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螺旋藻现已应用到营养食品、医疗和保健食品等各种领域。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认定其为人类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是一种已有35亿年生命史的最古老的原核光合生物,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通过多年多点室内外试验研究,探明了TA乳粉促进螺旋藻优质高产的应用技术。在螺旋藻工厂化生产中,向养殖池添加TA0.01~0.02mg/L的TA乳粉,能促进螺旋藻的细胞分裂、增殖及藻丝生长,提高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增强硝酸还原酶活力和呼吸强度,并显著提高蛋白质、氨基酸、藻蓝蛋白、β-胡萝卜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等含量。在促进螺旋藻品质明显改善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其生物产量,处理比对照的增产幅度可达1.19~1.76 g/d·m2,增产率20%~30%。用TA乳粉作为螺旋藻养殖的调节剂及其养殖工艺是一项新创举,并开拓了TA乳粉在微藻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是促进螺旋藻优质高产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饲料对金鱼快速增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螺旋藻作为组分制成饲料,对金鱼快速增色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含螺旋藻饲料的试验组的金鱼混合色素和叶黄素含量都有显著增加,增加程度同饲料中螺旋藻含量呈正相关;金鱼的体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以B组效果最佳,增长率为36 .2% ,此外,螺旋藻也能改善金鱼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开发指南     
专家呼吁规范螺旋藻产业 我国螺旋藻生产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质量不高,国内市场没有打开,出口又呈下降趋势。有关专家呼吁,应尽快制定出行业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使其规范发展。 研究表明,螺旋藻是高营养食品,而且可以从中提取药用成分。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我国螺旋藻生产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各地已有100多家螺旋藻企业相继上马,估计年产量接近1000t。目前我国螺旋藻工厂分布广,类型也较多,计有高原盐糊型、高温高热型、半封闭全循环培育系统型、高纬盐碱地下水型。  相似文献   

5.
微藻是一种有效的生物系统,在许多农作物低产地区,它是确保基本蛋白质供给的主要来源。至今,已有几种微藻能进行商品化生产,产品可用来开发功能性食品。 ①螺旋藻 1980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正式公布了“螺旋藻毒理学研究报告书”,肯定了螺旋藻不  相似文献   

6.
大螺旋藻氨基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螺旋藻的游离氨基酸和全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分析表明大螺旋藻有较高的氨基酸营养,全氨基酸成分与极大螺旋藻及钝顶螺旋藻的成分很相似.因此大螺旋藻与极大螺旋藻、钝顶螺旋藻同样,可被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对铁的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螺旋藻的富铁规律和如何提高螺旋藻有机铁比率及含量,从而为更好地利用开发螺旋藻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对铁离子具有较强烈的吸附和密集作用,藻体中有机铁含量较高,最低可达284ppm,最高可达349ppm;螺旋藻培养过程中应适当给予添加剂以增加培养基中的铁离子浓度,如0.01—0.03gm/L,可望有效增加螺旋藻中有机铁含量。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是一种蓝藻,它含有众多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对螺旋藻研究的深入进行,螺旋藻已引起医学专家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螺旋藻是一种蓝藻,它含有众多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对螺旋藻研究的深入进行,螺旋藻已引起医学专家和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螺旋藻抗病毒、抗癌和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报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螺旋藻及其提取物可以抑制HIV1型病毒和多种病毒的体外繁殖,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使癌细胞受到抑制和退化,螺旋藻已被视为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源和潜在的药源.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又名兰藻,底细小微藻类植物,既是食品,又是保健品。螺旋藻营养全面且极易为人体所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达跟%,远远超过肉类、豆类的含量;并含其它食物少有的藻兰蛋白约35%;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低于6%;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超过一般食品。其中B族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居已知食品之首。螺旋藻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满足人体营养,强身健体、增力补气、延年益寿、预防和食疗糖尿病、肥胖症等各种现代文明病,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对高血压、胃病。失眼症都有着食疗作用。螺旋藻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及突出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纤维状兰藻,又称兰细菌。它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不池和指肪酸和胡萝卜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有潜力的健康食品资源。近几年来,人们对螺旋藻的培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传统上认为螺旋藻是一种光合自养型生物,它不能利用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所以研究的重点都集中于光合自养培养。1972年,Kenyon等人报导了葡萄糖能提高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和增加细胞产率。1993年,Marqucz等人进一步报导,葡萄糖作为有机底物时,螺旋藻能进行混合营养生长。这为螺旋藻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螺旋藻的高细胞密度培养和提高螺旋藻的产量,着重研究了光强度和有机底物对螺旋藻在混合营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找出最佳值及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实验选用菌种为钝角螺旋藻(S.platensisUTEX1926)。培养基为Zarouk培养基,有机底物为葡萄糖和醋酸盐。采用三角瓶摇瓶培养。通过实验发现:光强度对螺旋藻的光合并非和光合自养生长都有明显影响,最适光强度为4000Lux,当光强度高于5000Lux时,两种类型的生长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低光强度条件下,光强度对两种类型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光合异养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盐泽螺旋藻生长的因素以及放氢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盐泽螺旋藻也具有放氢的现象,而且相对钝顶螺旋藻而言放氢量较大;同时也给出了盐泽螺旋藻生长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富含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构成细胞壁和纤维素极少,很易被人类和动物消化。另外含有重要的螺旋藻多糖类,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显著的功效。基于螺旋藻这种高营养保健价值,国外自70年代起就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在螺旋藻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药、保健品等人类健康事业。我国螺旋藻干粉产量现已占世界总量的40%,大量培养具模型,其产品一  相似文献   

14.
“已有35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的螺旋藻,与许多变得大众化商业化的保健品不一样,充满了神奇的光环。她的出生地,研究者,功效等等,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变得传奇。在记者独家专访被人称为“中国螺旋藻之父”的曾昭琪教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味精废水中混合培养粘红酵母和钝顶螺旋藻,并生产油脂。将COD(化学需氧量)为32000mg/L的味精废水稀释5倍,pH值调节到5.5,接种10%粘红酵母,培养3d后接种10%螺旋藻。培养5d后,COD降解率为70.3%,油脂产量为216mg/L,分别是粘红酵母单独培养的1.75倍和5.42倍,螺旋藻单独培养的2.36倍和7.64倍。混合培养也利于废水中NH4+-N、还原糖以及谷氨酸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Spimbna)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螺旋藻多糖(PSP)、β-胡萝卜素、藻胆蛋白、γ-亚麻酸、内源性酶等,使螺旋藻具有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和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螺旋藻是一种全天然、高蛋白、营养丰富而均衡、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功能性食品,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对许多疾病有防御作用。目前螺旋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工厂化养殖和深加工为主体的螺旋藻产业,应用前景极其广阔。本文从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和食用历史、化学组成和保健功能、应用潜力及前景、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加以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8.
螺旋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静 《科技信息》2009,(7):24-25,27
螺旋藻(spirulina)是现存地球上最古老的药用植物之一,今年的研究证明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因具有广泛而高效的药用价值而倍受关注,本文对今年来对螺旋藻的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Te(IV)对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Te(Ⅳ)对西Spirulina platensis和Spirulina maxima两种螺旋藻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Te(Ⅳ)质量浓度在0.01~2mg/mL范围内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1mg/mL的Te(Ⅳ)促进作用最大,在此浓度范围内Te(Ⅳ)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影响则不明显;Te(Ⅳ)质量浓度大于32mg/mL时对两种螺旋藻均有抑制作用,其对钝顶和极大螺旋藻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96hEC50)分别为36.1mg/L和87.9mg/L,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当ρ[Te(Ⅳ)]≥100mg/L时,两种螺旋藻均出现严重的断裂和变形。  相似文献   

20.
针对4种钝顶螺旋藻品种的生长条件,以及放氢情况进行实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要探索螺旋藻的放氢资源,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利用螺旋藻的氢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钝顶螺旋藻有不同的最佳生长条件,而且在放氢的时间和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以推论品种的筛选和改良可以作为研究提高螺旋藻放氢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