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华鳖睾丸,附睾结构和血浆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中华鳖睾丸活动的年周期变化,对其睾丸和附睾进行了组织学检查,并对其血浆睾酮进行放射免疫(RIA)测定。睾丸重量在5月至8月逐渐增加,而后逐渐下降。睾丸生精活动开始于4月末至5月初,并且持续活跃到8月,精原细胞分裂在9月开始减慢,直至11月末停止。附睾重量在8月至11月间渐渐上升,在冬眠期保持高重量。到第二年交配期,附睾重量迅速下降,下降幅度达53.76%。7月到9月附睾管上皮细胞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泡桐黄化突变体的生理特性,为泡桐新品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新发现的泡桐黄化突变体(PFE)与白花泡桐(PF)、建始泡桐(PJ)、楸叶泡桐(PC)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日变化、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黄化突变体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其中叶绿素b显著减少; 黄化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总体小于其他种,气孔导度值与其他种相比总体降低,但差异较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值均高于其他种; 泡桐黄化突变体的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其他种。【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 它影响了植株捕光能力,致使净光合速率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抗性增加,可减少活性氧对植株的伤害,维持植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生长于青海民和、西宁和湟源3个不同海拔地区药用植物野薄荷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片厚度产地湟源>民和>西宁,且产地西宁与民和、湟源间差异显著(P<0.01);(2)随着产地海拔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和叶黄素/叶绿素(... 相似文献
5.
君子兰(clivia miniata)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叶片及叶绿体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子兰叶片形长似剑,色深绿,叶片远轴面具有40—50μm直径的葱型气孔,表皮层角质层较发达。维管束鞘细胞不发达,其中叶绿体少而小。适于表皮层细胞的同化组织叶绿体多而大(长13μm,厚10μm)。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体,基质片层体结构发达密集,单层膜厚7μm,每微米直径有70—75个片层膜,形态及解剖结构具有耐阴,耐干旱、C_3植物特性。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H2O2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系89122和9614为材料,研究了NaCl处理对其幼苗叶片H2O2、MDA及SOD、CAT和APX等生理指标的影响.NaCl处理后89122和9614小麦幼苗叶片中H2O2的含量都增加.检测MDA含量显示:150 mmol.L-1NaCl处理12 h和24 h,89122小麦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48 h MDA含量与对照比增加约为30%;同样,NaCl处理使9614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增加.150 mmol.L-1NaCl处理后89122小麦叶片SOD活性增加;而9614小麦叶片SOD的活性与对照比变化不明显.盐处理的早期89122小麦叶片的CAT活性变化不明显,处理48 h后活性比对照增加约20%;而盐处理使9614小麦的CAT活性明显下降.150 mmol.L-1NaCl处理12,24,48 h使89122叶片APX活性分别增加为对照的135%、133%和119%,而9614小麦叶片中APX活性分别降为对照的73%、70%和71%.实验结果表明:NaCl处理使89122和9614小麦叶片中H2O2、MAD含量增加,但89122小麦增加的幅度明显小于9614小麦.此外,盐胁迫使89122小麦叶片的SOD、CAT和APX活性增加;但9614小麦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而CAT和APX活性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脱落酸对檀香幼苗生长、光合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脱落酸对檀香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半年生檀香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0、1、10、100 mg/L)对檀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脱落酸(1 mg/L)可以显著增强檀香幼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Chl a)含量,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 较低浓度的ABA处理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所提高,檀香幼苗的生物量积累也得到增加。随着ABA施用量的增加(10~100 mg/L),檀香幼苗生物量、QI、Pn、Chl a含量等均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幼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结果说明:低浓度的外源ABA可通过提高檀香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檀香幼苗的长势和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指数显著增强; 实验验证以1 mg/L的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UV辐射对拟南芥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和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拟南芥为材料,采用单一酶提取系统检测UV辐射处理的拟南芥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及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除CAT外其余3种酶的活性随着UV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同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实验结果表明,UV辐射降低了胞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导致膜系统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0.
紫玉兰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晴天和阴天适宜条件下,对紫玉兰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晴天,紫玉兰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阴天则为单峰型.蒸腾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导度,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常规方法在1988年初至1989年底对161只乌龟的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和生殖腺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在10月份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16.94±0.26;0.584±0.033;8.45±0.05),而在4月份水平最低(15.05±0.25;0.397±0.032;5.08±0.16)。雄性生殖腺系数10月份最高(0.45±0.03),4月份最低(0.26±0.11);雌性生殖腺系数4月份最高(3.67±0.84);7月份最低(0.33±0.09)。各项指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遮荫条件下少花桂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生长在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少花挂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少花枝幼苗的IAA,GA,iPA,ZR和ABA含量在5月至9月间均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同一种激素在各处理间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IAA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份,GA,iPA和ZR的峰值出现在8月份,ABA含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光照和水分胁迫有利于AB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红皮柳(Salix purpurea)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在水土保持、防护林和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红皮柳扦插苗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4种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及生长量,分析探讨干旱胁迫对红皮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红皮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分别比对照下降10.4%(P>0.05)、17.9%(P<0.05)和58.2%(P<0.05),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Pn下降量达到显著水平; 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Pn的下降伴随着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EWUE)逐渐升高,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上升; 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下Pn的降低是由于气孔限制引起,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受到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且,红皮柳生长受到干旱胁迫的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株高和基径的相对增长率下降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铀胁迫对油菜的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在铀胁迫下油菜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株高和鲜重并未随着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幼苗根长会受到显著影响.铀胁迫对油菜的离子渗漏和脂质过氧化影响很大,在胁迫下油菜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可增加120.6%,丙二醛的含量可达对照的25倍.从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看,随着铀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都有所下降,而且胁迫浓度和时间越多,酶活下降越多.通过分析几种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现CAT1和APX的表达量在所有胁迫条件下都下调,而CSD1则在较低浓度时上调表达,较高浓度时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用含有0~400 mmol·L-1NaCl和等渗于200 mmol·L-1NaCl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Hoagland溶液处理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 Bobr)幼苗,15 d后测定根和叶片中主要无机离子及有机溶质含量、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幼苗无机离子总量及Na+、Cl-含量随NaCl浓度增大而增加,分别占计算渗透势(COP)的58 相似文献
16.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7.
18.
以登海605(DH)和伟科702(WK)2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萌芽期采用精确称重控水,在苗期采用20% PEG-600溶液模拟田间土壤干旱胁迫的方法,对2个玉米品种萌芽期的生长量特征参数,苗期叶片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及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研究干旱胁迫对这2个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性状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砂土培育法,以速生桉优良无性系组培苗(巨尾桉9号、巨尾桉12号、尾叶桉4号、韦赤桉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酸铝处理下桉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等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 H是引起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铝离子的加入进一步影响SOD,POD,PPO活性.4个桉树无性系叶片的POD活性对酸铝胁迫较其他抗氧化酶敏感,变化幅度最大,可以作为判定速生桉耐铝能力强弱的敏感生理指标;SOD和PPO对酸铝胁迫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CAT没有显著作用;较耐铝的巨尾桉9号和巨尾桉12号叶片POD活性和变幅高于其他两个无性系,耐铝性最强的巨尾桉9号变化最为显著,尾叶桉4号的变化幅度最小;巨尾桉系列的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对酸铝胁迫的响应较为灵敏,植株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甘薯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甘薯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测得的光饱和点为20—35klx,其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发育中叶片的光补偿点为0.5—0.7klx,随着叶片的衰老光补偿点明显提高,在第十三叶达到6klx;第三叶的CO_2补偿点为66 ppm,随着叶片的发育和衰老,CO_2补偿点逐渐提高;发育中叶片的光合最适温度为30℃.第七叶对较高温度的适应性比第三叶更强.衰老叶片的光合最适温度为25℃.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其发育和衰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