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交流。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环境,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这难免就会造成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文化的差异作为考虑的第一因素。同时,人类的思想观念又有惊人的相似,两种文化是有相似性和相通性的。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谈及文化移植在翻译中的体现,具体分析了文化的冲突,空缺和重叠。 相似文献
5.
6.
汉英两个民族在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生态环境、文学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原语向目标语转换过程中出现误译、歧译的主要因素.在结合具体例子分析这些因素的同时,提出了汉英翻译中因应文化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语言是文化、思想、精神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翻译则是一种以文化和政治为目的的语际交流行为,它作为一个整体,总是为某种特定的文化战略目的服务。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翻译文化战略观提出的原因,并重点对在翻译文化战略观的视角下我国当代文学翻译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当代文学翻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李婷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Z1)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迫切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译者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准确的翻译.然而,倘若译者不甚了解文化的内涵,势必会误导读者,影响文化的真正融合.因此,翻译人必须充分了解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 相似文献
14.
何亚卿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媒介,是联系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纽带,是不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桥梁。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和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和传播异域文化是翻译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16.
本主要讨论翻译过程中的化取向问题,即译是是“归化”还是“异化”的策略的问题,认为化依附的选择,应是两种策略的有机结合,其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译应兼顾两面,在充分考虑到译的忠实性和读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二之间取得平衡,这就要求译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有认真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内涵。对习语的翻译必须考虑英语和汉语各自文化归属的需要。对其文化内涵的处置不外乎是归化和异化两种方式,他们也是长期以来是文化翻译中争议较多的问题。从语言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角度,本文对这两者做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者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必须灵活运用,以满足习语的文化归属需要。归化便于读者接受,异化利于文化交流,若既能传播文化,又为读者接受,即为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汉英广告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图式重合、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的现象,提出了采用直译、替换翻译、创建新图式等翻译策略进行汉英文化图式转换,以实现英译广告与其汉语广告具有相同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