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1959年英国的一位著名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做了一个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这个演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报刊杂志纷纷就此展开讨论,争论十分激烈。争论的焦点是科学和人道主义作为现代观点的各自功能。C.P.斯诺指出的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文化已经分裂成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种分裂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此20年以前,1936年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G.萨顿在他以前的两次演讲稿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科学史和新人道主义》。在这本书中G.萨顿就指出科学和人道主义之间已经存在着严重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将会使整个人类的文明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3.
潘吉星 《自然杂志》2005,27(5):287-290
编者按:本文根据潘吉星先生的一次讲话整理而成.在文中潘吉星先生结合自己近50年来的学术生涯的体会讨论了科学史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和研究方法,对广大青年科学史工作者会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斯诺风暴     
<正>1959年5月,查尔斯·斯诺(Charles Percy Snow)现身剑桥大学理事会大楼,为年度瑞德讲坛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这位从化学转行写小说的英国人脸颊肥圆,双下巴,身姿庞大蹒跚,这让大家打趣说,斯诺除了智力上圆融外,身材也很圆满。斯诺在这场演讲中概要地提出了自己对所有西方民主国家未来的一种担忧。他观察到英国的文科和理科正微妙  相似文献   

5.
量子力学大概是本世纪洞察自然所取得的最富革新精神和极有成效的科学成果。C.P.斯诺曾经用“无疑是人类思想的最大智力成就”一语来表征它。对于C.P斯诺的话,我有两点异议:第一,他应该说“人们的思想”;第二,很难说它是最大的智力成就。牛顿的《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该怎么说呢?还有,在科学领域之外莫札特的《唐璜》又该怎么样呢?不过,量子力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并且,我认为,对不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史的视角来探究科学的发生发展,不仅可以一窥科学历程的全貌,还可以对科学概念的演进、科学理论的兴衰、科学思想的进步、科学方法的完善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吴以义先生在海外学习研究科学史数十年,深谙其旨趣。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科学革命时代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比较交流等方面,著有《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等多本专著,立意、文笔俱佳。本刊酝酿多年的"科学史专栏"终于启动,给大家带来了吴先生探讨"氧化"概念的开篇之作。本栏目会向更多科学史家约稿,读者们可以在历史的语境下更加立体地理解科学,欣赏科学。  相似文献   

7.
自从科学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关于科学史的研究一直就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把科学的发展作为纯粹的知识进化来考察,即经常称之为的“内部方法”;另一种则是把科学活动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范围中加以分析,经常称之为“外部方法”。因此也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科学史,即所谓“内史”和“外史”。内史主要是在某一学科内循其发展线索找出规律,如概念史、编年史、理论史等,但一般地,内史无法给出科学发展的动因和它的社会作用。外史则主要是从科学的外部来研究科学的发展,考察其社会、文化和思想根源,以及与人类其他知识活动的关系等。显然,由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原则出发,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于同一研究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8.
我第一次见到娄成后先生是在1949年7月我的硕士毕业考试会上.当时的考试方式是,由系主任张景钺先生组织考试委员会,自任主任,导师(罗士韦先生)不仅不能担任考试委员,而且不能列席考试.那次一共请了6位教授作委员,本系两位(吴素萱、张肇搴),化学系两位(曾昭抡、张龙翔),清华大学两位(赵以炳、娄成后).娄先生是委员中唯一的植物生理学家,所以是实际上的主考.  相似文献   

9.
沈致远 《科学》2003,55(5):61-62
马克思说:历史有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证诸科学史,此言不虚.这里借"两轮"和"两云"的故事,说说对"两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赵乐静  郭贵春 《科学》2003,55(6):26-29
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比弗(D.de B.Beaver)在谈到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之间可能的联系时,曾模仿拉卡托斯(I.Lakatos)受康德(I.Kant)启示所言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来谈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