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藜的利用做了研究和探讨,试验采用加热絮凝的方法,从藜的地上部分提取叶蛋白,对不同生育期、不同收获时间、不同存放时间对藜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提取叶蛋白,效率较高(3.26%),提取物纯度较高(产品中CP为51.86%),有效成分含量大(8.867g/株);在开花期白天不同时间收获的藜,叶蛋白提取率差异不显著(P>0.05);采集物应在24h内及时进行提取,延长时间会降低叶蛋白提取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小麦麸皮木瓜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麦麸中的蛋白质,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固液比、酶用量、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确定木瓜蛋白酶提取麦麸蛋白较适宜的条件为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5 h,温度为55℃,pH值为7.0,酶与底物比为0.6%,提取率最高达到44.34%.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主要对扁核木叶蛋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进行了研究。从扁核木叶片中提取叶蛋白,用20%~80%硫酸铵沉淀分级盐析叶蛋白,采用葡聚糖G-150凝胶层析对扁核木叶蛋白进行脱盐和分离,以除去硫酸铵以及其他盐类,最终得到较纯的叶蛋白。结果表明,经盐析沉淀后的叶蛋白提取率达66%,层析纯化后的扁核木叶蛋白提取率较高,达74%,实验基本达到了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功  王柯然  朱欣  朱晗燚 《甘肃科技》2021,37(20):65-66,39
本试验以毛竹叶为研究对象,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预处理后利用有机溶剂热回流法提取毛竹叶中的黄酮.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n=510nm处测定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酶种类、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回流时间对毛竹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2%纤维素酶、料液比为1∶25、酶解时间为2.5h、酶解温度为50℃、回流时间为3h时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叶蛋白浓缩物的提取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化加热法从不同部位、不同天数、不同的过滤方法测定紫花苜蓿提取叶蛋白浓缩物含量、叶蛋白提取率和叶蛋白浓缩物产量。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茎尖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适于纯食品的加工提取和精加工;放置不同天数后,叶蛋白提取率与放置天数呈负相关,并且损失较大;不同过滤方法中一层窗纱布的效果最好而且叶蛋白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乌药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叶总黄酮含量,研究乌药叶总黄酮的乙醇溶液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乌药叶总黄酮的较佳工艺条件为60%(v/v)的乙醇溶液,固液比1:60,7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乌药叶总黄酮提取率达3.31%.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栝楼叶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栝楼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为55 ℃、pH值为10、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150 W、料液比为1∶25(g∶mL)、NaCl的浓度为0.5 mol/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叶蛋白提取率达到23.26%.  相似文献   

8.
苎麻叶中绿原酸的提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从苎麻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溶剂的选择以及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pH值等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4.0,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浸提苎麻叶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70 ℃,提取时间为2 h;采用该工艺,可使绿原酸呈分子形式被有效地浸出,绿原酸的提取率达83%.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芍药叶黄酮的可利用性,以芍药叶片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水浴法来提取芍药叶中的黄酮。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对芍药叶中的黄酮的提取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芍药叶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为:固液比是1∶25、乙醇的体积分数是70%、提取温度是70℃、提取时间是1.5 h。提取率达4.687%。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脱脂干菠菜叶为原料,用胰蛋白酶水解制备菠菜叶蛋白多肽.研究了酶解温度、时间、p H值及酶-底物浓度比(E/S%)对菠菜叶蛋白多肽制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37℃,时间14 h,p H 8.5,酶-底物浓度比2.2%为胰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在此条件下,菠菜叶蛋白多肽的制备率可达86%.  相似文献   

11.
竹叶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筛选竹叶多糖提取优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竹叶多糖为工艺筛选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条件.结果:竹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油醚回流2 h,滤渣用95%乙醇回流2 h,再用30倍量的水回流3次浸提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0%,于冰箱静置12 h,得多糖沉淀.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竹叶多糖粗品的得率约0.51%.结论:采用该提取工艺,竹叶多糖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超声提取与碱性浸泡法对小檗碱成分提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把超声技术用于从中药黄连中提取小檗碱常规的碱性浸泡工艺中.与碱性浸泡法相比较,超声提取30min所得小檗碱提出率比碱性浸泡24h高50%以上,且工艺简单,提取过程快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CO2流体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等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花生仁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96.16%.对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含量高达78%以上,符合一级花生油的标准(GB 1534—2003).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超声波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方法本研究以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量和吸光度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法实验研究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到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100%乙醇-丙酮(1:1),料液比为(1:25),pH=6,浸泡时间24h,超声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min,平均2次提取,提取率为0.390%。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以黄花非洲菊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黄花非洲菊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使黄花非洲菊色素提取率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时间为24h,提取温度为50℃,固液比为1∶50.在此条件下进行非洲菊色素的提取试验,非洲菊色素的提取率最高,测得吸光度值达到0.595.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乙醇、乙醇/水、水为提取剂,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的工艺,确定了用乙醇作提取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固液比(g∶mL)为0.083,抽提时间6,h;分别用异丙醇和乙醇作溶剂,通过两步重结晶操作,纯化桦木醇,得到桦木醇产品的产率达19.8%,熔点257.7~258.9,℃,纯度98%.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挥发油萃取率为指标,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L9(3^4)确定了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为CO2流量25L/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1h,挥发油提取率为4.497%。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h,挥发油提取率为1.32%。因此可知,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热水浸提、冷热交替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m(料): V(液) = 1: 40,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2.5 h,提取2次,多糖的提取率为14.74%,其中料液比为影响多糖提取率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 按照此工艺,热冷交替浸提(热水浸提2.5 h + 冷水浸提48 h)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5.92%. 55 g.L-1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6.31%;25 gL-1的盐酸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9.93%. 因此,冷热交替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最高,其次是热水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