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空管自动化系统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信息编码差异性问题,开发了一个雷达管制界面信息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研究雷达管制系统界面飞机标牌信息的排列结构、信息色和管制界面背景色对管制员工作记忆的影响,为管制界面设计提供依据。实验以任务得分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利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背景色对管制员记忆影响显著,灰色背景优于黑色背景。灰色背景下飞机标牌信息色记忆效率排序为: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红色;黑色背景下信息色记忆效率排序为: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在雷达管制系统中,推荐方式2作为飞机标牌信息的显示结构。  相似文献   

2.
空管自动化系统是实施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系统,随着国产空管自动化的发展,国内已有不少在用的国产空管自动化系统,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比如飞行计划与雷达航迹不能正常相关、假目标、航路推算错误等问题。该文分析了海口川大自动化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故障案例,并对故障案例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尹晖 《广东科技》2013,(10):209-210,151
监视雷达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高密度飞行区域的空中交通服务。在对监视雷达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使用该系统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指挥员进行基于该系统的模拟培训,从而保证该系统安全高效地工作。研究解决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解决雷达模拟机培训系统软件上的几个关键问题,结合运行实际,较好地模拟空中交通管制环境,达到培训提高管制员指挥技能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莉莉 《实验室科学》2011,14(6):118-120,123
感知能力是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管制技能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民航雷达管制员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本系统选取角度感知、速度感知、短时记忆和判断三个方面,为管制人为因素实验室设计和开发了针对雷达管制的管制员感知能力测试系统。并以某管制单位的153名管制员为测试对象,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测试结果还表明,采用该系统训练可提高管制员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空管自动化系统雷达信号处理的过程,首先是雷达信号前端接入点迹、跟踪点迹和航迹的处理,生成本地航迹后分发至系统;然后由另外处理模块进行雷达融合处理,将本地航迹与系统航迹关联,更新系统航迹。  相似文献   

6.
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利用监视设备提供的航空器飞行动态,管制员就可以为航空器配备飞行间隔,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由于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系统自身具有的局限性,ADS-B的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但由于ADS-B管制服务运行规范的缺失,就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ADS-B的设备技术优势,提高交通流量。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ADS-B的应用、管制服务运行规范的研究发展情况及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气雷达测试定标自动化系统功能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库模型。该系统基于Django架构,采用Python语言、Bootatrap集成开发包、ajax等技术方法,完成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开发。实现测试定标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存储,测试结果的异步显示,雷达测试定标人员可及时发现测试定标数据异常问题及时处理,提高了雷达测试定标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元数据集、测试分析及测试报告的统一在线管理。  相似文献   

8.
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重要系统,实时集成来自其他系统的数据源,包括监视系统数据、报文数据和其他系统数据,通过收集、处理这些数据,为管制员、飞行数据操作员、技术人员以及流量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为区域管制、进近、塔台提供服务,是空中交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为管制员增加一双"眼睛",了解掌握空中航班态势,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民航安徽空管分局主备份自动化系统的差异性进行比对,分析备份自动化系统常态化使用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推进备份系统的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的畅通性以及安全性,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航空管制。目前,为了进一步提升航空管制的效率以及质量,有关人员积极促进加强对于雷达技术的提升以及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数理统计等方法的运用,在一次雷达的基础之上促进了二次雷达技术的诞生以及完善。该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航管二次雷达威力试飞技术的内涵,并就该技术的运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基于眼动数据的管制雷达目标标定方法,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眼动仪等搭建实验平台,召集8名管制学员参加模拟航空管制实验并收集眼动数据.使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AC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处理注视点数据过程中,主观输入的参数会导致无法很好完成聚类,笔者提出基于K-最邻近算法和变密度阈值设定法,从自适应选取邻域值和变密度阈值设计两方面对DBSCAN算法进行改进,并实现了算法的自适应运行.对改进过程中采用拟合分布密度函数极值点结合放大系数确定邻域值的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对不同雷达目标误差仅为8.6%和10%,表明改进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比对不同航空器目标兴趣区的提取结果,发现提出的管制雷达目标标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 80 C1 96单片机与某型雷达显示器组成的数据显示系统。在单片机与显示器同步工作的前提下 ,该系统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并将目标的高度数据以 3位数字的形式显示在雷达原有显示器上 ,提高了雷达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林峰  沙跃兵 《科技资讯》2009,(14):61-61
本文通过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式,研究雷达测速系统洲量机动车速度的误差,分析雷达测速系统误拍的各种原因,从中找出解决雷达测速系统误拍的方法,从而保证执法者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80C196单片机与某型雷达显示器组成的数据显示系统.在单片机与显示器同步工作的前提下,该系统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并将目标的高度数据以3位数字的形式显示在雷达原有显示器上,提高了雷达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面临着严峻挑战,表现在进近与区调扇区间管制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比国内某管制区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能更好地协调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荷,均衡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复杂度,达到提高扇区容量的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对比扇区管制复杂度,构建了扇区静态复杂度对比的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并设计了静态复杂度对比实验来对比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静态复杂度。另采用"管制扇区空域复杂性分析系统"软件,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例,根据真实雷达管制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进近扇区与区调扇区的动态复杂度。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进近扇区管制比区调扇区管制复杂度更大更难。为达到均衡工作负荷、提高空中交通流量、减轻管制员负荷的目的,对现有的进近扇区和区调扇区的管制方法和空域结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机场对空中交通管制单脉冲雷达的需求,在剖析国外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种单脉冲交通管制雷达天线波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详细分析了由空域、航路、飞机、空管组成的具有连续时间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组合的混合系统特性,将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综合转化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事件发生排序和随机动态系统分析综合.采用极大代数方法对进港航班进行排序,用最小方差控制方法使进港航班时间间隔趋于一致.仿真结果表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与传统控制理论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空中交通管制自动控制好的效果,是解决该类系统分析设计的新思路,为进一步将控制理论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研究提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空中交通管制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为实施空中交通管制任务的主体,对于保证空中交通活动的安全和有序畅通,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个人职业效能直接关系到空中交通管制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空中交通管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管制员不仅具备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及很强的管制技能,更须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严谨的作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现行培养体系下,应形成对应的职业素养培训对策,从先期选拔、安全意识、严谨作风、飞行等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初始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牛磊 《科技信息》2013,(8):311-311,313
SNMAP功能作为EUROCAT-X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为航空管制的安全提供着重要的保障,深入学习和理解该功能的运作方式,才能更科学的使用该系统。本文就该功能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白涛 《科技信息》2011,(12):369-370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S模式二次雷达的发展,然后简单对S模式雷达数据控制与处理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与A/C模式雷达优越性进行比较,介绍了S模式雷达在近年来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不锈钢炼钢上料系统自动化仪表的施工技术,涉及电容式料位计、导波雷达料位计、称重传感器等典型仪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