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存秀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1):52-55,58
阐述了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关建议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曾敏 《科技信息》2011,(18):399-399,402
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具有多种益生作用。本文从乳酸菌的粘附、活性物质、免疫赋活作用、抗肿瘤作用、降低胆固醇和降血压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新型绿色的饲用乳酸菌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肠道细菌的菌落形态与其产酶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产酶菌的筛选和家蚕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方法】从家蚕肠道内共分离出细菌28株,挑选菌落形态有明显差异的细菌7株用于产酶菌研究.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菌株的产酶情况,并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法鉴定其种属.根据菌落形态和产酶特性,推测细菌的表型基因与产酶基因表达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结果】鉴定出产酶的细菌为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这些细菌在菌落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菌落均为乳白色、生长速度快、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结论】细菌菌落形态差异性可作为产酶菌筛选的参考依据,减少实验工作量和节省时间等.为筛选益生菌和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20,(3):38-39
正如何实现猪饲料无抗生素?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汪以真带领团队近20年科研攻关,针对生猪养殖饲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抗生素残留、肉品质下降及土壤水体污染等问题,聚焦猪的免疫调节、微生态平衡、肠粘膜修复三大难点,形成了猪健康养殖饲用抗生素替代的营养技术体系,推动我国饲料产业迈出从"减抗"、"替抗"到"无抗"的关键一步,打赢饲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以及分类,微生态系统的定义,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且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或活茵制剂.综述了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产生起源、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所用菌株、作用机理、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餐桌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食品生产加工链条环环相扣,处于上游的饲料首当其冲,这中间猪饲料中的"饲用抗生素"更是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限抗、替抗、禁抗……各种呼声源源不断,而且越炒越热。然而,你又对饲用抗生素了解多少?我国是全球饲用抗生素使用量很大的国家,在我国的畜禽养殖的大环境下,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对预防疾病、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细菌耐药性、动物产品药物  相似文献   

8.
内容梗概 为了研制与开发微生态制剂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畜禽的抗病力和生产性能,减少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规模,特开发了该项目。 该项目通过对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3种菌株在家禽胃肠道内的生物作用研究,确定它们各自在产品中的最佳配比比例和产品在饲料中的最佳配比浓度,并验证了菌株对温度、pH值的耐受性,以达到该制剂在生产应用中的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用对人休无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如青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都是正常健康人肠道中必不可少的正常菌群。微生态制剂的显著特点是含活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生长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的天然生物活性制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备受临床关注。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制剂、益生元制剂、合生元制剂三类,通过口服给药、阴道内给药及凝胶局部应用等方式以恢复阴道微生物群和调节局部黏膜免疫反应。近年来,医用微生态制剂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并已广泛运用到多种疾病的防治,并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的新型生物制剂。本文就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为生殖道感染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完善微生态活菌制剂的基本内涵;探索应用微生态活菌制剂的应用领域,并提出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80年以来国内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报道.始于七十年代后期的动物微生态学发展迅速,为研制和应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几年间国内对禽畜肠道内的菌群比例与腹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继开发出多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畜禽肠道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以其疗效高、疗效短、增重快起到了抗生素无可比拟的作用,开辟了人类控制畜禽疾病的又一新途径——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 10年来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生产菌种、原料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生产技术和微生态制剂等产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制成的对动植物有益的活菌制剂,以其重要作用及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在奶牛养殖业中被广泛的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刺激和促进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促进瘤胃内氨、有机酸及菌体蛋白的生成,改善瘤胃pH环境,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提高微生物对饲料的酶解,从而增强奶牛的消化机能,提高饲料转化率。本文针对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时的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微生态制剂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相军  张彩霞 《科技资讯》2007,(18):241-242
微生态学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恢复人体内的正常生态平衡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达到以菌治病、防病健身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宣布将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新型制剂新药定义为新药(2类),为新型制剂新药的研发产业化提供了政策支持。新型制剂新药是在化合物新药基础上开发出的新药,与化合物新药相比,具有副作用更小、疗效更优、患者顺应性更好等优点,新型制剂产品上市后通常会取代第一代普通制剂产品。近年来,中国新化合物新药的研发发展迅速、硕果累累,产生了诸如埃克替尼、西达本胺等重磅级的化合物新药产品,但仍无国际认可的NDA新药产品。因此,开发研发成本低(仅为化合物新药开发成本的1%~3%)、周期短(约占化合物新药开发周期的1/2~1/3)、成功率高的新型制剂新药,是中国医药企业创新药研发走出国门,并取得国际认可的又一途径。以口服固体缓控释产品为例,阐述了新型制剂新药的特点及其对患者、企业和国家的意义,探讨了推动新型制剂新药发展的政策落地问题,表明开发新型制剂新药既符合中国当前科技创新的既定目标,又可以给医药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寄生虫药物,其长效制剂的研发已成为当今兽药领域的热门课题.文章介绍了伊维菌素缓释巨丸剂、控释胶囊、长效注射剂、微球、微囊、纳米粒制剂及皮下埋植剂等多种长效制剂的研究进展,分析并针对该类制剂在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制剂类型相对单一、耐药性、药物组成单一等问题,提出多种药物合理配伍、研制复方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原料药为主,兼有西药制剂、微生态制剂及医药商业物流三大业务板块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生产与出口基地。主要生产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抗病毒类、天然药物类、解热镇痛类、抗艾滋病类、麻醉精神药品类等12大系列800多种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化学原料药、制剂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均已实现规模化、系列化和终端化,现有125种药品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甲乙类药品目录,有55种药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合生元)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2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常规服用蒙脱石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合生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7%,对照组总有效率72.3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大便转为正常的天数:治疗组(2.1±1.2)d,对照组(3.8±1.3)d,差异显著(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有机生态菌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制剂,是进行生活垃圾生物降解的最佳组合,用有机生态菌的有效微生物菌群,可以降解生活中的有机垃圾和秸秆垃圾,这是垃圾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当前城乡垃圾现状、处理方法与机制以及国内外生物处理垃圾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