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瑞芳  徐传胜 《科学》2007,59(5):53-56
1984年,我国数学家钟开莱、郑清水、徐利治发起“许宝騄统计数学奖”。奖励35岁以下研究概率统计与理论统计的青年工作者。这是为了纪念中国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先驱者许宝騄先生而设立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概率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应用颇广的数学分支。我国在已故著名数学家许宝騄教授倡导下,概率和统计研究具有良好的传统,但与国际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关于独立和的完全收敛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完全收敛性的概念于1947年由许宝騄和Robbins引入,Katz和Baum获得了关于独立和完全收敛的一系列充分必要条件,近十多年来,不少人致力于对独立随机变数列的随机足标和建立相应的结果,但一直未获圆满成功,其缺陷乃在于对矩和停时列作了过高的  相似文献   

4.
蒋声 《科学通报》1976,21(5):228-228
自从杨振宁将规范场论试用于引力场以来,国内外关于杨振宁方程的讨论甚为活跃。为了将不同理论进行对照,需要求出杨振宁方程的若干严密解,以便分析其中具有物理意义的解,设法排除非物理解。由于杨振宁方程的复杂性,目前除O型解已全部求出外,在N型解中求出了pp波,D型解则仅在静态球对称场情形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本文借助Weyl张量,求出一类D型  相似文献   

5.
吴大猷 《科学》2007,59(6):52-55
吴大猷先生(1907~20OO年)出生于广州,1931年赴美,入密歇根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吴大猷先生从美国学成回国后,开始其半个世纪的教学和研究生涯,对中国物理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培育了多位优秀物理学家,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马仕俊、郭永怀、黄昆、杨振宁、李政道等。1997年。吴大猷先生在台湾大学等校开设讲座,主题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海峡两岸学者根据该讲座录音整理出版了《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一书。今年是吴大猷先生诞辰100周年,本刊特节选该书中的部分内容,谨此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当代伟大的物理大师──记美国最高科学奖“波尔奖”得主杨振宁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又荣获1994~1995年度全美奖金最高的科学进步“波尔奖”。他的“杨—米耳斯”规范场理论,对未来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1957年与李...  相似文献   

7.
1957年11月1日,新华社电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等电贺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电文中说:“中国物理学家对这一可喜事件感到自豪。” 由吴有训来发电报给自己当年的学生是很适合的。吴有训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任过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杨振宁、李政道当时都是西南联  相似文献   

8.
《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编者按:著名学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作了有关<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在文化界、科技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让广大读者能读到杨先生演讲的全文,本刊特致函杨先生,蒙先生厚爱将讲稿审定后,同意我刊发表,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场论,最近进一步得到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实验结果的支持。在1977年出现一些令人为难的实验事实之前,统一场论在解释基本粒子的行为上,似乎已有很大的成就。, 统一场论是196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魏因贝格  相似文献   

10.
杨振宁教授是本刊的老作者和老朋友了.多年来,他对本刊十分关心,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本文的两位作者与杨教授都有一定的交往,虽说文章只记述了有关杨教授的几件事,但从中我们已足可见到杨教授的为人,治学态度和主要学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数学在物理学史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高能物理学中的三种数学方法:场论,S矩阵理论和群论。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读了何院士的新出《我不信邪》,得益匪浅。对于何院士,我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我国反对伪科学的旗帜,而且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科学家,何院士的贡献主要有层子模型、复合粒子场论,并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的复合粒子场论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来又转入宇宙论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多的科学家之一。所以,他涉及的领域从粒子之小到宇宙之大,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寻找和谐与统一。对于何祚庥院士来说,人们崇拜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在…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迄今尚健在的诺奖得主中,杨振宁的年龄仅次于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生于1922年7月25日)。衷心祝愿杨老高高兴兴迎期颐,健健康康奔茶寿。谨以此文献给杨振宁教授的百年华诞。杰出的数学教育大师杨武之数学家和教育家杨武之(原名克纯,以字行,1896—1973)1919年晚秋时节与文化程度不高的同乡罗孟华(1896—1987)在合肥结婚(两人系父辈指腹为婚),1923年考取安徽省留美公费生出洋留学,1928年以论文《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获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归国,系代数数论领域首位华人博士。杨武之先后出任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年期间存续)、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大同大学(上海,1952年被撤并)和复旦大学数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数学系系主任多年,华罗庚和陈省身是他最为出色的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荫远院士仙逝。笔者想起学生时代的李荫远曾与杨振宁有过合作研究。杨振宁先生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毕业,旋即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在王竹溪教授指导下作硕士论文。在这之前,王先生的一个系列演讲就引起了作为本科生的杨振宁对统计力学和相变理论的兴趣。王先生当时在研究超晶格有序无序相变,他用的  相似文献   

15.
魏尔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他那一个时代里,他始终站在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是杨振宁教授于1985年在纪念魏尔诞生10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作者将原稿交李炳安转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6.
规范场     
1984年12月,杨振宁和米尔斯亲临北京参加“杨振宁-米尔斯场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李顺祺拜访了杨振宁和米尔斯,米尔斯欣然应允为本刊写一有关规范场的专文。现将此文特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复合粒子场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提出近二十多年来,在基本粒子理论领域内一直是以“点模型”或定域场论作为理论探讨的出发点。每个基本粒子都对应于一种基本场,场的量子方程就描述了各种基本粒子的产生、消灭和转化现象。定域场论特别是量子电动力学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施郁 《自然杂志》2017,39(5):386-390
介绍了物理学家兼诗人黄克孙先生的著作和经历,特别考察了他与杨振宁先生的特殊友情以及在玻色气方面的合作研究详情。  相似文献   

19.
Poincaré-Cartan不变量在经典力学和场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文[2,3]将其推广到奇  相似文献   

20.
戴元本 《科学通报》1965,10(2):95-95
一引言自从Regge开始的工作以来,散射振幅对角动量的解析性受到人们相当多的注意,对于汤川势的迭加Regge极点决定低能振幅在动量转换趋于∞时的渐近性质。由于Chew等的建议,人们猜测通过交叉对称Regge极点也决定场论中散射振幅在能量趋于∞时的渐近性质。最近有一些工作企图由双色散关系出发证明Regge行力在场论中也成立,这些工作虽然也获得了一些有趣的结果,但是还远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目标。看来,要想研究场论中散射振幅的渐近行为必须从更具体的理论出发。研究微扰论振幅的渐近性质是一个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