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离子型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n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叫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诸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产物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絮凝剂能使污水中颗粒悬浮物絮凝成大颗粒沉淀,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天然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F3^2 -H2O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一系列接枝共聚物。同时进行了絮凝效果的考察,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结构、单体质量比与絮凝性能的关系,探讨了絮凝作用的机理,并与DMDAAC和AM的均聚物进行了比较,初步确定了具有较佳絮凝性能的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KMnO4作引发剂,引发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反应。探讨了接枝物: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作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淀粉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要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接枝共聚产物的微观聚集状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形貌.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考察了硅藻土悬浮液对产物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7.
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壳聚糖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的条件下,使壳聚糖和丙烯酰胺在30℃时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得改性壳聚糖絮凝剂(CAM),通过对高岭土悬浮液和印染废水的絮凝实验表明, CAM具有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典型特征,其絮凝性能优于壳聚糖,在其用量为壳聚糖质量的20%情况下,CAM对印染废水的CODCr去除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合成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胺(DADMAC)絮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最佳反应条件,引进阳离子单体DADMAC,合成一系列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以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污水适合在弱酸及中性的条件下处理,合适的pH值为6.0~7.0;单体DADMAC与可溶性淀粉质量比为1:9复配的絮凝剂效果最好,其质量浓度为50mg/L时,透光率达95%,对油、聚合物、悬浮物的去除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淀粉絮凝剂.研究了淀粉在离子液体和水中溶解情况的差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丙烯酰胺与淀粉分子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之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比较了在离子液体和水中合成得到的絮凝剂在高岭土悬浊液中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淀粉型非离子型絮凝剂的方法,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分别探讨了单体配比、油水体积比、引发剂浓度及乳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絮凝剂(SPAN)是不同接枝率的演粉与聚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作为一种高效、无毒、价廉的优良絮凝剂已广泛应用在化工、轻纺、石油开采以及环保工业中。本文进行了将此絮凝剂推广应用到发酵液的预处理中的一系列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淀粉的质量浓度为600g/L,反应温度为70℃,过硫酸铵的浓度为0.26mmol/L、醋酸乙烯酯的浓度为0.63mol/L时,反应条件最佳。将该接枝共聚物作为胶粘剂,用于纸浆的粘合,并与纯淀粉粘合剂相比较,所压制纸板的应用性能得 相似文献
13.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降滤失剂的最优化条件.室内配浆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合成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淡水泥浆中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及增稠作用.在4% 盐水泥浆及饱和盐水泥浆体系中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和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改性淀粉除油絮凝剂(MSOR),并利用模拟含油废水试验了其除油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温度为65℃时,每升模拟含油废水中加入22.4mg MSOR,静置30min就能使废水中的油、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2%、95.7%和97.1%.通过不同絮凝剂处理效果对比试验及对餐饮废水和地沟油废水处理试验发现,MSOR处理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其它的絮凝剂,可用于石油及其他含油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如果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具有适当结构的接技支链,那么它对涤/棉混纺经纱应有着良好的上浆性能。然而,这种现象目前尚未见有明确的解释。本文通过与淀粉及非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比较,试图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分析探讨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卓越上浆性能的因果关系,并认为它最适合于作为合成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经纱的浆料使用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变性淀粉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羧甲基纤维素 (CMC)类降失水剂的缺陷 ,合成了醚化、接枝热交联淀粉 .将这两种产物单独及复配后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 ,并依据API标准对其降失水性能进行了评价 ;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醚化淀粉时最合适的用水量为 15mL ;合成接枝淀粉时最合适的单体用量为 4 .5 g ,热交联温度在 35℃时所得产品降失水率最高 ;醚化淀粉与接枝淀粉复配质量比为 1∶1时降失水性能较理想可达到 5 0 % ;醚化、接枝反应确已发生并在分子中引入了相应的官能团 .该产物对环境基本无伤害 ,有望部分或者完全取代CMC类钻井液降失水剂 相似文献
17.
交联玉米淀粉与巯基乙酸在酸催化下,以THF为反应介质,在适当的配料比和反应条件下,可以制得巯基含量为0.5~0.8mmol/g的巯基交联淀粉。对一些重金属,它是一种有效的絮凝剂,可用于含汞、铅和镉等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F4,并考察了各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5g,引发剂0.35g,丙烯酰胺10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阳离子化条件为:氢氧化钠0.08g,阳离子醚化剂3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