队员梅金浑身不自在。为了避开正午炙热的阳光,他和队员们起了个大早,为即将开始的地下暗河──龙桥暗河探险做准备。龙桥暗河位于重庆市境内距奉节县城91公里的兴隆区。站在长江三峡腹地那道200米深的悬崖边,凝望着脚下令人眩目的地下裂缝,梅金一边和队员们准备着探险工具,一边再次回想此次探险计划的行程和安排过程。早在1997年5月,梅金听朋友说起龙桥地下暗河时,就开始策划此次探险行动。他找了几个有丰富的探洞经验和精湛技术的探洞好手合作。在梅金经历过的洞穴探…  相似文献   

11.
一生阳光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学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1956年11月,在全国掀起的"大鸣大放"高潮中,许多人站出来说话,无拘无束,随意发泄,但梁漱溟沉得住气,静心旁观. "文革"时期,梁漱溟在劫难逃,被关进北京鼓楼铸钟厂的两间小破屋中,时常被拉着游街和批斗.他没有呼天喊地,却以超然物外的胸襟和目无凡夫的气度,自得其乐地写起学术论文,先后完成了《儒佛同异论》《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 正因为梁漱溟性格温和,淡泊名利,将逆境当成顺境来过,虽然他从小体弱多病,壮年又历经坎坷,但却活到了96岁的高龄.一个人懂得如何在繁杂的生活矛盾中,保全自身,避免无谓牺牲,应该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聚焦南、极探访北极、扫描西部、算越峡谷、张继民以新闻报道把一个个科学考察壮举推向世界,也以一个个亲身经历绘就自己的科学探险壮景. 中国古代曾有过玄奘取经、徐霞客游记、郑和下西洋的灿烂探险历史而在近代,探险事业却因国运的积弱失却了足音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外部世界,也让中国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讲述的是生物医学领军人物、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创始人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博士非同一般的人生旅程:他喜爱数学,但更喜爱挑战;他从数学世界中抽身出来,然而却把数学用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一具头盖骨,准确地说,是人类的头盖骨,从一块布满裂痕的巨石上,俯视着尼泊尔北部边陲的木斯塘地区.古代这里曾经是独立王国,18世纪被尼泊尔吞并.彼得·亚森斯带领着一组来自不同学科的登山运动员和考古学家,到这里考察探险.他佩戴好登山用具,腰上系好绳索,开始攀登这块6米高的巨石,另一位登山高手泰德·海瑟牢牢握着绳索的另一头.  相似文献   

15.
<正>认识夏禹龙先生已45年了,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师长之一。那是1973年7月,我到上海《自然辩证法》杂志编辑部工作,虽然这本杂志受到"四人帮"的控制,但编辑部却聚集了一批来自理论界和高校的知识分子,尽管当时不得不违心地编写一些所谓批判"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文章,但大家始终关注着国外自然科学领域的进展,我也因此耳濡目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高考刚刚结束,我回到家就跟父亲大吵了一架。直到入学,我再也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父亲在县教委工作.凭心而论,他对我是极其关心的.但他对我的关心,就像我是他办公室的一株观赏植物。虽然他不懂花艺,但他尽心尽力地为我松土、施肥、浇水,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愿望,对我任意修剪。他可以随时拿过一根细绳,在这儿绑绑,在那儿捆捆,为了不让我旁逸斜枝。说白了,一个女孩子家,不要好高鹜远,出点事怎么办?我已为你设计好了,我扶着你,你稳稳当当地走就行了。以后找个不错的工作,嫁个不错的丈夫,安安心心过日子得了!换个比方说,我的人生就像被父亲编排好的计算机程序一样,父亲所做的,只是敲敲键盘,输入命令,于是我从小学运行到了中学,从中学运行到了大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事的日渐丰富,我对父亲的这种关心越来越反感。我曾许多次很困惑地审视我们这种父女关系——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大声地笑过,开心地闹过,而且我们从没有轻松地坐  相似文献   

17.
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吉尔·海尼斯在过去14年里一直都在世界各地探索水下洞穴,从北非海岸的熔岩隧道到南极的冰盖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大多数洞穴潜水爱好者通常只是单纯出于喜爱而探险,吉尔·海尼斯却与不少科学家合作,参与了生物调查,以及冰川、火山岩等地质研究,她为科学家提供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数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们摸不到,看不着,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日常内衣。老百姓是不懂科技的,只知道生活中有科技的介入不是坏事,特别是高科技的介入。所以有些人就将高科  相似文献   

19.
采访金邦集团副总经理、天健华夏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立伟之前,他正在接电话,虽然时间很长,但他尽量地低声,尽量地不扰人.当他坐下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时,直接地便说:你们问,我来回答.采访就这么轻易地开始了.他的眼神很安定,既不游移也不闪烁,还有几分柔和,几分优雅.  相似文献   

20.
崔之久教授系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探险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和极地登山科考的科学家之一。在1959年的慕士塔格登山科考中,他被冻掉了5根手指和2根脚趾,但他不畏艰险。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继续攀登,他曾到过珠峰、南极和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下面是他讲述的在贡嘎山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