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铁线莲品种‘Multi Blue’的茎尖为外植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诱导及植株再生条件的选择。结果表明:茎尖外植体在1/2MS+TDZ(1.0
mg/L)+NAA(0.5 mg/L)+2 %蔗糖+0.7 %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可形成淡黄色块状至颗粒状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逐渐形成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诱导以1/2MS+TDZ(0.2
mg/L)+IBA(0.1 mg/L)+ABA(0.3 mg/L)+CH(0.5 g/L)为佳,诱导率可达96 %;而适宜的体细胞胚萌发培养基为1/2MS+6-BA(0.2 mg/L)+IBA(0.05 mg/L)。体胚再生植株经驯化后,移
栽成活率可达80 %以上。 相似文献
2.
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频再生体系,为相关基因的转化提供良好的受体系统。方法以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及生根培养。结果初生愈伤组织在MS 2,4-D5 mg/L CH400 mg/L 蔗糖60 g/L 琼脂12 g/L的继代培养基诱导出体细胞胚后,在含6-BA2.0 mg/L NAA0.5 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形成丛生苗,分化率达78.9%;再生苗在1/2 MS NAA0.5 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生根率达100%。结论MS 2,4-D 9 mg/L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 2.0 mg/L NAA 0.5m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1/2 MS NAA0.5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莜麦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莜麦(Avenanuda)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继代保持的影响。通过对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6-BA、KT、ZT等成分的各种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观察比较,发现在2,4-D浓度为2mg/L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量最多,随着2,4-D浓度降低,愈伤组织形成的量也减少;在2,4-D1mg/L、KT0.25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能分化出芽,产生大量苗,进而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ABA和ZT,能有效地促使褐化的愈伤组织恢复正常,使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银星秋海棠是园艺杂交种,属灌木型,性喜温暖,湿润,荫蔽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叶片斜卵形,相对互生在枝干上,表面碧绿,背面红色,叶尖上翘,犹如蝴蝶飞翔,姿态十分别致,茎干绿色,粗壮有节,形如竹竿,有稀疏的白点,似星星在闪烁.四季开放出带红色星的白色的花朵,摆放在室内书桌、案头,非常典雅大方.本实验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出了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直接不定芽再生途径,建立了大叶饲料槐的高频再生系统,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 6-BA和1.0mg/L NAA;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2.0mg/L 6-BA和0.2mg/L NAA。叶片外植体直接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2.0mg/L 6-BA和0.1mg/L NAA;试管苗在1/2MS附加0.2mg/L IBA、0.1mg/L NAA和2g/L AC的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0%,从而实现了大叶饲料槐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簸箕柳组培再生体系,为在簸箕柳中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簸箕柳带腋芽茎段和种子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不同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簸箕柳组培基本培养基成分以MS+蔗糖(30 g/L)+Phytagel(植物凝胶)(4.4 g/L)为宜。以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70%(体积分数)酒精处理30 s+20%(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处理10 min,适宜诱导腋芽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1 mg/L)+NAA(0.01 mg/L),丛生芽继代增殖的适宜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NAA(0.05 mg/L),适宜腋芽生根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IBA(0.2 mg/L)+NAA(0.03 mg/L)。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70%(体积分数)酒精处理10 s+20%(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处理2 min,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 NAA(0.3 mg/L),并利用6-BA(0.5 mg/L)+ NAA(0.5 mg/L)和6-BA(0.5 mg/L)+NAA(0.8 mg/L)两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 TDZ(0.2 mg/L),生根培养基只需添加NAA(0.01 mg/L)。【结论】以茎段和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再生途径,均可以建立簸箕柳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彩色马蹄莲叶片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 cv Pink Giant)的叶片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诱导马蹄莲愈伤组织培养基进行了预试验,并对影响马蹄莲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正交试验基础上,设计了14种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的配方,进行了诱导愈伤组织体系的建立.对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形态学和细胞学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和2,4-D对以叶片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对初代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的两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继代和愈伤组织继续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附加2,4-D2.0mg/L和BA2,0mg/L. 相似文献
8.
马齿苋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建立了马齿苋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系统.利用马齿苋的种子进行萌发,分别取子叶、胚轴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其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BA0.5~2.0mg/L、2,4 D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块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BA4mg/L、NAA0.4mg/L,分化率达到95%以上.试管苗在MS附加IBA3mg/L的培养基上,经过15~20d培养,90%生根成苗. 相似文献
9.
石楠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石楠植株的离体幼茎为外植体,使其在含有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在切割伤口处产生愈伤组织;将获得的愈伤块转移到含细胞分裂素较高(6-BA3ppm)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0天后可从愈伤块的突起芽点上形成不定芽。切下不定芽,经继代培养,该不定芽可从茎基部愈伤处再次分化出多个芽体,从而建立无性培养系,每个芽体均可在该培养系统下进行快速营养繁殖。将茎高2cm左右的不定芽转移到仅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第10天即可见白色根尖从基部愈伤处萌出。25天左右可产生3-4条2cm长的不定根而形成完整植株。经养护练苗,即可出瓶土植成活。 相似文献
10.
香水草(Heliotropium arborescens)无菌实生苗下胚轴和子叶接种于含1.0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或2.0mg/L 6-苄氨酸嘌呤(BA)的MS培养基上能脱分化形成白色松散状或绿色致密状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分别为8.3%和26.5%.愈伤组织培养于含2.0mg/L NAA和0.5mg/L BA的MS培养上建立了具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方法.愈伤组织转移至含2.0mg/L BA和含0.1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建立了不定芽分化再生方法.不定芽分化率最高91.3%.不定芽长大后,转移至含1.0mg/L IBA的减半MS培养基中不定芽生根率可达87.6%. 相似文献
11.
风信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风信子鳞茎为外植休外灭菌后切成小块接入到风信子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1上得到了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含6BA,KT的MS分化培养基(MS2)上分化得到了牙,并在同样的培养基上有少量的根分化出来,当牙移至生根培养基上时可生成大量健壮的根,从而得到完整植株,建立了风信子离体诱导再生植株的体系,使用的方法不需要进行低温处理,摆脱了因设备不足在组织培养生产中的限制,同时还对风信子的灭菌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对风信子地下器官的表面灭菌主应以75%乙醇浸泡5min后再以15%新洁尔灭浸泡10min,剥叶用0.1%,升汞浸泡15min,无菌水清洗5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定苜蓿为实验材料,从外植体的基因型、培养基的选择,激素(KT)、水解酪蛋白的浓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保定苜蓿组织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下胚轴比子叶作为外植体获得的效果更好;改良的SH培养基相对于UM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更有效;在含有0.2mg/L KT和2 g/L水解酪蛋白的UM培养基上,得到了最大的胚状体诱导率;水解酪蛋白的加入提高了胚状体的质量和成熟率.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高频再生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8个品种的无菌实生苗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4种不同培养程序及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及成苗移栽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培养程序对苜蓿的出愈率影响差别不大,但不同培养程序对苜蓿的分化率和成苗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SHK-MSO-MSO在分化率和出苗率上表现较佳;另外,不同基因型在苜蓿出愈率和成苗率上反应不显著,但在分化率上反应显著,其中中苜一号,草原2号和保定苜蓿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14.
高丽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99-102
使用MS附加2,4-D作基本培养基,对草地早熟禾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成苗试验,建立了最佳的早熟禾胚性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早熟禾的成熟种子经过灭菌后,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置于25±2℃,黑暗条件培养约8周~9周,有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愈伤组织转至分化培养基上,黑暗培养一周后,再进行光照培养,约20天后开始分化出根和芽,继续培养则长成粗壮的绿色植株.2,4-D是影响愈伤形成和植株再生的关键物质.本实验结果证明,3.0mg.L-1和0.1mg.L-12,4-D是最佳浓度组合,其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分别为67.82%和48.81%;0.5mg.L-16-BA对根和芽的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蒲苇成熟种子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筛选出诱导蒲苇愈伤组织产生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成功建立蒲苇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蒲苇种子最佳灭菌方式是将种子灭菌前用无菌水浸泡24h左右,然后用75%酒精消毒20s,再用0.1%(W/V)氯化汞消毒灭菌10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3.0mg/L+6-BA0.1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1mg/L分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2mg/L;生根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0.8mg/L+6-BA 0.2mg/L+(0.02%)AC. 相似文献
16.
以具有杂种黄蜀葵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嫩茎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的生根以及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MS+6-BA0.75mg/L+2,4-D2.1 mg/L;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MS+AgNO31.0 mg/L+NAA0.1mg/L+ZT1.6mg/L;1/3MS+蔗糖10g/L+IAA0.4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1/3MS+ABT0.6mg/L+蔗糖10g/L+IAA0.4mg/L.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3.9%,定植成活率为97.5%.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所有植物学性状和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荞麦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含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发现在 2. 0 mg/L 2. 4-D与 1. 5 mg/L 6 BA组合时,可100%地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 1.5mg/L 6BA和1.5 mg/L 2.4-D的激素条件下继代培养1代后转入含2mg/L 6 BA和1mg/L KT的 MS培养基上,计有80%以上可分化出苗。转入0.2mg/L NAA的 1/2MS培养基上则可诱导出根。研究建立了荞麦离体诱导高频率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以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接种于附加NAA1ppm.2,4-D 1ppm、6-BA 2ppm的不同基本培养基MS、B_5、Nitsch、Blaydes、SS-B-8、PC-L_2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MS+NAA1ppm+2,4-D1ppm+6-BA2ppm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NAA1ppm+6-BA2ppm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天后,即可形成大量的芽苗丛。蔗糖浓度的高低影响芽的分化和苗的正常生长,以2%的蔗糖浓度较适宜,切取幼苗转移到MS(无机盐减半)+IBA2ppm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在幼苗茎基部长根而形成完整植株。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仍保留增殖和器官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子叶、下胚轴、根为外植体, 接种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 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 子叶和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 以MS补加2,4-D(0.5~1.0 mg·L-1)或6-BA(1.0~2.0 mg·L-1)+NAA(0.5~1.0 mg·L-1)可100%高频产生愈伤组织;在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培养基上,下胚轴可产生不定芽;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0.5~1.0 mg·L-1),增殖系数为5.75;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1,生根率达94.6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