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的《干热的九月》是作者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简练的作品中运用了“陌生化”技巧,使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愉悦。本文拟从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方面解析“陌生化”技巧在《干热的九月》中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文学性、创新性和独特性,使文学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读者批评使文学的价值与功能得以实现;读者批评对"陌生化"手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学活动向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旧社会的一个老处女的悲剧。它颠倒错乱的时序和变换的人称代词常使读者困惑。一旦读者他们理解了这个故事,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此,这部作品很好的达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者Viktor Shklovsky 提出。他主张艺术的目的是延长读者的感知过程。本文从俄国形式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此篇小说叙事的“陌生化”效果,以期为理解这篇作品提供更多见解。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理论虽然源自西方,但是对“陌生化”的体验和艺术实践绝非囿于某一时代或某一民族,而是古今中外文艺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特征。“陌生化”理论也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中,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为诗学命题,后经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发展成为西方美学中的重要概念。“陌生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手法使得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新鲜陌生的奇异感受。用“陌生化”理论看待元散曲,近千年前的诗歌无论从叙述角度,人物形象还是意象表现方面都清晰地展现出“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隐喻观容易使读者掉进审美惯性所布下的阐释陷阱。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认知,隐喻观则能避开陷阱,深入读者的认知机制,探求诗歌的主题意义,并从心理的角度揭示陌生化美学的张力本质。始发域INVENTION到目标域FAITH的非对称、选择性的映射使《信仰》的主题意义和陌生化张力得以彰显。映射前后两个目标域之间的比较和映衬不仅产生文本的层次感,还带来反讽的效果。张力与其说是一种语言力量的表征,不如说是一种读者心理态势的体现,本质上是我们日常经验与陌生化经验之间的对比、冲击而造成的心理感觉,最大程度地体现在读者审美期待被消解前后的心理效果的对比上。  相似文献   

7.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陌生化手法是作者有意识创造的、能给阅读过程制造难度从而使读者体验一种新奇的情感冲击,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的技巧。通过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一堆木柴》中的跳跃式意象和徐淳刚、曹明伦的类比式翻译策略,展现和再现原诗的陌生化艺术。  相似文献   

8.
普通语言转化成学作品语言,必须经过陌生化的作用。学作品中又以诗歌的陌生化语言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诗歌是主情的艺术.极富于想象,而诗歌语言最不及物.内指性最强.使诗最语言最有可能陌生化;并一方面,因诗人心中最容易形成独特审美意象,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距离最远,普通语言求“达”.诗最语言求“婉”,这又使诗歌语言最有必要陌生化。  相似文献   

9.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主张“思在物中”,糅合现代绘画艺术;拒绝说教,坚持以日常事物入诗并将其陌生化,以唤醒人们重新认识生活、感知艺术。“陌生化”是用文学技巧将熟悉的文学事实变陌生,唤醒读者去感受生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与威廉斯的诗歌理念不谋而合。威廉斯在《红色手推车》中,通过诗歌语言、结构,视听感官和意象上的“陌生化”手法,凸显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让读者真正听到、看到并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题的多角度解读,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思维发散活动,在阅读文章时,人们一定会有所思考,进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有所引申、创造。这就造成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当我们面对同一篇文章时,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对文章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理解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先行结构"指制约着读者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释的"前理解",向新的理解和解释开放的可能性可以使读者投入思考,从而赋与作品深刻丰富的内涵。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里的猫》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解读与阐释,其中的空白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批评自古存在“贵古贱今”的观念,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批评家对当代作家心存嫉妒,审美鉴赏水平不高导致人云亦云;古代作品因时间的久远拉开与批评家的心理距离,并由读者的创造性接受丰富了美学意蕴;当代作家人格的缺陷被批评家看在眼里,影响到对其作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刘迪 《科技信息》2011,(23):137-137,132
我国的古典文化是世界文学的财富,世界文学都想分享我国古典文学的美。随着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文学界的交流也开始增强,我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国的文字,以英语作品为主,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别限制,部分作品缺少了原来的那种韵味,失去了本身的美。但这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必然经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十七年”间红色经典小说中“荡女人”形象的分析,说明:一方面,这些“荡女人”形象无意识之中成了作者与读者力比多的投射对象;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性”的罪恶是塑造反面人物时常常使用的一种道德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文学史上,词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既深深地吸引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和读者,又为后世人们所肯定和传诵,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一代之胜”。当我们提起词时往往想到的都是一些大家,其实歌妓词的创作也是别有特色和韵味的。歌妓地位低下却才华横溢,她们与唐宋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们是较早的觉醒者,有强烈的悲愁和自主意识,她们也留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词,用真情和聪慧,展现了一副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于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中英诗歌在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诗经·采薇》两种译文的欧美国家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可接受性测试为出发点,研究中诗英译的可行性策略及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丽华的《走过西藏》作品系列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完善典范,作品具有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审美风格。从审美体验看马丽华的创作,可从中窥见她由一浪漫诗人成长为文学人类学作家的心路轨迹,也可观照出她由激情放歌到理性烛照的写作历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海派文学的代表,张爱玲的散文表现出鲜明的市民意识,以致长久以来很多读者产生误解,认为其作品更多只是表现对物质与感官满足愉悦的津津乐道与追求。其实,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以强烈的现代都市文化意识,反抗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状态,以凡俗的市民生活哲学,化解文学传统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标准,以思考追问生命本体的文人意识,超越拜物恶俗的小市民趣味与时代政治。其创作并不是对读者的简单迎合与俯就,而更多是对市民意识的一种引领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作用,确立了"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文学批评模式,强调文学作品要照顾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中国明清话本小说"三言"中"发迹变泰"这一故事类型的创作,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看,正是从作品形式、人物的设置等方面的通俗性、叙事模式的推陈出新、作品中蕴含的图腾崇拜以及世人渴望入世的主题倾向这四个方面,分别满足了当时读者的市民心理、娱乐心理、民族文化心理和补偿心理,发挥了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中定向期待和求新求异的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从而使发迹故事散发出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郑锦怀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5):89-91,101
针对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林徽因翻译活动所进行的研究之不足,着重探讨了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原著、林徽因所翻译的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在外国文学汉译史上的意义,并分析了该译文的语言特征、归化倾向,以及误译、漏译等等,旨在抛砖引玉,争取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对林徽因翻译活动的研究中来,以期对其有更加全面、客观而又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