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富碳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化学储能行为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俊和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  相似文献   

2.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实验研究与新原理探索"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赵振堂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是圣经《创世记》中对于光的一个记载。有了光,人类才有了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了对抗黑暗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植物次生代谢与抗虫"项目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院士领衔的团队获得。蝶恋花、蜂采蜜,植物与昆虫大约是地球上关系密切程度最高的配对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走近科学"是本刊科研项目科普化报道的传统栏目,从本期开始,我们选择一批上海市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报道。本篇报道的是2018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细胞属性转变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惠利健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科学》联合“澎湃新闻”平台,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下,共同策划“走近科学”栏目,对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科普化报道。本篇围绕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6.
正本篇围绕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项目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领衔的团队获得。朱健强研究员领衔完成的"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项目摘得2018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这一足以显示国之重器价值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媒体做了很多报道,这些报道也勾起了我18年前对朱健强做启明星采访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7.
<正>在刚刚召开的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张荻教授及其团队,以"基于生物分级精细结构的材料功能特性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具有分级结构的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类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在微、纳米连续尺度范围内具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并呈现多层次分布,而其特有的微观形态结构也提供了独特功能特性的可能。传统物理化学的制备方法对多尺度和多层次的纳米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张荻教授团队  相似文献   

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展开,该奖项由复旦大学袁正宏领衔的团队获得。1981年,默沙东公司研发的一代乙肝疫苗Heptavax-B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上市。同一时期的中国,乙肝泛滥的情况要严峻许多。北京医科大学陶其敏医生顺着Heptavax-B的思路,于1975年7月1日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这一疫苗根据诞生日期被命名为"7571")。由于经费短缺无法支持在黑猩猩中开展动物实验,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医生挺身而出,勇敢地在自己身上注射"7571"疫苗——"7571"疫苗最终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9.
李辉 《世界科学》2011,(11):15-18
2010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环保一组),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鲁铭团队获得.获奖项目名称是:催化还原技术强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开发。  相似文献   

10.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污水厂污泥高效生物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废物?宝物?污泥就是这样让人爱恨纠葛的矛盾体。作为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含有致病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多数污泥面临着脱水+填埋或不知去向的命运。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厂5 027座,年产生污泥5 000多万吨,但其无害化处理率仅20%~30%。随意的处置更加加重了环境的污染,污泥在人们的忽视中逐渐成为"城市之殇"。  相似文献   

11.
正本篇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及新技术的转化研发和应用"和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项目,该奖项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12.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城市再开发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黄沈发领衔的团队获得。2020年4月24日,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表示,针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益阳的重金属超标大米",经核实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然而,这并不是"镉大米"  相似文献   

13.
<正>本篇报道围绕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环形RNA生成和功能机制的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员领衔获得。她在非编码RNA领域深耕十余年,见证并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她领衔的团队发现了不带有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或者N7-甲基鸟苷(m7G帽子)的非经典lncRNA新种类,包括sno-lncRNA、SPA RNA、circRNA等,并在阐明这些RNA的生物合成机制与功能、探索其生物医学应用方面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4.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复杂亲缘关系鉴定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现更名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李成涛领衔的团队获得。2016年8月26日,隐秘于世间的连环杀手,52岁的高承勇在白银市工业学校内的小卖部被捕归案。这一引起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聚丙烯高性能化技术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项目展开,该奖项由杰事杰集团杨桂生团队联合上海普利特、中科院化学所、江淮汽车及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获得。  相似文献   

16.
<正>刘昌胜,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的刘昌胜教授及其团队以"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奖科学奖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刘昌胜在国家科技奖层面的"梅开二度"。早在2003年,他的团队就曾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与应  相似文献   

17.
张辰  戚焕震  孙俭  王慧 《自然杂志》2016,38(5):355-366
金属有机架构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种介于有机纤维和无机沸石分子筛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机配体的连接作用将无机金属簇通过配位键或者超分子作用自组装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拓扑结构的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的大分子结构。由于其灵活可调的孔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以及易于功能化的特点,金属有机架构材料在催化应用方面展现出优异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MOFs材料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催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RNA调控在精子发生及男性不育中的新功能机制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默芳研究员领衔获得。2006年,刘默芳结束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生涯,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课题组担任副组长。刘默芳已经和RNA打了很多年的交道,此刻的她十分渴望能独自在RNA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工厂化金针菇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展开,该奖项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育种团队获得。如果说金针菇是个头戴金黄帽的小短腿,会不会招来吃货们的疑惑?实际上,我国古代人食用的野生金针菇确实是头戴棕黄色菌盖,菌杆粗壮的模样,跟我们现在食用的"盖小、腿细、全身白色"的金针菇外形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对多酸进行有机共价修饰是目前多酸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结构易于调控的Anderson型杂多酸成了该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文简要阐述一系列由烷氧配体修饰的Anderson型杂多酸及衍生异构体合成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相应的反应机理和异构体转变进行了简单概述.最后基于本课题组最近提出的原创性概念:有机配体保护,无机配体支撑分子铠甲Anderson杂化材料在绿色催化氧化应用研究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