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河南社会组织的发展虽不及发达地区迅速,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也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建设中原强省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描述河南与全国社会组织登记数量状况,对河南与全国社会组织登记数量增长率进行比较,进而分析社会组织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很快,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而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对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河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构建相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核心指标权数和一般指标权数,根据指标体系中各项统计指标的权数作量化处理,得到河南省的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达到有效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利益关系,保证河南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文明的交替与社会的进步从来都是与产业结构的创新密切相连与互动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学方法并结合河南的情况,利用河南的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地区的发展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姓氏分布与世家犬族,真实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的记载,汉晋隋以来,河南地区的人口在历朝居于全国的第一位。而自唐以后到清朝,河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再也没有出现过全国最高值,使得唐代成为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唐初到天宝年间,河南地区人口数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而此后至唐末,人口数量则明显地下降,部分州郡甚至十几倍地减少。而且,唐代河南地区人口地理配置不同,中部、东部稠密,西南部相对稀疏。从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地理配置可以看出,人口问题与自然和社会历史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尤鑫 《贵州科学》2016,(1):46-51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重点生态问题区域。贵州南部三州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处,也是喀斯特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的地区。以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实践中形成成功的生态治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5种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喀斯特区域自然因子和社会发展特征,结合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现状等综合因素,提出了以地貌环境特征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贵州南部三州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喀斯特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贵州南部三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阻力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河南信阳为例,在全面调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从研究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镇)化特征入手,阐明了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阻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加快中部农业经济地区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对策及发动机制.对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陇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ENVI 5.3、ArcGIS 10.5平台处理陇东南地区2008年及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数据,分析11年内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的变化情况,又从陇东南地区的人口因子、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及区域政策因子中选取总人口、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分析驱动陇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至2018年间陇东南地区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是:耕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林地水域;(2)11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余各类面积都有所增加;(3)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等因子中,推动陇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子.  相似文献   

9.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生态化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从国家宏观生态政策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入手,以河南信阳为例全面分析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城镇生态化”概念,揭示了生态化是方向、城镇化是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阐述了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对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轶雯 《科技信息》2011,(11):I0049-I0050
由于河南省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来说发展还是比较滞后。而现代服务业又是制约河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侧重于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对河南全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作出大体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越发成为制约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生态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就是水土的流失,本文就秦岭地区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水土流失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各个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并对秦岭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将来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交通是河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分析了河南发展低碳交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河南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河南“十一五”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徐光春认为,这是胡总书记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局出发给我们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山东省不同县域金融发展的情况,选取了山东省79个县及县级市,并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根据山东省2008~2012年的县域经济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城镇化因子、城乡收入差距因子。同时分析了三个区域所提取的主成份因子的异同,研究各因素在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中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对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体现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闫晓丽 《科技信息》2011,(9):116-116,98
河南会展业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从分析河南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根据社会、会展需要,围绕高职高专如何培养适应河南会展业发展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6.
常鹏  胡泊  自强 《科技资讯》2006,(26):201-2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越发成为制约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生态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就是水土的流失,本文就秦岭地区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水土流失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各个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并对秦岭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将来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ESDA等定量方法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发现:一是2015年中西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最高的五个省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和湖南,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显著;二是中西部地区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程度空间差异明显;三是影响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因子变化不大,主要是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四是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产业结构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相似文献   

18.
楚国的先人,经历了多次迁徙。商代早期,楚人生活在今天河南中部一带,后因商王朝的军事打击等原因,于商代中后期迁至豫西南。不论是部落实力,还是社会文化,居住于豫西南地区的楚族部落都有了较大发展;这为楚人、楚国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影响着河南社会的和谐,发展老龄产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途径;同时,和谐社会建设又为河南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必须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只有将老龄事业放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当前河南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09,27(6):F0002-F0002
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也是中部地区发展特征的集大成者.尽管近年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由于产业部门、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上人口众多,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均衡程度均有待提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为此,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针对这一主要发展目标,认真分析了河南特点,重新审视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定位,创新发展理念,探索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区域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实现中原崛起,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