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了解陶枣煤田地层、构造、地表水系等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实地测量、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了该煤田内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具有明显的块、段立体特征,即在平面上具有分块,在垂直上则有分段的规律性,这种块,段岩溶发育规律控制了陶枣煤田岩溶的水文地质条件。最后对岩溶如此规律发育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数学的岩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评价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科学依据,在此引入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岩溶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徐州市裂隙岩溶水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质量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评价方法较精确,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工作得到的水质监测资料,根据供水目的,从饮用水、工业用水两方面评价了该水源地地下岩溶水水质,并提出了需依据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制定具体的水源地保护方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淮北市裂隙岩溶水动态模拟与超采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淮北市裂隙岩溶水源地开采实际为研究对象,利用水位自回归与多元回归相耦合的方法建立水位动态模拟模型;根据对1997-2004年期间实际水位动态的模拟过程与结果,论述耦合方法计算精度较好的内在原因,阐述该方法的优越性;结合区域水位动态特征,分析区域裂隙岩溶水超采的成因,从用水公平角度讨论超采临界水位的确定方法,利用动态模拟模型评价水源地的超采程度;基于区域水位动态特征和超采评价结果,探讨水源地限采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济南泉域裂隙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济南泉域裂隙岩溶水系统开发的实际,提出了确定决策变量权重的新方法,建立了新的泉域地下水系统管理模型,并进行了两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解决我国北方岩溶泉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泉群保护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对鲁西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作了全面的总结,对陷落柱的成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在形成条件和机理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震波进行岩巷超前探测与解析技术,在煤矿井下探测碛头前方的岩溶裂隙,通过实际探测,证明利用震波技术能够较好地探测岩溶裂隙的存在,提高矿井掘进碛头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防止瓦斯和水害事故发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建立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以2000年为基准,对泰安岩溶水系统2010年的水量及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指出现状开采条件下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将持续恶化;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岩溶水系统地下水资源进行优化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9.
岩溶陷落柱作为一种特殊地质体,在华北型煤田中广泛发育和分布。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于井田浅部,具有不均匀性,对煤矿安全的危胁较大,研究分析其发育规律对煤矿安全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枣庄十里泉是中国北方典型岩溶泉之一。近年来,随着泉域自然条件改变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剧,一系列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凸显,对人民健康,供水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乃至社会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叙述了枣庄十里泉域的岩溶水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岩溶水资源保护措施,对指导枣庄十里泉乃至中国北方岩溶泉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岩溶泉系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诸多地下工程在水-力耦合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裂隙岩体水-力耦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单裂隙岩体水-力耦合概念模型,应用离散元程序计算分析裂隙水压强、岩体应力对裂隙渗流场和岩体位移场的影响。计算发现:模型约10 s后达到稳态,节理流体形成从左向右的渗流场,节理入口处流体压强与节理流体压力梯度成正相关;节理岩体位移主要形成从节理入口处向其周边辐射的位移场,节理入口处流体压强与节理岩体位移梯度成正相关;节理岩体水压主要形成从节理中部区域处向其周边辐射的水压场,岩体顶部施加向下应力与节理水压梯度成正相关。研究结果对解决地下工程水-力耦合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华北型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依其导水性把陷落柱划分为三大水文地质类型,指出多数是隔水的,但若形成较新或处于强径流带及集中排泄带,可成为矿床充水通道,勿通奥灰水进入矿坑,发生突水淹井事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探测煤层露头区灰岩岩溶裂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查明地表煤层露头区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及分布范围 ,指导灰岩浅截帷幕注浆堵漏工程中注浆布孔 ,雷达探测结果得到钻探证实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阳新县鸡笼山铜金矿区裂隙-岩溶含水系统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矿坑涌水量时间序列的水文特性,揭示了时间序列的形成机制和内在规律,建立了适用于该舍水系统矿坑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开环门限自回归模型,并应用于该矿区矿坑涌水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岩溶-裂隙介质渗流的三重介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水利枢纽坝区岩体内岩溶、断层、裂隙发育的实际情况,利用折算渗透系数的概念,建立了集达西流和非达西流于一体的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质地下水渗流模型,并对该枢纽坝区左岸岩溶含水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重介质模型较真实地刻画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渗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肥城矿区是全国知名的大水矿区之一,煤层受底板高承压岩溶水的严重威胁,多次发生突水淹井、淹采区水害事故。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系统总结了高承压岩溶水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高承压岩溶水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采动和降雨入渗条件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变形和破坏规律,以贵州省纳雍县普洒滑坡为例,通过块体离散元数值分析,探讨煤层开挖扰动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随着M10和M14煤层开采,山体上覆岩层向采空区方向下移,新生裂隙向坡表发育。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采空区范围的增大而增加,M10和M14开采结束后,裂隙带分别发育至30倍和40倍采高,坡顶深大岩溶裂隙向坡下扩展。降雨入渗后,上覆岩层裂隙带与深大岩溶裂隙贯通,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深大岩溶裂隙向坡表扩展形成贯通滑动面,岩溶坡体发生崩滑破坏。研究发现,地下采动是普洒老鹰岩山体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后续降雨是山体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在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上的发育规律,采用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的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导水裂隙带在采空区域上方边界15 m范围内,扩展速度较快;在工作面推进至120 m时,达到最高值;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  相似文献   

19.
新安煤矿16煤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安煤矿开采技术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岩石力学实验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三下开采规程"法、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新安煤矿16煤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综合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可对裂隙带发育高度直观显示,并和最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一致;综合确定新安煤矿16煤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0m,防水煤柱高度35.5m,为确定16煤合理开采上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地质、气候和人类活动(岩溶水系统演化的)这三种影响因素作用性质的不同,提出了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三种时间尺度。同时运用岩溶沉积物(钙华)分析法、历史文献分析法、现代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法研究了娘子关泉岩溶水系统在三个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规律及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过程,并将该岩溶水系统演化分为五个阶段。该研究对揭示岩溶水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识别岩溶水系统的自然演变过程与人类活动影响过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