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RBFNN的DMFC温度建模与神经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堆的运行温度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简单介绍了利用RBF神经网络基于实验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DMFC电堆温度模型的方法,避开了电堆的内部复杂性;在控制过程中,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作为DMFC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的模糊遗传算法(FGA)在残对神经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采用最近邻聚类算法小(NNCA)对控制器的模糊规则库进行更新。在仿真实验中,将所提出的算法与非线性PID和传统模糊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神经模糊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逻辑和GA的智能车辆横向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阮久宏  付梦印  李贻斌  邓志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248-2251,2256
控制器设计可看作一个结构和参数搜索与优化的过程。本文以模糊逻辑(FL)为控制策略,以T-S模糊神经网络(FNN)为控制结构,以遗传算法(GA)为参数搜索和优化工具,给出一种智能车辆横向运动控制器自动设计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智能车辆横向运动中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热工被控对象的特点及遗传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热工过程建模的改进遗传算法,此算法引入模糊集理论,实现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模糊自整定,有效抑制了算法早熟,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阶跃响应法获得现场特性曲线,基于模糊遗传算法得到典型负荷处的传递函数,将建模结果用于现场控制器的设计.对主汽温系统现场控制器进行内模控制整定,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气动人工肌肉的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昝鹏  颜国正  黄标  于莲芝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566-5569
针对一种应用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三自由度人工肌肉的非线性特性,结合模糊理论与小波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对人工肌肉驱动器进行控制。利用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采用梯度法搜寻控制器的最优参数。将采用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说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效地改善了驱动器的静动态特性,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好的控制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气动人工肌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主式小车作业过程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且控制系统具有未知性、多变量、随机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将模糊控制器和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双环串级的闭环形式,利用一种改进的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对两个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以实现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该算法简单,不依赖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避免了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参数调试工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跟踪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GA的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模糊规则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交通系统中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具体情况,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进行优化,建立新的优化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方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可以减少因人的经验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模糊规则的不完备性,使得控制器实用性更强,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DC-DC变换器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  易建强  郑耀林  赵冬斌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2567-2570,257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神经网络串联式结合方式。这种串联型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模糊控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又利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功能,使整个控制器又具备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对于复杂的全桥式串联共振型DC—DC变换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整个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不仅避免了传统控制器的繁琐的参数调节过程,而且又避免了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大包线飞行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逊  章卫国  张金红  杨婷婷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62-1264,127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大包线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经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实现非线性模型的逆,能够更加细致地逼近非线性模型,并针对自适应控制的鲁棒性与瞬态性能差的缺点,将滑模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共同补偿逆误差,提高了自适应控制的鲁棒性与瞬态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大包线飞行控制器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于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连续空间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中训练样本的获取问题 ,提出了一种神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连续空间遗传算法的编码和遗传算子进行适当改进 ,采用保留精英的线性排序选择 ,避免成熟前收敛 ,并给出算术交叉算子和乘法变异算子 ,使算法同时具有好的搜索精度和搜索效率 ;然后采用这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控制进行优化 ,获得了基于一定性能指标的期望的状态轨迹及相应的最优控制序列 ,并以此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给出了以同步机为控制对象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模糊控制器自动优化设计中对结构和参数的学习和寻优搜索缓慢 ,以及模糊规则基维数爆炸问题 ,采用共生进化遗传算法结合分级模糊建模的思想进行模糊控制器自动设计。提出了模糊规则分类形成子种群 ,多种群并行进化的遗传算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设计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极大地减小编码规模 ,提高搜索速度。对车 杆平衡系统的控制仿真实验表明 ,该方法寻优搜索速度快 ,设计出的控制器控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正August 10-14,2015Beijing,China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ICIAM)is the premier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mathematics held every four years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From August 10 to 14,2015,mathematicians,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AF:Any Field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Tsinghua SEM)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faculty positions at all levels(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and Full Professor)in any field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Tsinghua SEM is the only school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June 22-24,2015Guangzhou,China http://iec.cnsba.com/index.htmlCo-Sponsored by:ffiEE SMC(pend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singhua UniversityHosted bv: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 Conference Co-Chairs:  相似文献   

18.
19.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介绍了DIS的技术特点,综述了DIS中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并对目前DIS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is about negotiating with issues that discourage innovation. The subject i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with concern directed at the impediments that keep it from being innovatively resolved.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round three issues. (1) The dominant mode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all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anaged predominantly via command and control approaches. (2) Command and control, by relying on analytical segmentation to subdivide the problem into digestible bits and using formal legislation to direct it, are not up to emerging challenges in the area. (3) More robust models are available but difficult to experiment with due to impediments that discourage change. These impediments are seen in ideals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on, prevention, recycling, and sustainability that tend to do more to sustain harmful practices than to seek beneficial alternatives. Being able to appreciate the underlying restrictions of entropy could help stimulate a more innovative agenda. These issues are tested via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EPA entitled ENERGY STAR H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