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寻找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本研究以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分别测定了18株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菌株的抑菌活性。运用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筛选到活性菌株JZ1-4-10和JZ1-1-9,均对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菌活性,且均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2-6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分别为74. 12%和69. 22%。(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JZ1-4-10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JZ1-1-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试验研究表明菌株JZ1-4-10和JZ1-1-9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为马铃薯新型微生物抑菌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6种培养基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根际土壤放线菌进行了分离,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金钗石斛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64株放线菌,并划分为10个不同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分别隶属于纤维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属,占分离菌株的93. 90%;获得的164株放线菌中有19株链霉菌属菌株具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1. 58%,其中菌株g62和G29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H2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灰葡萄孢均具有抑菌活性,可见,g62、G29和H2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的菌株JZ2-1-12进行鉴定,研究其发酵液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JZ2-1-12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牛津杯法,以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指示菌,测定菌株JZ2-1-12发酵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菌株JZ2-1-1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2)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使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菌丝出现畸形、分叉、断裂及粗细不均的现象,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微生物来源的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及形态学常规分类法对30株虎杖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抑菌活性,12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抑菌活性,7株内生真菌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40%和23%。根据菌落形态及菌丝结构对其鉴定,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及无孢菌类(Agonomycetales)真菌。  相似文献   

6.
结合涂布平板法和温室盆栽植株法,测定了41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病原菌及黄瓜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此筛选出针对灰霉病的生防菌株.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为BS01和BS03.采用涂布平板法研究了菌株BS01和BS03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抑菌效果均为50%时,BS03比BS01的菌体浓度低,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BS03.采用温室盆栽植株法测试了菌株BS03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悬液比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好,并且在菌悬液处理黄瓜苗后的第3天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从青藏高原传统牦牛酸奶中筛选出一株乳酸菌,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手段鉴定该菌株为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用蛋白酶处理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后, 抑菌活性丧失; 发酵上清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121 ℃处理20 min仍有较强抑菌活性)和pH稳定性 (在pH 3.0~10.0之间保持活性), 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属于类细菌素.研究发现该菌株在培养8 h后出现抑菌活性,在20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大并一直到发酵结束.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明确察尔汗盐湖嗜盐菌CEH-ST79对马铃薯干腐病的生防效果,以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指示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牛津杯法和马铃薯活体实验测定嗜盐菌菌株CEH-ST79、发酵液及其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的体外及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菌株CEH-ST79对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强抑制活性,抑菌带宽为0. 19~0. 33 cm;其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强抑制活性,抑菌带宽为0. 41~0. 70 cm;菌株CEH-ST79发酵液对病原真菌65B-2-6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73. 83%;菌株CEH-ST79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真菌65B-2-6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1. 0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CEH-ST79为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本研究表明菌株CEH-ST79是一株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强抑制活性的嗜盐菌,可进一步将其开发为生防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生防和促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A3-15生防和促生作用相关机理,采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其抑菌基因和促生长基因进行PCR检测,并分别通过Sackowski法、Schwyn和Neiland法检测其分泌吲哚乙酸(IAA)和嗜铁素能力,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分析其发酵液抑菌成分,采用平板对峙实验和孢子萌发抑制实验分析该菌株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中的抑菌基因包括yndJ、srfAB、ituC、bamC和fenD,促生长基因包括ysnE和dhbC.该菌株分泌嗜铁素能力较强,A_s/A_r值达到0.238,鉴定其抑菌物质为C14~C15 surfactinA,且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的次生代谢物能导致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菌丝扭曲、膨大、畸形,对其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达93.2%.以上结果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具有较好的生防和促生潜力,是防治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的潜在菌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浓度土壤菌悬液涂平板法筛选出4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其中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将其鉴定为兵马俑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bingmayongensis HS-15;分别用点植法和平板对峙法检测HS-15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株广谱微生物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28 ℃发酵20 h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透析袋处理,抑菌活性没有变化,而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初步推测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本研究丰富了产抑菌活性物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装置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在应变速率为(10~4 000)s-1条件下,对80%冷变形5A06铝合金动态力学行为与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大应变和高应变率是产生剪切带的必要条件;即材料在一定的高应变率下形变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形成剪切带。动态压缩后基体区微观组织LBs与RD平行,空间间距为0.15μm;剪切带内LBs与RD成20°,空间间距0.1μm至0.15μm,剪切带内部微观组织并未发生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12.
以SPHC钢为对象,在Gleeble-1500型热模拟机上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通过分析变形后的应力与应变曲线及变形过程中的金相组织变化,研究应变诱导相变的基本规律及铁素体晶粒细化效果.结果表明:在750~830℃的变形中存在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并获得超细晶铁素体晶粒尺寸为1.6~4.6μm;降低变形温度将增加相变所需化学驱动力,促进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发生,从而细化铁素体晶粒;在一定的应变条件下,应变诱导相变获得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东北虎幼体血象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只东北虎幼体的血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细胞直径进行了测定,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东北虎幼体红细胞数(6.82±0.60)×1012/L,血小板数(415.38±71.51)×109/L,白细胞总数(16.95±2.74)×109/L,血红蛋白含量(118.92±17.24)g/L,嗜中性粒细胞(62.52±9.32)%,嗜酸性细胞(2.88±2.32)%,嗜碱性细胞(0.44±0.58)%,淋巴细胞(28.96±7.50)%,单核细胞(5.32±3.73)%;血细胞平均直径分别为:红细胞6.7μm、嗜中性粒细胞11.0μm、嗜酸性粒细胞11.7μm、嗜碱性粒细胞12.5μm、淋巴细胞8.6μm、单核细胞12.9μm.结论:所测的血液指标在东北虎幼体雌雄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使用扫描电镜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22种蝴蝶翅表面的多级复合结构和疏水性。一级结构为微米级鳞片,鳞片密度为101~280个/mm2,长65~135μm,宽35~85μm,间距48~112μm。二级结构为鳞片表面的亚微米级纵肋和横向连接。三级结构为纵肋和横向连接上的纳米级突起。蝴蝶翅表面的蒸馏水接触角为138.2°~158.5°,属于天然疏水表面,这是翅表面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协同作用的结果。蝴蝶翅表面可为新型仿生自清洁材料的制备提供生物模板。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拟瑞士桥弯藻的超微形态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拟瑞士桥弯藻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该桥弯藻具有6个鉴定特征.(1)壳瓣具明显背腹之分;(2)远端壳缝末梢弯向背侧,近缝端膨大呈泪珠状,不偏转;(3)无顶孔区;(4)单列线纹,略微辐射状排列,但在两端转为会聚状,背侧线纹密度为9~11条/10 μm,腹侧为11~13条/10 μm;(5)孔纹通常呈狭缝隙状,个别呈“Y”形,密度为30~33个/10 μm;(6)腹侧中央有4~7个孤点.以上特征组成了区分和鉴定拟瑞士桥弯藻的独特性状组合.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添加HDACI,500μM恩提诺特的H.sp.CLG4.培养萃取物与对照的差异,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添加表观遗传试剂的Hypomyces sp.CLG4.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机械激发的原理,从强度与Ca(OH)2含量两个方面,研究不同球磨时间下钢渣粉的粒度特性以及比表面积对钢渣水泥胶砂水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钢渣颗粒粒径与钢渣水泥胶砂强度和水化程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增加,钢渣比表面积增大,活性随之增强;通过DTG热分析发现钢渣的比表面积的变化会影响水化产物Ca(OH)2结晶和晶体生长速率;钢渣粉中10~20μm粒级对钢渣水泥强度促进作用最大,5~10 μm粒级对钢渣水泥28 d Ca(OH)2含量促进作用最大,因此增加5~20 μm范围的钢渣颗粒含量,有利于提高钢渣活性.  相似文献   

18.
红外AgCl单晶光纤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接成型法技术研制AgCl等单晶光纤, 光纤直径分别为10 μm, 150 μm和300 μm, 长度为40~105 cm. 探讨单晶光纤生长条件, 并讨论产生光纤缺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湿地天然水中的铁细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吉林省西部天然水中分离出Fb1和Fb2两种铁细菌 . Fb1细胞为椭圆形, 细胞成对排列, 有单生、 双生鞭毛和芽孢, 细胞大小为0 .7~ 1.0 μm; Fb2为杆状, 呈多个细胞相互连结, 无鞭毛和芽孢, 细胞大小为(0.4~ 0.7) μm×(1.5~2.1) μm. 两种菌均为革兰氏阴性, 且都具有荚膜, 菌浓度约为 10 000 000个/mL,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20 h可达到稳定期, 24 h后进入衰退期.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菌的基本生理生化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东海浪岗山岛屿黄土的系统采样和粒度测试分析,并与其他地方黄土充分对比,讨论了浪岗山第四纪风尘沉积的粒度特征.浪岗山黄土剖面粒度垂向变化不大.小于5 μm颗粒平均含量为24.9%.10~50 μm粒组富集,分布均匀,符合黄土的风成特性.但粗颗粒(>50 μm)含量均超过10%,高于西部黄土的粗颗粒含量.显示该剖面除了接受来自西北内陆的远源风尘物质外,还接受来自沉积区附近的“近源”风尘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