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酸—环氧油开环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环氧蚕蛹油和环氧大豆油在甲酸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质,得到了开环反应动力模型,根据环氧油合成反应和开环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对环氧化反应操作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环氧油开环反应模式,较好地描述了有机酸-环氧油开环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一氧化氮导致2,3-环氧酮发生顺式开环反应,生成的顺式羟基硝酸酯化合物为主要产物.在质子型溶剂如甲醇中,开环反应主要以反式方式发生,生成以反式为主,顺式为辅的异构体混合物2-羟基3-甲氧基-1-丙酮.  相似文献   

3.
以吲哚-2,3-环氧化合物和商品化的酸为主要反应物,经环氧的酸开环反应,可以高收率地得到一系列的酯基取代的二氢吲哚化合物.该方法简便高效,首次实现了吲哚-2,3-环氧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为酯基取代的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热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无量纲参数法的基本方程,测定了27.2和36.5℃下环氧氯丙烷在缓冲液中与碘化钾开环反应的热谱曲线,计算了所测反应的速度常数活化能、活化自由能及活化熵,本文还讨论了缓冲液的浓度和 pH 值对所测反应速度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单环β-内酰胺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所引起疾病的主要抗生素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或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因而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β-内酰胺可分为单环,双环和多环,其中,单环β-内酰胺是一类新型化合物,不仅在结构上更简化,有利于人工全合成,而且在抗菌谱和抗菌活性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点,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在体内有着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一开始就引起了世界抗生素研究领域的注目[2~5].我们研究单环β-内酰胺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机理的目的是,想了解其反应过程中分子…  相似文献   

7.
运用薄层色谱扫描技术研究了回流温度时(76°C)1,2,3,4,6-五-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的超声溴化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液中初始物半乳糖的浓度随超声辐照时间的变化,采用一次法和初速度法分别建立了该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方程:r=9.348×1-0 31ρ(一次法),r0=1.07 8×1-0 21ρ,0(初速度法),确认这一反应对初始物半乳糖为一级反应,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根据推测的反应机理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为r=K1ρ,(K=2k1k2ρNBSk5),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PET固相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PET固相聚合早期的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指出了这些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动力学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量子化学从关计算UMP2(full)方法研究F和Cl原子与甲烷分子和臭氧之间的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Gaussian-3(G3)和G3MP2水平计算了它们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F原子与Cl原子一样与臭氧之间有很强的反应活性,而F原子与甲烷分子反应过程中有氢键生成,键能为3.71KJ/MOL,F原子与甲烷分子之间反应活性比与臭氧分子之间反应活性强。F原子易与甲烷分子生成含有氢键的化合物,且很快分解生成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HF,能同F O3反应竞争,而CL原子甲烷分子反应过程中则无氢键生成现象,且在CL原子与臭氧和甲烷之间竞争反应时,CL原子与臭氧之间反应优先,同时我们还对F和CL原子与甲烷分子臭氧之间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能合理地解释大气中CL原子是损耗臭氧的主要化学物质,而活性更强的F原子为什么对臭氧损耗较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氨基-1,2,4-三唑参与的亲核取代反应动力学,并对相应中间体进行了分离和结构测定,给出了相应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原地大豆油的环氧化,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产品质量优于我国标准,并且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氦为载气,在480~540℃及20~100ml/min 范围内,研究了 H-Y 分子筛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脉冲动力学,导出了基于表面反应为控速步骤的双分子机理脉冲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了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认为,甲苯歧化,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是按照双分子吸附的S_N2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3.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和Gaussian-3理论,对Coll等人提出的Titan大气中可能生成环氧乙烷的5个反应进行了热化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反应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都小于零,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具有较大的自发反应趋势;2.在低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其数据显示反应在低温下正向进行的自发反应趋势更大.可以认为,在Titan大气的低温环境中自然合成环氧乙烷是很有可能的;3.由密度泛函方法和Gaussian-3理论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互相印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环件轧制的几何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环件轧制的变形几何区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推导了诸过程参数之间的运动学关系.对过程控制中液压伺服系统与电机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所提出的几何学、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适用于环件轧制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为过程计算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分析法研究聚苯乙烯热降解机制与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热重分析法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的热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流,升温速率为5、10、15、20℃/min的条件下,聚苯乙烯的热降解机制为D3和A0.6热降解活化能随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异丁烯、CO和薄荷醇催化羰基合成Validol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条件(催化剂、异丁烯和薄荷醇浓度,CO分压)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给出了反应历程和催化剂环圈。  相似文献   

17.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aOCl氧化降解废水中氮基三乙酸(NTA)的反应动力学。在NTA过量的条件下测得该反应对于NaOCl为一级反应。在298K、pH=3.8时,一级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为2.2×10~(-4)s~(-1)。并考察了反应介质的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计量化学、产物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论述了用NaOCl作氧化剂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物处理技术,COD的去除率近90%;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62,对氧为0.22,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92.2±9.9)kJ.mol-1和(3.53±3.33)×103,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10%之内.此外,在分析综述基础上指出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硫醇 烯光固化组成物的反应机理,选用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正丁醚、二苯甲酮和噻吨酮为光敏剂,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硫醇 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当光敏剂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硫醇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当光敏剂浓度不同时,速率常数与光敏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并且该直线的截距与斜率之间呈线性关系.由巯基乙醇和光敏剂组成的混合物受紫外光照射不发生反应.提出硫醇 烯光化学反应的新机理———光敏剂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然后转变为激发三线态;寿命较长的激发三线态光敏剂分子将能量传递给硫醇分子,使之变为激发三线态,接着进攻烯键发生加成反应.各种激发态的分子通过释放能量回到基态,使反应终止.  相似文献   

20.
有机碱存在下,对苯基卤化锡与巯基乙酸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发生Sn—C键断裂的反应机理和条件,对参与反应的该类反应的卤化锡中锡原子上所连接的烃基数目和类型及其对反应产物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