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7):12-12
木星表面大小红斑7月近距离接触,太空发现巨型火球,发现号7月1日再返太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澳洲,新型探测车寻找火星生命迹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太空逃生记     
39年前,当"双子星座-8号"宇宙飞船失控后在太空中打转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计划几乎宣告失败.宇航员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讲述了他和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如何返回地球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太空实验室     
本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在探索与开发太空方面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其标志就是一系列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近地球太空站——“太空实验室”的发射。“太空实验室”是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太空渡船(即太空飞机或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它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建立能容纳4~6人的、短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探测器可对朝向地球的灾难性太阳风暴发出预警。欧洲计划发射一颗新的太空气象卫星,这让人感到兴奋,因为该卫星将大幅提升对太阳风暴将如何影响地球的预测。欧洲航天局(ESA)希望在2023年左右将该探测器送入太空中被称为拉格朗日点(L5)的重力稳定点,在那里它将提供一个针对飞向地球的带电粒子流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摧毁了其花费15亿美元精心打造的太空飞行器——伽利略探测器,以避免其附带的地球细菌污染木星卫星欧罗巴。在太空运行了14年的伽利略号探测器直到被摧毁前最后5分钟,仍在向地球传递木星的珍贵照片。这一悲壮的过程让科学家们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6.
正回溯地球的过去,展望地球的未来,月球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个地球以外的星体也许拥有支持太空活动的宝贵资源,它蕴藏的科学宝藏也许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50年前,美国人首次行走在月球表面,但下一波的月球探索会有根本性的不同。美国宇航局(NASA)创新组合了多个与商业和国际合作伙伴有关的太空任务,它的非载人月面探测任务最早将于2020年开始,聚焦于对月球资源的科学探索,并在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有天气,太空中也有天气吗? 答案是当然有了!太空天气是指在太阳系内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发生的变化.太空天气包括太阳、太阳风、近地空间以及高层大气中的任何条件和事件.太阳会发生太阳风、太阳耀斑、太阳射电爆发、太阳辐射风暴、太阳高能粒子喷发、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黑子爆发等,引起太空天气的变化.银河系中拥有3000 多亿颗恒星,也会发射大量宇宙射线,穿越太阳系和地球,引起太空天气扰动.这时,太阳系、地球周围太空中的磁场、辐射、等离子体和其他物质就会变化,引发太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从第一座空间站(1971年的苏联"礼炮号")到至今依然环绕地球的国际空间站,这些太空营地为人类(还有植物、昆虫和啮齿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冒险提供了安全港。简言之,空间站的科学研究是围绕太空中所缺乏的东西——重力而展开的。如今已进入太空时代几十年,但科学家依然不清楚的是——从宇航员的骨质流失到钢笔和打印机里的油墨流动,微重力会造成哪些伤害和带来哪些好处。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原本能提供一次持续两星期的太空测试,而空间站能提  相似文献   

9.
正"朱诺"号探测器即将面对强烈的辐射、极强的磁场,还有可能与陨石相撞离开地球五年并飞行18亿英里之后,2016年7月4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到达了目的地。但现在,它将面临极为恶劣的环境。当"朱诺,欢迎来到木星!"的声音响起时,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已在太空遨游了五年之久,在飞行了  相似文献   

10.
王梅 《科学之友》2003,(6):28-28
最近,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发射了一台太空红外线望远镜(SIRTF)。这台望远镜主要用于收集太空中各种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息,这些红外线的波长在3-180微米(1微米是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天体的红外线信息作比较,科学家们就可以推断出新发现的天体的构成。在地面,由于被地球的大气阻挡,大多数天体发出的红外线很难探测到。  相似文献   

11.
星球     
《科学之友》2005,(7):12-12
美国要试验太空武器,科学家发现地球“大表哥”,7月4日“深度撞击”撞彗星,中国研制人造太阳基本成形,一些小行星上可能曾熔浆涌动  相似文献   

12.
谢懿 《世界科学》2011,(4):44-45
长途太空旅行甚至殖民太空的梦想,都忽视了人类本质上的地球生物性。在2007年第一次失重体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说,他希望他的零重力飞行会激起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他认为,与日俱增的自我毁灭风险将最终迫使人类殖民太空。霍金当时提出,我们必须在200年内完成这一举措,否则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毫无疑问他受到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4日,在距离地球4.5亿千米的地方,由美国"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射的撞击器成功的撞击了"坦普尔1号"慧星,从而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十分壮观的"焰火秀".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很大,让无数人愿意行万里路去寻找星辰大海。其实就在我们头顶100千米之上就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我们把所有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叫作航天。从1954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人类涉足航天的时间并不长,但截至目前已有3 000多次火箭发射,上万颗人造天体在太空翱翔,甚至数百人有幸进入过太空,而且航天的花费是巨大的,风险是极高的,航天有何独特的魅力让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其中之一就是移民太空。首先提出这项设想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太空岛。这个空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和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等。将这座太空岛以发射人造卫星的方式放入宇宙,它每分钟自转两周,在赤道处产生几乎与地球引力相同的离心力。人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太空岛上,大部分感觉与地球上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太空岛的离心力会随  相似文献   

16.
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大气照片,可以作为大气脆弱平衡状况的指标;得益于这种脆弱的平衡,生命能够在地球上存在——对于大气科学来讲,2006年无疑是“云团之年”。4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两颗旨在研究各种云团上升和下降之结构因素和具体过程的气象卫星(代号为CLOUDSAT  相似文献   

17.
新京 《科学之友》2005,(17):34-37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空被无数美丽的焰火点缀,但最引人注目的一朵焰火绽放在距地球1.32亿km处的太空中: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宇宙探测器发出撞击舱,以10.2km/s的宇宙速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4日凌晨,人们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这朵熠熠生辉的太空焰火.  相似文献   

18.
朱小磊 《世界科学》2006,(11):26-26
至少在地球上,你如果想要节省体能,最好的方法是慢走而不是快跑。然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克里斯多弗·卡尔(Christopher Carr)在他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对于在重力比地球小的太空中进行探索活动的宇航员来说,情况则恰恰相反。如果快跑而不是慢走,那么在氧气消耗完之前的  相似文献   

19.
萧瑰 《知识就是力量》2012,(2):F0003-F0003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8年发射,按设计要求它将绕地球飞行约160万千米,并将观测的记录和数据发送回地球。图中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组件正在接受低温测试。  相似文献   

20.
新的太空照片说明.小彗星还在不断地撞击地球外层空间。这些太空物体可能已给地球带来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证据是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北极卫星得到的。一个科研小组上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依阿华大学的路易斯·福克兰是这一小组的领导人。这些太空物体大约像一座小房子那么大.在地球上空几千公里处就被毁掉,所以对地球上的人和太空宇航员均无威胁。科学家把这些物体称做“雪球”,它包含的物质主要是水,而水是生命所必须的。它还可能含有在地球上形成生命时所需的简单有机物。科学家认为,在亿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