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今年15周岁,一直充满着一颗爱心,平时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前几天,我在看电视新闻时得知血液中心现在非常缺乏O型血,我原来检查身体时测出的血型属于O型,因此想去义务献血。父母知道我的想法后,坚决反对,理由是年纪这么小就去献血会影响正常发育的。请问,我可不可以去献血?法律关于献血是如何具体规定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高中生。上学期期末的一天.我骑自行车上学途中。沈某驾车违反交通规则,将他人撞成重伤.将我撞成轻伤和压坏了我的自行车。沈某因涉嫌犯罪被关押.后经人民法院审理.被以犯交通肇事罪判刑2年.判决现已生效。  相似文献   

3.
彼得·图尔钦(Peter Turchin)是全球研究松甲虫的专家,或许也是一位研究人类的专家.2020年夏天,他不情愿地在康涅狄格大学斯托尔斯校区与我见面.与许多身处疫情的人一样,他更喜欢限制自己与外人的接触.他也不相信我俩的接触有多少价值,因为他的数学模型已经告知我需要了解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以物种大面积濒危为特征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危机.在人类出现以前,物种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物种处于不断的生灭过程之中.物种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未能适应环境的结果,还有可能是机遇的结果,甚至可能是由于某种荒唐的原因(wanton reason).人类已经成为生物进化的重要选择力,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生存危机.除了生物学的、进化的原因.生境丧失、过度利用、污染是物种濒危的主要因素外,还有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与人类有关.史前已经出现了5次物种大灭绝.当代的物种消亡速率高于物种消亡速率历史背景值,有证据显示,我们面临着第6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活动是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类既然能够导致物种消亡,人类能够、也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物种高速消亡.  相似文献   

5.
基因疗法是利用基因改造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方法,在许多人眼里已经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救命良方.但它也只是一种仅在少数个体身上实施的实验性疗法,而不是一种常规疗法.CRISPR技术或许能帮助打破这一僵局.它能让基因疗法变得更便宜也更容易地直切疾病要害,而且这种疗法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研究宇宙膨胀早期阶段的物理宇宙学文献中,以及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著作中,越来越经常地谈论自然界的规律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思想。按照标准宇宙学的模型,早期宇宙实质上是一架巨大的“加速器”;其中以自然方式显示出来的能量条件,在地上实验室中原则上不能重新产生出来。对于把高能条件下的各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公式进行间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进步的速度只能与人类思考的速度保持同步,而将这一工作外包给人工智能也许能改变这一状况。科学正在遭遇一场数据危机。去年,仅生物医学领域就发表了120多万篇新论文,使经同行评议的生物医学论文总数超过2 600万篇。然而,一名普通的科学家一年阅读的论文只有250篇左右。与此同时,科学文献的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代的经济学家们正试图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改变全球发展政策。请看来自《自然》杂志记者杰夫·托尔夫森(Jeff Tollefson)的报道。在印度哈里亚纳邦管辖的70家当地诊所中,如果孩子开始接受一系列标准疫苗接种,其父母可以获得诊所免费提供的一公斤糖。如果父母保证孩子完成所有疫苗注射,他们还可以免费带回家一升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20,(3):12-14
<正>在我们体内,简单的糖(例如葡萄糖、甘露糖和岩藻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多糖(或者说聚糖),这些多糖修饰着细胞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糖衣",但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不同,那些"糖衣"中的糖组目前对我们来说仍是待解之谜,部分原因是聚糖的化学结构太过复杂。我们的身体合成了数千种独特的聚糖,但是很少有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阐明其结构。与线性组装的DNA和蛋白质不同,聚糖高度支化,使其难以合成。当然,智慧的化学科学家正帮助我们更趋近于破解糖的编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基因组扫描新技术的涌现和生物信息学的兴起,作为分子医学(Molecular Medicine)基石的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图谱的研究日新月异。基因组学必将为医学实践带来深刻的变革;同时,它在临床药物研制、诊断及治疗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还将蕴育巨大的商机。分子医学的发展将引导人类攻克当今一些致命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干预及治疗难题,走向辉煌的里程。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参与这些试验,我觉得自己是在帮助无数的家庭。不管我们帮助的是人类还是犬类,这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马修·布林(Matthew Breen),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利校区遗传学家弗兰基(Frankie),一只15岁大的棕色达克斯猎狗,鼻口灰白,眼神流露着疲惫,靠着一个枕头和粉红色毛毯,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试验台上。她的脖子上插着导管,体内的血液被抽取到一台灰色的、迷你冰箱大小的机器中,机器运转着,  相似文献   

12.
姚人杰 《世界科学》2014,(10):16-19
<正>"关键并不在于拥不拥有一名自动化的上司,而更多地在于减少上司的一些寻常的职责,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放在主观判断的事务上。"——马修·比德维尔现在来见见你的新上司。她永远不会偏爱谁,也不会参与办公室的流言蜚语。她给予清楚的指示。到绩效评估时,她会提供有用的评价,用实例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她完美无缺。好吧,是几乎完美无缺。要是她会一遍遍重复自己说过的话,还不准许你请假去参加儿子的小提琴独奏会,你只得原谅她:因为她是个机器人。完全自动化的管理兴许看来很不可能,确实,  相似文献   

13.
完美透镜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亚波长成像,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该概念的物理效果已经通过微波二维传输线实验得到验证,目前人们关心的是在光波段是否也可以制作出完美透镜.本文简要回顾了完美透镜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从理论机制、器件参数和制备能力等角度阐述了它在光波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傅佑丽 《世界科学》2005,(11):44-44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器官移植经历了从试验到常规性操作的变化。仅在美国,每年进行心脏、肝脏、肾脏移植的人数就超过了2万。但是对于接受器官移植的人来说,有一点至今仍没有改变:需要终生服用强效药物来抑制免疫系统(这是一种可能有严重副反应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许谷渊 《世界科学》2006,(11):43-46
尽管围绕隐形的话题充满了争论,但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希望披上"隐形斗篷"的梦想却越来越强烈了。理论学者已经在深入思考关于光和物质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有科学家预言:像科幻电影《哈里波特》中的隐形斗篷很快将成为现实。但也有科学家反对: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像“星球大战”一类的电影仅是作者的想象,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个隐形罩确实存在,哪怕像老鼠那样大小的隐形罩也没有出现过。隐形狂热者们也许会举出实例,在历史上,据说美国海军的在1943年进行了“著名”的费城实验,实验成功地利用人工强磁场将一艘驱逐舰及全体船员消失,然后又在另…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的报导,航天员的勇干精神和乐观态度是出了名的。就拿迈克·芬克(Mike Finke)来说吧:2004年10月他从国际空间站回来不久,记者访问了他,问他在宇宙中188天最感苦恼的事是什么?他犹豫了半天,答非所问地笑了笑说“:当一个人感到苦恼时,另一个人必然十分快乐  相似文献   

17.
求解B-S方程的一个流行的做法是采用位阱近似。近来,由于对B-S方程电流守恒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对位阱近似的怀疑。例如,文[1]曾指出,粒子的顶角函数将满足B-S方程积分核I所定义的一个方程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欧盟启动的一项耗资10亿欧元的人脑计划(HBP)称,欲在10年内重构人类大脑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对此,支持者与批评者们各持己见。究竟谁才是正确的呢?多年以来,神经学家亨利·马克拉姆(Henry Markram)一直声称,十年之内他能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大脑。通过前期论证与调研,今年1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为此决定启动一项专门计划——人脑  相似文献   

19.
免疫系统对于人体的生存和健康必不可少.免疫系统通常可以精确调控其各方面的功能,对外来危害和病原入侵启动适当的免疫应答并适时终止应答.一旦失去这种精确调控和平衡,人体将罹患自身免疫病、过敏症、甚至癌症等重大疾病.因此,有效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选择性地阻断特定的免疫反应.近百年来,医学研究在阻断特定的免疫反应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从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到治疗自身免疫病,曾尝试和仍在使用各种免疫抑制策略和免疫抑制剂,以减弱或阻断不利的免疫应答.这些尝试和应用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虽然我们目前尚不能完全做到选择性地阻断某些不利免疫应答并保证免疫治疗所需要的免疫应答,但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人工器官、干细胞、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完善和应用,必将极大限度地解决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病、过敏症,甚至癌症治疗上存在的难题.当前用于癌症免疫细胞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策略和技术已初见成效,我们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选择性地阻断特定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朱小磊 《世界科学》2005,(11):46-46
屈指数来,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感染的罪魁祸首HIV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中,用于艾滋病疫苗开发的费用是以往任何疫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的经费就达5亿美元,有50多种不同的制剂进入了临床实验。但是,要想拥有一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每年使数百万人远离艾滋病感染,仍旧是一个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