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用微生物纸片法对抗氧化剂在生物环境中对单线态氧(~1O_2)的清除能力进行评价.测定了10个抗氧化剂的~1O_2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从构效关系分析不同抗氧化剂~1O_2清除能力的不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抗氧化剂~1O_2清除能力的一种常规实验室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介质中,Fe3+-过氧化氢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与邻氨基酚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能够增敏化学发光信号,为测定邻氨基酚的含量,建立了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邻氨基酚浓度在1.0×10 4~1.0×10 2、1.0×10 2~7.0×10 1和7.0×10 1~3.0×100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σ)3.0×10 5g/L.对1.0×10 3g/L的没食子酸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9%.应用本方法测定模拟样品中邻氨基酚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在光催化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二氧化钛(TiO2)为例,利用49篇文献简要综述了其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几种典型ROS,如: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 O2)和过氧化氢(H2 O2)的产生过程,列举了ROS的一般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漫反射光谱系统研究了Fe(Ⅲ)与茜素绿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体摩尔比为1:3,茜素绿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e(Ⅲ)与茜素绿形成配合物后光稳定性降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对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同Vc、没食子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低于Vc、没食子酸;对O-2·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没食子酸,在较低质量浓度略高于Vc,在较高质量浓度略低于Vc;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接近Vc,但低于没食子酸;对烷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没食子酸,但低于Vc.质量浓度在5 mg/mL以下,没食子酰微晶纤维素酯浓度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2.9%、23.2%、35.7%、48.9%.  相似文献   

6.
填充氩后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EMD)模拟方法,计算了填充氩后的(10,10)型和(15,15)型的单壁碳纳米管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研究了它们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将其与相应的空的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充氩对碳纳米管导热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在500~1 200 K的温度范围内,(10,10)型碳纳米管和(15,15)型碳纳米管在填充了氩后其导热系数值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这与空的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相似;在相同温度下,这2种类型的碳纳米管在填充了氩后的导热系数值均比相应的空的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值明显高很多.  相似文献   

7.
通过Fenton反应产生OH,连苯三酚自氧化产生O2-.模型,研究了蕲艾总鞣酸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结果显示:蕲艾总鞣酸在1.0~10.0 mg/mL范围内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两者均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最有效的清除浓度均为8.0 mg/mL,清除自由基能力均高于同等浓度的甘露醇,但低于同等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很多途径都可以产生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对有机体是非常不利的,将给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用于检测活性氧的电子自旋共振及色谱技术受到诸多条件制约。荧光探针由于具有灵敏程度高,数据采集简化度好,显微成像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克服其他检测方法存在的不利因素。介绍了荧光探针在对过氧化氢,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检测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经典的层层自组装方法将单壁碳纳米管组装在聚苯乙烯球体表面.实验过程中先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带正电和负电的单壁碳纳米管/聚电解质的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选择温和的接枝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单壁碳纳米管的大π共轭体系和长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每一层的循环中有相同量的单壁碳纳米管吸附.对平面和球体上碳纳米管薄膜的生长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合成三苯胺-卟啉锌复合物(ZnTPor)和PEG-四苯卟啉化合物(PPor),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他们与DNA的结合模式.发现两种卟啉化合物均能与DNA有较好结合,PPor为外部结合模式,ZnTPor为嵌插结合模式.ZnTPor、PPor与ct-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17×10~6和2.63×10~5(L/mol).也进行了两种化合物的单线态氧测试,结果表明,单线态氧产生效率ZnTPor PPor.这些研究为后续光动力、光热治疗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苯酚选择性氧化合成苯醌为模型反应,考察不同双金属、金属质量分数、金属原子比和溶液不同氧含量等因素对改性单壁碳纳米管阴极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金属质量分数为20%,Ag/Co(金属原子比)=2∶1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阴极电极能有效催化激活分子氧,提高苯醌收率及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的合成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是两种重要的纳米材料,要实现碳纳米管的大批量制备,必须首先解决催化剂连续投放问题和催化剂与产物及时导出的问题.通过特殊的反应装置和工艺可以实现碳纳米管的连续制备,从而达到低成本大批量制备碳纳米管的目的.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合成了铁钴(Fe/Co)纳米颗粒,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了碳纳米管的批量合成,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均匀,碳纳米管管径均匀、高纯度、结构完美.合成的碳纳米管机械强度高,同时还有独特的金属或半导体导电性.  相似文献   

13.
以竹节状碳纳米管(CNTs)为模板,采用常温化学还原路线制备了CNTs/CdS核壳纳米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产物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产物的物相,证实所得产物由CNTs与六方格子的CdS纳米晶体构成,具有核壳纳米线结构.研究发现CNTs竹节状的形态特点影响了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线的微观形貌.在反应物浓度较低时,CdS晶体不像在侧壁平直的CNTs表面生长那样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而是呈现根瘤状形貌;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时,CdS晶体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当把还原反应时间缩短(如15m in),观察到CNTs环绕在CdS纳米晶体表面的新形态,推测这与CNTs的竹节状特殊形态有关.这些结果对于阐明CNTs/化合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控制原理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鑫  李伟  吴娟  周占芳  成荣明 《河南科学》2007,25(4):557-560
单壁碳纳米管SWNTS(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经焙烧和浓盐酸纯化处理后,使用Fenton试剂对碳管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研究羟基自由基(·OH)对碳管表面和结构的影响,并运用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进行了表征.FTIR结果表明,改性后碳管结构中主要引入羟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Raman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不断增加,单壁碳管D线和G线的强度之比即ID/IG的比值也不断增加.根据改性前后碳管的FTIR和Raman光谱变化,探讨了·OH与单壁碳管作用的可能机理.机理分析表明,这些含氧官能团可以看作是具有强亲电性和强氧化性的·OH对碳管上缺陷位置和不饱和键进行攻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百合花挥发油,并测定了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百合花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018 5%,在0.350~7.00mg/m L浓度范围内对·OH的清除能力为3.13%~73.65%;在0.20~1.20mg/m L浓度范围内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39.13%~84.06%;通过与VC作为清除剂进行对比,以IC50作为参数,其对·OH的清除能力弱于VC,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可见,百合花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活性,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可作为一种挥发油提取来源。  相似文献   

16.
成功合成了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为引发剂,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离子液体膜修饰电极.采用伏安法研究了丁羟基茴香醚在该聚离子液体膜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离子液体膜能增强其电化学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丁羟基茴香醚浓度在1.0×10~(-8)~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8×10~(-9)mol/L(R_(SN)=3).  相似文献   

17.
白花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光敏化合物微生物法、光度法对白花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白花丹提取物对单线态氧自由基、混合自由基、羟自由基及香烟烟气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53.3%、59.1%、40.2%、26.0.0%,白花丹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中高浓纸浆气体渗流试验装置,对氧气在23%~30%浓度纸浆中的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30%浓度纸浆的气体渗透率与浓度负相关,其规律符合中高浓纸浆渗透率与孔隙率正相关的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直径约100 nm的碳纳米笼(CNCs),透射电镜表征表明制备的CNCs呈空心笼状结构.利用滴涂法将CNCs直接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CNCs/GCE).研究表明,CNCs/GCE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性.最优实验条件下,CNCs/GCE对多巴胺检测的线性范围是8×10~(-8)~2×10~(-4)mol/L,检出限为6×10~(-9)mol/L(S/N=3).结果表明,该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选择性,用于实际样品多巴胺注射液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贝诺酯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B-R缓冲溶液(pH5.0)中,贝诺酯于1.10V(vs.SCE)电位处有一个峰形很好的氧化峰。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贝诺酯在修饰电极上的电位正移了约30mV,峰电流增加了近5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贝诺酯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2.8×10_(-6)~1.4×10~(-4)mol/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8×10~(-7)mol/L。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贝诺酯片剂的检测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