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选地整地。牛膝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气候,生育期100天左右,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四周为低秆作物的沙质壤土中生长,不宜在低洼潮湿、土壤粘重的地块种植。牛膝可以连作,前茬为禾本科或蔬菜等作物均可。  相似文献   

2.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物与土壤》1976年28卷7期27页报道〕如果气候已变暖,在质地细致的土壤上降雨过多,即使施肥适当,作物仍然呈现缺肥状态.明尼苏达大学土壤学家奥弗达尔说,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的氧含量少而使氮气随后逸失到空气中之故.  相似文献   

4.
使用除草剂防除作物田间杂草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但一些除草剂在土壤中分解速度慢、残留期长,易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造成损失,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分析常常用于诊断蔬菜作物的营养缺乏和毒性状况.它也能用来指导对作物进行追肥. 组织分析比土壤分析的优越性在于可用来测定养分吸收的效率而不是养分利用的潜力.组织分析表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了和正在吸收什么,而土壤分析仅能说明土壤中可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进行样点采集,测定了3种不同作物类型下(大豆、玉米和水稻)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p H、铵态氮、硝态氮、容重和粒度机械组成的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3.1%;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度机械组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 出池后立即施用 沼肥的还原性很强.如将出池后的沼肥立即施用,它会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氧气,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叶片发黄、凋萎.  相似文献   

8.
<正>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磷、钾或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肥的内容,包含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配方”的核心是根据土壤、作物状况,产前定肥、定量。目标产量确定后,按产量要求,估算作物需要吸收多少氮、磷、钾,根据土壤养分的测试值计算土壤供应情况,以确定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如土壤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或作物对某种微量元素反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物与土壤》1975年28卷1期23页报道〕威斯康辛大学土壤学家研究出一种比较准确地预测不同土壤需要的肥料数量的检验方法,以保证足够的养分供植物利用.如果氯化锶检验方法在田间工作良好,1976年将可用于土壤检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作物收获时,将一部分作物秆茎留在田地里,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一、对长期抵制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武器;二、利用植化相克的原理,可以抑制和杀灭杂草;三、杆、茎、叶腐烂后,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仅仅重视作物留田的肥料作用,是片面的不足的。一、经常保持土壤表面的复盖的必要性。将一部分作物杆茎留在地里,复盖土壤表面,可以显著减少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各  相似文献   

11.
<正>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滴灌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灌水方法。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满头把水一滴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附近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1.喷水或灌水.对由土壤药或作物地上部分用药造成的药害,喷水或灌水是谈药剂、排除药害植物"解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土壤PH对作物发育的影响曾作过广泛研究。业已证明,对酸性土壤施钙(如石灰石)可促进西瓜生产。但是涉及到土壤酸性对西瓜组织浓度影响的研究,作物中潜在Mn的积累还不曾提出。该研究旨在调查土壤酸性对西瓜叶组织中Ca、AI和Mn浓度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研究于1981~1982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哈蒙德东南部园艺试验站钙砂土上进行。试验设计分区以土壤陵性为主区,以Calhoun Gnay和DiXielee及N的比率组成次区。N的比率每公顷112和224公斤,来之NH_4NO_3,  相似文献   

14.
选择合适品种 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复合肥料;豆科作物可以选用磷钾复合肥料;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不仅增产而且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15.
段敬杰 《河南科技》2002,(14):17-17
<正>一、受害原因l. 上茬作物施用除草剂时期较晚,造成土壤残留,如小麦田3月中旬以后施用苯磺隆类除草剂,虽用量不多,但也会对下茬作物西瓜、甜瓜、豇豆、四季豆、花生、棉花等造成影响。2.上茬作物施用量过大造成残留,如在小麦田用杜邦巨星除草时,亩用量超过1.5克时.虽年前施用对小麦无影响,但会使下茬作物花生、棉花及大部分的瓜菜类不出苗或出苗后不长或死亡。亩用量超过3克以上时,使玉米植株畸形不长果穗。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物与土壤》1976年28卷7期25页报道〕由于豆科植物本身能固氮,许多人可能对这些作物完全不施氮肥.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对花生施少量氮肥可以增产. 研究人员在肥力一样的同一地点种植花生五年.研究每年花生对在不灌溉与灌溉条件下施肥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试验中,每亩施3.78斤氮或与磷钾共施,可获得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内外苹果树营养诊断指标据美国加州大学H.D、查普曼(Cha-Pman)教授主编的《植物和土壤诊断标准》(1966年初版,1973年再版)一书中介绍“果树营养诊断标准”其中苹果树叶片硼含量在4.8~16.0PPm为缺乏范围,含17~34.0为适当范围。国外资料确认,土壤中有效硼在0.5PPm为硼临界值含量,超过1ppm对某些敏感果树作物将会表现出可见的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武威川区春小麦生长为例,参照Olson等人的方法对作物生长系统CTM模型参数确定进行了研究,特别在光能资源跃迁速率λ12、土壤养分跃迁速率λ45和呼吸消耗系数α6等参数的确定上,使其更符合作物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一戒趋"众".有些农民在种植什么作物上,喜欢随大流,在选购种子上也是如此.不顾自己的土壤、水肥、管理等条件因素,与左邻右舍选购同样的种子,其种植结果当然大不一样.只有根据自己的土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购种子,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作物杆还田要配施氮肥董金丰董贵民作物秸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据测定每50公斤小麦秸秆还田后,可得40.8公斤有机质,肥分相当于硫酸铵1.2公斤,过磷酸钙0.6公斤,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