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丘陵油田陵2西区三间房组油藏注水在平面上、纵向上的运动规律。方法在充分认识油藏静态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压力测试、油井产液剖面、注水井吸水剖面等测试结果,结合注水井和采油井生产数据的动态分析,认识各种地质及生产动态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结果丘陵油田陵2西区三间房组注入水在平面上主要受沉积微相、砂体平面延伸方向及储层物性三方面因素的控制,纵向上受沉积韵律性及层间差异性的影响。结论提出平面上封堵、转注,纵向上封堵、补孔及调整注水压力与注水量等措施,以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储层动用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油田的动静态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一般注采比越高,储层动用程度也越高;平面上砂体分布面积广、连片性好、钻遇率高的小层动用较好,反之则较差;辫状河道沉积的砂体动用程度好于溢岸沉积的砂体;剖面上的动用程度与沉积的旋回性及韵律性有关,一般正韵律的储层动用程度较差,复合韵律的储层动用程度较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用好的小层会越来越好,动用差的小层会越来越差;渗透率大小较其非均质程度对储层动用控制作用更为明显,但当渗透率接近时,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对流体渗流才会起到明显的影响;但也有相反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 研究例区储层动用程度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哈南油田阿尔组油藏是一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破碎多层油藏,其油藏流体类型属于黑油。该油藏1989年6月正式投入早期注水开发,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和不断加密,完善井网,至1997年12月,基本形成了四套较完善的独立井网注采四套层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哈南油田阿尔善组油藏是一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破碎的多层油藏,其油藏流体类型属于黑油.该油藏 1989 年 6 月正式投入早期注水开发,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层系细分) 和不断加密、完善井网,至 1997 年 12 月,基本形成了四套较完善的独立井网注采四套层系的局面,综合含水率已达 64% ,而采出程度仅为 16% ,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种局面,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油藏8 年半(到1997 年12 月底)的开发历史分断块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纵向上深入到了小层,得到了 40 个小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层系提出了进一步挖潜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宝强  舒晓  邓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5):6033-6040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韵律性、平面非均质性、断层边界及纵向夹层等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结合新钻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及油藏数值模拟等资料,对渤海Q油田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井挖潜策略。认为油层底部、井点附近及边水油藏注采主流线水淹严重,油层中上部、井间区域、遮挡带附近和底水油藏边部水淹较弱或未水淹,纵向上井间区域水淹层占比为8%~65%,平面上生产井有效动用半径为70~150 m。提出利用水平井进行井间加密、边部完善井网、垂向穿夹层动用屋檐油及井网调整等挖潜策略。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挖潜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可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并为海上类似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埕海一区馆陶组为构造砂岩底水油藏,储层发育受辫状河道控制,内部发育多条小断层和隔层。开发过程中底水锥进严重,使得井间分布大量剩余油。通过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准确描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部署了调整井,预测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常采油.因此需要在分析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剩余油在油田横向和纵向上的分布变化,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多个因素.针对该区域特点,制定了适用于断块油藏的开发政策,来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使用物质平衡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杜84块兴隆台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情况,为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期的新钻加密井发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与开发初期所认为的形态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油水界面分布情况及地层水矿化度、化学成分、水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导因素是鄯善油田正好位于地下水排泄区内,地下水自西北部侵入鄯善油田,使西区、北区油水界面严重抬升,地层水矿化度及化学成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确定新钻加密井井深,提高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岭油田南一区直32油藏含水上升加快、产量递减幅度加大的实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分析研究了该区的生产历史、剩余油分布状况及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该区目前采出程度较高,油井综合含水率高,但在单向水驱的边角区、多方受水的挤压区及局部低渗区还具有较多的剩余油,是下一步挖潜的重点区域;油藏边水及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先进的地质建模、数值模拟软件以及自行开发的确定剩余油分布软件系统地对王场油田潜四段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储层建模—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定量研究一体化.通过完善井网、不稳定注水、采取新型抗盐凝胶堵剂堵水等技术进行综合调整,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3.4%.  相似文献   

13.
下二门油田中上层系剩余油成因及可动油定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很多,为了更合理地开采下二门油田,必须针对其地质开发特点,寻找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根据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对下二门油田中上层系15个流动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了定量精细描述,结果表明:该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储层物性条件的控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到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的转换计算,获得了15个流动单元剩余油量和可动油量的定量统计值.  相似文献   

14.
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有7种,其中有4种因素影响较大。侧缘微相带由于注水状况差,易于形成剩余油;小鼻状微型构造高部位剩余油相对富集,且向上驱油对油井生产有利;靠近断层的地带封闭性好,剩余油相对富集;注水井网不完善易于形成相对富集的平面剩余油潜力区。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和注水压差,剩余油主要是在多孔隙网络体系条件下形成,其形态多以油珠、油丝、小油块和孤岛状分布。剩余油形成过程中,宏观因素对微观因素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它们决定油层孔喉结构及润湿性,提供水驱油动力,控制水驱油过程,影响水驱油的速度。此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15.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动态生产指标来对生产区块进行标定和分类,并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评判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有利的挖潜区块。对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静态特征分析表明,该油藏沉积微相、微型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是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最强,微型构造次之,非均质性控制作用最弱。在沉积微相中,中扇亚相的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微相带,中扇水道侧缘微相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但由于相带狭窄不利于后期调整加密;朵叶体微相的井网稀,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潜力;顶凸底凸型和顶底均为鼻状凸起型微构造组合模式,水淹程度弱,既是高产区也是剩余油富集区。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9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最后以5砂组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了剩余油定量评判,指出了有利区域,经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摸清王窑中西部目前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注水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提高油田的产量和开发效果,对王窑中西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1988年到2002年的地质储量、含水率、注水量、累产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了拟合,拟合准确度比较高.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同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进行分析,对下一步的调整方案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为依据 ,对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发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 ,其中 7砂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 ,各小层及韵律层网状河道特征明显 ;8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河口砂坝、远砂坝微相 ,每个韵律层从岸向盆地依次出现坝顶部、坝主体和坝侧缘及远砂坝。在本区 ,沙河街组二段沉积微相控制了油藏的剩余油分布 :在纵向上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分流河道的中上部、河间薄层砂体和河口砂坝中下部 ;平面上 ,剩余油富集在河道边缘、坝侧缘、坝顶部的砂层中  相似文献   

18.
以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动态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内主要发育泥质、钙质、泥砾3种夹层类型,层间砂体表现为5种垂向连通方式;平面上孔渗参数、非均质系数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的影响,河道主体部分参数值较强,向河道侧翼过渡,参数值具有变小的趋势;隔夹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非均质性愈加严重,同时由于隔夹层的分割,使得整个砂体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改变了传统的韵律性砂体的剩余油富集模式,且隔层的横向分布范围对剩余油的分布范围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埕东油田西区馆陶组下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动、静态资料分别在单井纵向上和井间识别单期次心滩砂体,构造心滩内部夹层和垂积体的空间展布模型。根据夹层的产状,将夹层的分布模式划分为水平式、斜列式和对称式3种。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称式夹层分布特征设计实验模型,采用水驱油物理模拟手段,分析心滩内部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夹层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且受到注采井射孔段位置、夹层的水平延伸范围及注采井与夹层的匹配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