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压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提高教职工对异常血压的预防意识。方法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宝鸡文理学院833名教职工的血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教职工最佳血压人数比例为47.5%,高血压和低血压人数比例分别为16.6%和16.9%;女教职工最佳血压人数比例高于男教职工,为61.1%;20~29岁最佳血压人数比例最高,为75.0%;体育教师最佳血压人数比例最高,为60.7%。结论高校教职工异常血压存在一定比例,血压状况与性别、年龄和工作岗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在职教职工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和异常检出率以及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为做好高校在职教职工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高校2 099名在职教职工健康体检的血脂、血糖、血尿酸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G、LDL-C、GLU、UA的总体水平和总体异常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的总体水平和总体异常检出率男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组、行政管理组、后勤服务组的血脂、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在职教职工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和异常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及岗位关系密切,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体检血脂、血糖、血尿酸可及早发现异常体征,有针对性地治疗和复查,对预防疾病发生,改善健康状况、提高高校教职工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1076例职工腹部B超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超技术对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1076名在职职工进行腹部检查,主要检查肝、胆、脾、肾以及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体检结果表明,在1076名受检者中,检出腹部病变者201人,占受检者总人数的18.68%,其中男性检出率比女性检出率高6.44%.这表明,腹部脏器患病率高,尤其是男性腹部脏器患病率很高,应加强防治;在201名病变检出者中,结石病患者多(119人,占51.97%),其次为脂肪肝、囊肿患者,说明应特别重视结石病、脂肪肝及囊肿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陈威 《海峡科学》2007,(8):51-51,54
目的:通过B型超声检查,探讨电焊作业对工人肝脾的影响.方法:对295名某造船厂电焊作业工人和180名无毒害作业工人的职业性体检和肝脾B超探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作业组工人左肝长、厚径,右肝斜、厚径及脾厚径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焊作业对工人肝、脾存在一定的损害,且随接触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2000年云南民院874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作统计分析,得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6-59岁中老年组高血脂检出率高于45岁以下青年组,高血糖在各年龄组的患病率无差异性,三种疾病的患病率干部高于教师的结论.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汉大学男性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情况.方法:将江汉大学2003、2005、2007年男性在职教职工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作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3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3.25%、49.65%、6.99%,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教师、干部与工人间高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除2007年其他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检出率除2003年教师与工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高校教职工中常见并偏高,有必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进行体检,促进预防并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院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云南民院874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作统计分析,得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6-59岁中老年组高血脂检出率高于45岁以下青年组,高血糖在各年龄组的患病率无差异性,三种疾病的患病率干部高于教师的结论,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因素,于2008年对全院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血脂、血糖、肝功、血尿酸、腹部B超、心电图等) ,结果显示教职工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提高教职工对疾病的认知,加强普及健康教育,定期健康体检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1076例职工部B超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超技术对武汉科技大学本部1076名在职职工进行腹部检查,主要检查肝、胆、脾、肾以及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体检结果表明,在1076名受检者中,检出腹部病变者201人,占受检者总人数的18.68%,其中男性检出率比女性检出率高6.44%。这表明,腹部脏器患病率高,尤其是男性腹部脏器患病率很高,应加强防治;在201名病变检出者中,结石病患者多(119人,占51.97%),其次为脂肪肝、囊肿患者,说明应特别重视结石病、脂肪肝及囊肿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工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乳腺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某高校670名在职女教工进行乳腺疾病普查,采用专科医生触诊、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乳腺彩色B超、钼靶x线检查和病理活检等方法.结果:接受检查的670名女教工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40.60%,以乳腺增生发病率最高,为37.61%,占乳腺疾病的92.65%;其次为乳腺纤维瘤1.49%.发现乳腺癌2例,患病率为0.30%.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年龄、职业、月经等因素相关.结论:高校女教工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及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定期进行该疾病的普查普治,对乳腺癌的早期预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脂肪肝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及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在拉萨市曲水县随机抽取359例机关干部进行体检;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ALT活性单位;脂肪肝的检查采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Acuson-94043型,日本)进行诊断。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4.5%,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的患病率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高;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时被确认患有脂肪肝,因此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等检查,对脂肪肝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的情况,为其健康生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宝鸡文理学院803名教职工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教职工在生活细节和特殊爱好方面差异具有非常高度显著性(P<0.001),在体育锻炼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在特殊爱好和主观感受方面各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高度显著性(P<0.001),在体育锻炼方面各组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岗位在生活细节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特殊爱好方面差异具有非常高度显著性(P<0.001),在体育锻炼和主观感受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女教职工在生活细节和特殊爱好方面得分均高于男教职工,男教职工在体育锻炼方面得分要高于女教职工;20~29岁在特殊爱好方面得分要高于30~49岁,30~49岁要高于50~59岁,50~59岁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得分要高于其它年龄组,30~39岁主观感受得分最低;普通教师在生活细节方面的得分要高于工人,普通教师在特殊爱好方面的得分高于其它3个岗位,体育教师在体育锻炼和主观感受方面的得分高于普通教师和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赣南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0例T2DM住院病人,并应用B型超声检查筛选NAFLD病人105例,单纯T2DM患者95例,比较两组之间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相关指标,分析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例T2DM患者中NAFLD合并率为52.5%,其中男性(62例)比女性(43例),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T2DM伴NAFLD组患者WHR、TG、HOMA-IR、FINS、ALT、AsT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Pl〈0.05),而HDL.C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P〈0.05);胰岛素抵抗、TG与中心性肥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赣南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中男性高于女性,脂代谢紊乱明显,其独立危险因素是胰岛素抵抗、TG和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用皮褶厚度、体脂率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来计算体密度,采用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用BMI、皮褶厚度、体脂率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2)随年龄增长,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值、BMI、体脂率增大,身高下降.(3)用长岭晋吉皮褶厚度法判断,江淮汉族肥胖率男性为39.8%,女性为30.4%.皮褶厚度法得出的肥胖率远远高于BMI法,两种方法存在较大矛盾.本研究认为用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之和来判断中国人群肥胖的标准,男性应该在35~45 mm之间,女性应该在45~55 mm之间选取.(4)用长岭晋吉体脂率法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肥胖率男性为43.3%,女性为5.3%.用体脂率和BMI法判断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存在较大矛盾.长岭晋吉体脂率法男性标准定得太低;女性标准定得太高.本研究认为用体脂率来判断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男性以大于24%、女性以大于28%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职工为例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对患病较高的15个指标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进行统计,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发现1727名受检者中,1470名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阳性率达85.1%.其中高血脂占48.6%,前列腺增生占男性30.8%,脂肪肝占29.2%,高血压占26.1%,高血糖占21.8%;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北大学15年来死亡教职工130例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其结果表明:西北大学死亡人口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我国平均寿命;男女死亡差别非常明显;死亡年龄高峰显著提前。本文对4大主要死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了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校教职工九年共死亡108人,在职工人数2512人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死亡率逐年增加,甚至成倍增加。从年龄段分析61 ̄71岁死亡率是高,其次是51 ̄60岁,男比女高,疾病种类占首位的是恶性肿瘤,以下顺序是脑溢血,心肌梗死,肺心病。上述情况与生活环境、不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环境污染等因素危害身体健康有关。它提醒人们认清损害身体的诸因素,提高防病意识,加强自身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常德市成年人的体质现状,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从常德市20~59岁的成年人中随机抽取531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常德市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6.97cm、平均体重66.67kg,成年女子平均身高156.13cm、平均体重54.93k;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男女的身高逐渐降低,体重、身体围度、皮脂厚度持续增加(女)或先升高后略降(男),导致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例较大;成年人心血管、呼吸机能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静力性力量素质维持时间较长,耐力、暴发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反应能力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2010年成年人体质合格率为89.5%,男女差异极小,但城镇高于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