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构建民族文献数据库的思考--以白族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 ,白族文献信息是南诏大理文化研究的基础和先导 ,但对白族文献的整理 ,开发和利用还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 ,特别是白族文献数据库建设尚未起步 ,本文就白族文献数据库建设从条件、基本内容、难点和对策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白族家谱深受汉族家谱的影响,在秉承中国传统家谱文化的同时,在家谱编纂特征之篇幅、体裁、体例、首纂时间、追溯历史等方面;在家谱内容特性之白族姓氏族源、冠姓父子连名制、重名制、白文记载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家谱是记载白族历史文化的资料库,对补正史料、白族民俗的研究及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理白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其中白族服饰文化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入手,分析了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具有对个体美的形象的塑造、对社会关系的整合、对民族文化的建构等美育功能.并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意蕴,从而弘扬了大理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桑植白族为研究对象,从其族源、历史记忆入手,探讨了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之间的关联。解剖在一系列的宗族活动所包含的历史记忆以及对大理白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深刻认同感,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认识桑植白族。  相似文献   

6.
白族档案是白族世代相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特定文化空间的永久保存载体。基于民族文化的白族档案研究,是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为三个基点,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白族档案研究,在全面、深入地对云南大理凤羽白族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揭示白族档案在这一地区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提出解决民族档案资源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这一关系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白族服饰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本论文将从“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与“结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族民俗活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在这些民俗活动中都离不开白族唢呐.唢呐在白族民俗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民俗活动也孕育了丰富多姿的白族唢呐曲牌,它们是白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活动培育了历代优秀的白族唢呐艺人.  相似文献   

9.
扎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染色技艺之一,在大理白族地区已有上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作为中国"扎染之乡",大理白族扎染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图案设计、生动的艺术表现而深受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入研究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和图案艺术,对进一步挖掘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其传统工艺和特色技法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大理白族扎染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就白族本主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作粗略探析,试由此出发揭示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认为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其产生、形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它和白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村社生活、民族意识等密切相联,形成了一种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以村社和水系为纽带的民间宗教文化。白族本主文化与白族其它文化一样,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性文化。  相似文献   

11.
儒、道、墨三家之爱作为共同效忠于先秦社会的哲学流派,在人性基础,修养方式,政治思想,爱的最高境界方面存在共同点,然从其各自特性上,不难发现三家之爱在立足点,群已关系,爱的方式,最终目的,意识导向又有其独立之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家之爱都突显了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广西4个港湾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绍芳 《广西科学》2001,8(3):236-240
分别在1996年夏冬季对广西沿岸铁山港、廉洲湾、钦州湾、防城湾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测站29个,其中河口区3个,港口区5个,养殖区7个,浅海区14个。调查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油类、Cu,Pb,Zn,Cd,Hg,无机磷、无机氮、硫化物和有机质。除近岸局部区域外,大部分海域的水质符合一类海洋水水质标准,港湾沉积物和生物体污染较轻,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廉洲湾海域的污染要比其他3个港湾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通级及SPF级正常大鼠主要脏器病理切片,为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对动物自身疾病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了解目前实验室内动物自发病状况,为病理诊断提供SPF级饲养大鼠自发病组织学改变类型及发生率。方法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对40只普通级和40只SPF级Wistar种大鼠肝脏、肾脏及心脏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另观察39只普通级40只SPF级大鼠肺脏)。结果普通级与SPF级大鼠均检出自发性感染性病变,且存在较大差异,检出率分别为肝94%、42.5%,肾55%、20%,心22.5%、5%,肺支气管旁淋巴组织增生程度92.31%、62.5%。SPF级大鼠依然存在比较轻微的小灶性感染和非正常组织形态改变。结论SPF级大鼠主要脏器潜在感染明显低于普通级大鼠,因此,动物实验室的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SPF级大鼠感染特点①肝、肺较为明显;②感染检出率较高但病变比较轻微。SPF级大鼠在屏蔽条件下可见非实验因素引起的肺、肝、肾与心脏自发性病理改变,在毒性实验中应与试验引发的特异性病理改变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该三亚市临春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鱼类营养级的状况,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水体中的鱼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5种鱼类:沙鲮鱼(Sillago.sp)、多鳞鳝鱼(Sillagosihama)、黑边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天竺鲷鱼(Apogon.sp)、赤点石斑鱼(Genus Epinephelus.sp),组织的氮同位素值分别为5.82‰、11.60‰、12.62‰、17.72‰、和12.76‰,对应的营养级分别为1.77、3.47、3.77、3.80和3.81。结论,三亚河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主要存在2个营养级。其中,沙鲮鱼处于相对较低的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多鳞鳝鱼、黑边石斑鱼、天竺鲷鱼、赤点石斑鱼位同一营养级,属于次级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石炭系断裂十分发育,断裂样式有逆冲、背冲、对冲断裂类型,断裂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断裂主要沿NE—SW向、NWW—NEE向、NEE—SWW向、NW—SE向、近EW向5个方向展布。断裂发育时期特征明显, 各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断裂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别。现今石炭系断裂应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分析断裂及其相邻地层所具有的反射特征的差别,根据断裂上下地层的变形特征、厚度变化和断裂切割地层年代的差异来判别断裂发育的时期和持续的时段,将石炭系断裂按发育时期进行分离,再现各个主要构造运动期石炭系断裂的平面分布特征。盆地石炭系断裂按主要发育时期可分为海西期断裂、印支期断裂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海西期断裂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断裂,海西期发育的断裂多数在后期又继续活动,仅在海西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地区;印支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仅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育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分别于2011年4-5月(春季)和9-10月(秋季)对浙江舟山海域(29.513 3-30.909 8 N,121.717 0-123.160 0 E)23个采样站位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监测到浮游动物16大类131种。春季优势种组成为:中华哲水蚤和五角水母;秋季优势种组成为:中华哲水蚤、肥胖箭虫、百陶箭虫、背针胸刺水蚤、精致真刺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双生水母、中华假磷虾和拟细浅室水母。两季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236.1个/m3,生物量均值为221.8 mg/m3。中华哲水蚤密度均值为164.2个/m3。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春季为1.84,秋季为3.49,均值为2.66,表明调查海域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低,种类单一,群落结构不稳定;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物种丰富,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环境下、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的自发性病变发病情况,为药物安全性研究的病理学评价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本中心安评试验中空白对照组SD大鼠,雌雄兼用,分别饲养于屏障系统和普通环境中,分别在19、23、32、36周龄等时间点处死解剖,常规制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统计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类型和发病率。结果 与屏障系统相比较,普通环境大鼠呼吸系统的自发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此外,在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饲养条件下,SD大鼠自发病变发生率均随周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少数病变均呈现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以进行性心肌病和肾脏矿物质沉着最为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进行性心肌病、肝脏灶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性、自发变异肝细胞灶、肺脏灶性炎细胞浸润、肺泡内泡沫细胞聚集、肾脏矿物质沉着、肾间质炎细胞浸润、胰腺萎缩、气管炎细胞浸润、前列腺间质炎症、睾丸曲细精管萎缩、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细胞脱落、子宫内膜炎症和阴道炎症等主要自发性病变。结论 本文报告的SPF级SD大鼠的各种自发性病变的种类及其发生率丰富了实验动物的背景数据资料,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petrology, the hydrocarbon sources in Pingliang Formation, W. Ordos basin, a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organic abundance of hydrocarbon source in this research is higher in the upper part of profiles than in the low, and more in mudstone than in carbonate. Most of organic matters become sapropelic, and few are humic-sapropelic in the regions of Shibangou and Zhuzisan. According to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oxygen in carbonate rock, boron index and ratios of elements, palaeo-salinity and sedimentary velocity are calculated. The two factors of paleao-salinity and sediment velocity, which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s, are discussed. Good relationship is found between water salinity and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in contrast, poor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between salinity and types of organic matters. The relative sediment velocity in the research regions is also related with organic abundance and types. A low sediment velocity would lead to high abundance and good type of organic matters, and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20.
医用抗生素对高等植物的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医用抗生素对高等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调控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业已发现,医用抗生素能诱导禾本科植物种子萌发时胚乳中α 淀粉酶的合成并促进幼苗的生长;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和抑制其降解;促进茎叶的生长和根的形成及生长;促进或抑制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器官的再分化;防治植物病害等.医用抗生素在高等植物的遗传和转化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