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利用气体分子的吸收光谱技术,痕量大气中污染气体的成分及浓度的新方法.介绍了TDLAS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了气体检测中二次谐波信号的检测原理,建立了待测浓度气体的二次谐波信号与标准浓度的二次谐波信号之间的模型,并用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能级原子模型,通过直接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得到了强激光场中的高次谐波,和实验中观察到的谐波相似,并用这种模型研究了激光强度,激光频率以及介质的电离能等因素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强激光照射金属材料,致使材料表面大量分子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该文从电子的运动方程出发,求解出了电子在激光场中运动的位置函数的解析解.发现除了包含基次及二次谐波外,它还包含有三次、四次等高次谐波.这说明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能够产生高次谐波.谐波次数越高,其系数越小.该文比较了基次与二次谐波的系数,其比值p>1,与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从薛定谔方程和激光场、谐波场的传播方程组成的自洽模型出发,采取了一种简化模型,数值模拟了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充有较高压强的惰性气体在周期调制光纤中的高次谐波输出。计算结果表明,较高次谐波的转换效率得到增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从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线性啁啾调制光纤,通过进一步的理论模拟,发现在线性啁啾调制光纤中,高次谐波的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产生脉宽窄的单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短时指数传播子对称分割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数值求解了一维含时的Schrǒdinger方程。在理论上研究了双色激光场的强度对分子电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基波激光强度可以明显改变电离几率随原子间距变化的趋势,而随着基波和谐波激光强度之间配比的变化,电离几率随原子间距变化的趋势基本保持不变.采用外静电场电离模型合理解释了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调Q掺铭氟化铝锶锂激光腔内插入一块或两块偏硼酸钡晶体,分别进行了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获得了蓝光和紫外光区域的可调谐激光,其波长分别从448.1nm到465.1nm和从298.7nm到310nm范围内可调谐,在448.1nm处的二次谐波脉冲能量为10.2mJ,脉宽43ns,线宽0.02nm,在298.7nm的三次谐波能量达0.7mJ.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值计算求解含时的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单个激光脉冲作用下4个不同势函数对应的一维模型氢原子产生的高次谐波,并将其与三维真实氢原子的高次谐波比较。结果表明:势函数势阱的形状对一维模型氢原子的高次谐波强度产生较大影响,但是谐波的截止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计算求解含时的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在隧道电离区域16个激光脉冲作用于不同势阱势函数对应的一维模型原子产生的高次谐波特性,结果表明:在隧道电离区域势函数势阱的形状对一维模型原子的高次谐波强度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谐波的平台宽度的高阶区域也受到势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相对论领域内,激光的频率、脉冲波形和强度对氢原子辐射波的效应.结果表明激光的频率对氢原子辐射波的影响比脉冲波形的影响效果显著.同时对激光的强度与氢原子辐射谐波在空间中的分布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1.06μm激光为基频光,测量了铜、金薄膜及抛光银片、钢片的反射光学二次谐波随入射光偏振方位角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对比拟合,求得了这些情况下样品表面谐波电流的唯象参数值a.结果表明,a对表面状况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2类奇异原子中的相互作用和能量问题,基于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数值解法求解了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得到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的相应能级.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最大误差分别仅为-0.051%和0.035%,这表明光学模型势应用于奇异原予能级计算能够提高理论结果的准确性.此结果连同π^-原子、P原子的情况支持了Batty光学模型势在奇异原子中应用的正确性,进而表明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排斥力.  相似文献   

12.
张学龙  游阳明 《广西科学》2003,10(3):196-199,204
为进一步研究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两类奇异原子中的相互作用和能量问题,具体数值求解了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得到K介子原子和∑超子原子的相应能级,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相当好,其相对误差最大的仅为-0.058%和0.035%,光学模型势应用于奇异原子能级计算能够提高理论结果的准确性。这表明光学势正确地反映了介子或超子与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并且表明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用玻尔原子模型轨道能量与光子能量比的方式,对精细结构常数值的求解作了论证;对以玻尔原子模型轨道速度V与光速c比的精细结构常数值求解,与玻尔原子模型轨道能量与光子能量比的同值性作了分析;并论证了由速度比定义的精细结构常数,是一般式玻尔原子模型轨道能量与光子能量比的特解。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能级的精细结构,将谱线能级用类氢近似细分,改进了平均原子模型中束缚.束缚跃迁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用改进后的平均原子模型计算高Z元素Au等离子体在一定温度和密度下的辐射不透明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原平均原子模型更接近Monte-Carlo模型的计算结果,而且计算量比Monte-Carlo模型少得多.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建立的氢原子和四维各向同性谐振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q变形二能级原子模型,并得出二能级原子q变形后的能级将发生分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组合规则计算了Li-He与Li-Xe原子体系的Born-Mayer短程排斥势参数,采用Tang-Toennies势模型构成了Li原子与He及Xe原子间的全程势曲线,计算所得的势阱参数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双模腔场中单个二能级原子的多光子辐射谱,分析了辐射谱的新特点.单模腔场中原子的多光子辐射谱和非简并观光子J—C模型中原子的辐射谱可做为特例得出.  相似文献   

18.
依赖强度耦合T-C模型的反聚束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依赖强度耦合T—C模型的反聚束效应,讨论了原子—原子间的耦合强度、初始光场强度以及原子初态与光场二阶相干度的关系,揭示了原子间的相对耦合强度、初始场强以及原子初态对光子的反聚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晶体相场模型中的弹性相互作用过程。【方法】通过连续的密度场,采用晶体相场模型提取和跟踪每个原子在时间演化过程中的位置,再通过求解PFC方程,并运用原子的位移来构建晶体的弹性能。最后通过调优波动参量和阻尼参数β,获得晶体的弹性及粘弹性行为特征。【结果】当β=0.9时,在力F的作用下,晶体响应是有弹性的。位置距离越远,其对应的应变越大,位移变化与原子对应位置大致成正比,具有弹性关系;当β=9时,在力F的作用下,位移变化与原子对应位置服从粘弹性响应关系。通过调优波动参量和阻尼参数,获得晶体的弹性及粘弹性行为特征。【结论】改变阻尼参数β后,可以采用晶体相场模型模拟晶体的弹性及粘弹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