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目的】探索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研究新方法和思路,结合实例确定研究区的易涝区域和径流量。【方法】将SCS-CN水文模型的定量分析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以扬州江都区为例,建立了“从数据到空间”的建成区雨洪格局研究与表达方法。【结果】通过SCS-CN水文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建成区在单场雨量为40 mm的降雨过后城市各类用地的雨水径流分布数据;通过GIS空间模拟技术与SCS-CN模型相结合,将雨水直接径流量的分布在城市空间中表现出来;根据计算出的各类用地的径流总量,对雨水径流总量最多的3类用地进行GIS空间模拟,直观地反映出建成区内易涝的地块。【结论】SCS-CN水文模型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暴雨过后的城市内涝状况,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研究新方法和思路,结合实例确定研究区的易涝区域和径流量。【方法】将SCS-CN水文模型的定量分析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以扬州江都区为例,建立了“从数据到空间”的建成区雨洪格局研究与表达方法。【结果】通过SCS-CN水文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建成区在单场雨量为40 mm的降雨过后城市各类用地的雨水径流分布数据;通过GIS空间模拟技术与SCS-CN模型相结合,将雨水直接径流量的分布在城市空间中表现出来;根据计算出的各类用地的径流总量,对雨水径流总量最多的3类用地进行GIS空间模拟,直观地反映出建成区内易涝的地块。【结论】SCS-CN水文模型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暴雨过后的城市内涝状况,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研究新方法和思路,结合实例确定研究区的易涝区域和径流量。【方法】将SCS-CN水文模型的定量分析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以扬州江都区为例,建立了“从数据到空间”的建成区雨洪格局研究与表达方法。【结果】通过SCS-CN水文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建成区在单场雨量为40 mm的降雨过后城市各类用地的雨水径流分布数据;通过GIS空间模拟技术与SCS-CN模型相结合,将雨水直接径流量的分布在城市空间中表现出来;根据计算出的各类用地的径流总量,对雨水径流总量最多的3类用地进行GIS空间模拟,直观地反映出建成区内易涝的地块。【结论】SCS-CN水文模型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暴雨过后的城市内涝状况,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雨洪模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针对城市化地区水文特性变化和传统水文分析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用水城市化地区水文水力计算和模拟的城市雨洪模型,模型应用于天津试验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中建成区雨洪格局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研究新方法,结合实例确定研究区的易涝区域和径流量。【方法】将SCS-CN水文模型的定量分析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以扬州江都区为例,建立了"从数据到空间"的建成区雨洪格局研究与表达方法。【结果】通过SCS-CN水文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建成区在单场雨量为40 mm的降雨过后,城市各类用地的雨水径流分布数据;通过GIS空间模拟技术与SCS-CN模型相结合,将雨水直接径流量的分布在城市空间中量化表现;根据计算出的各类用地的径流总量,对雨水径流总量最多的3类用地进行GIS空间模拟,直观地反映出建成区内易涝的地块。【结论】SCS-CN水文模型与GIS空间模拟工具相结合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暴雨过后的城市内涝状况,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规律以及城区下垫面透水面积的增加对于雨洪过程的影响,指导城市区域的防洪排涝工作,以山西省孝义市城北区为例,SWMM为工具,经过子汇水区的划分、管网概化、参数选择等过程建立了研究区的雨洪模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重现期为1、3,5、10a以及研究区下垫面不透水率分别为70%、60%、50%时的雨洪过程.结果显示:随着重现期的增加,城区雨洪径流峰值明显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当下垫面透水面积逐渐增加时,径流峰值逐渐减小,但随着重现期的增大,其增幅减小.表明增加城区下垫面透水面积比率对于改善城市雨洪过程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内涝分析采用的计算模型缺乏实地勘测数据,准确性难以验证这一问题,将实地勘察结果与雨洪模型的建立过程相结合,以合肥高校校园为例进行了实地勘测、模型构建和模拟结果分析。通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SWMM模型,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地表径流、节点溢流等情况,结合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导致校园发生内涝的具体因素。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其他易涝区的研究,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太原市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在该地区进行雨洪资源利用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并进一步阐述了雨洪资源利用会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化地区传统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由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导致城市下垫面的水文特性情况变化比较频繁的特点,本文利用满宁公式和水量平衡方程建立雨洪预报模型的基本方程组,并结合GIS解决城市雨洪预报模型参数的实时确定问题,使模型具有实时预报能力。作为例子,本文结合蚌埠市的雨洪资料进行校验,获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传统村落雨洪管理的方法与体系,探究中国传统村落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以山西省晋中市后沟村为例,从村落的地形及所处环境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古村理水系统。阐明了其“因地制宜、阶梯分布”的选址布局方式、“明走暗泄、分级排洪”的雨洪管理系统以及“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排洪蓄存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发现,后沟村现存的雨洪处理手法与当今海绵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也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借助有效费用距离模型,研究构建了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组分,以期为福州城市的生态保护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评价,提出城市复合空间优化方案,并选择常州市为研究区,实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在空间优化过程中的操作性。由于城市为整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首先依据城市景观功能与结构特征,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支持社会经济功能的红色景观,维持能源、资金、产品与信息传播、流通的灰色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与调节区域环境的蓝色景观及绿色景观。其次由功能网络连通性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功能流路径与不同功能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获得生态功能冲突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位置。最后,从功能整体协调发展角度,将研究区分为优化开发、调整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等分区,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符合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结合景观生态学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已经成为IGBP、HDP和WCRP等国际组织乃至全球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为了定量研究绿洲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结构的变化特征,本文基于GIS、Fragstats软件,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1999-2009年石河子市建成区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70%的区域未发生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结构呈现由自然景观向人为景观转变的规律;(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9.64 km2,是最主要的转入地类,而耕地面积减少17.25 km2,是最主要的转出地类;(3)建设用地扩张多以居民点为中心呈现发射状,逐步向市区北部和东部扩张,且多沿交通线分布;(4)石河子市各景观指数普遍高于其下属的街道办及乡镇、农场的景观指数,其中新城街道办和向阳街道办有比较系统的城镇规划,形状规则,各地类空间分布均匀,整体性较好。该研究为科学衡量绿洲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提供定量化依据,可以从表观上无序的景观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有序规律,为区域景观分布格局评价及优化以及未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扬州建设书香城市的现实条件,论述了扬州“四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建设方法、创新之处以及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雨洪灾害,严重地制约了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面对雨洪灾害的抵抗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城市韧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将雨洪韧性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关键点;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水系统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提出具有雨洪韧性的韧性城市建设应在进行水体间布局规划的同时,考虑如何在既有的城市格局、城市空间中进行增设与市政给排水结合的雨洪韧性基础设施;通过对荷兰城市、乡村空间格局、景观系统及基础设施实际案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雨洪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卢冠宇 《科技信息》2010,(31):13-14
环境、资源、人口和贫困,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性问题,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则是这些重大因素之一。正确评价城市生态安全是从战略高度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空间格局优化对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文鑫  胡先学 《科技信息》2011,(9):I0376-I0376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洪水具有灾害与资源的双重性,如何缓解城市干旱缺水,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变害为利,改善水环境,是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不透水面积增加是城市洪涝灾害愈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研究聚焦于不透水面的有效性问题,选取了位于北京市凉水河流域的大红门排水区,借助遥感影像通过实地勘察识别有效不透水面,有针对性地构建SWMM城市暴雨径流模型;通过设置不同重现期暴雨情景,定量分析不透水面空间组合方式对城市洪涝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不透水面有效性后,率定期2场降水模拟结果的纳西效率系数较传统模式分别提升了13.51%、1.58%,检验期分别提升了9.79%、18.58%.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有效不透水面占比由100%降低到25%时,5a一遇暴雨的总径流深和洪峰流量能够削减74.6%和65.8%,100a一遇暴雨的削减率为62.9%和21.8%.因此,考虑不透水面有效性将有效提高雨洪模拟的精度,而改变汇流路径,减少有效不透水面是减轻雨洪灾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雨水资源化利用状况,提出了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点建议,为天津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汇流时间短、暴雨时程集中且短期内降水强度大的城市区域而言,暴雨洪涝灾害预见期的延长可以为制定应急预案和实施防汛抢险争取更多的响应时间,降低城市暴雨洪涝事件带来的潜在危害.延长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见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采用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和多源/高分辨率数据资料的陆气耦合城市雨洪模拟技术进行雨洪过程模拟和灾害预报.本文归纳总结了城市雨洪过程模拟和预报中常用的5类降水输入数据及各类降水数据的适用条件;总结了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在区域强降水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城市雨洪过程模拟中采用的常见方法及优缺点;总结了数值降水预报技术应用于城市雨洪过程模拟和预报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陆气耦合的城市雨洪模拟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应对之策,指出在当前城市雨洪模拟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减小数值降水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提高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精细化程度是提高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报准确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