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非线性热屈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增量求解形式的有限元列式,并计算了含分层损伤的加筋层合板的热屈曲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材料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加筋形式和分层大小对加筋层合板的热屈曲温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有限元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几个算例的分析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是精确的.给出了层合板屈曲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铺层方向、铺层数量、板的长宽比、温度分布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屈曲特性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典冯·卡门(Von Karman)平板理论,运用哈密顿(Hamilton)原理,分别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均匀温度场下和非均匀温度场下的热屈曲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层合板的边界条件对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模拟获得了与MATLAB软件相一致的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和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均匀温度场下,层合板的临界屈曲温度与其边界条件和铺层角度密切相关;非均匀温度场下,层合板的临界屈曲温度受温度分布、振动模式和边界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含粘弹性层纤维增强层合板的热屈曲及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经典冯·卡门平板理论和哈密顿原理推导得出结构运动学方程,进而得出临界热屈曲温度的求解公式,通过求解本征值问题,得到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在恒温下分析了粘弹性层厚度和铺设方式对结构阻尼比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场下研究了粘弹性层厚度和铺设方式对结构热屈曲行为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非均匀温度分布对结构热屈曲和阻尼比的影响。数值结果分析表明,不论均匀温度场还是非均匀温度场,弹性层总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层合板临界热屈曲温度随粘弹性层厚度增大而增大,且基本呈现正比例关系。恒温时,层合板阻尼比随粘弹性层厚度增大而增大。临界热屈曲温度、固有频率、阻尼比除了受纤维铺层影响较大外,同时受层合板上温度分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热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高阶理论精化有限元模型,对「0/90」s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在热成型过程中的热变形及残余应力进行了非线性热弹性分析,考虑了材料弹性性能和热性质依赖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到一些对工程应用有参考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吴世宝  陈冠旭  马佳  高婧 《河南科学》2020,38(5):703-709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含有不同直径大小的孔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屈曲性能与室温环境下的屈曲性能之间的差异,首先对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临界屈曲载荷的计算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选定了用于衡量屈曲性能的指标——最小正特征值;随后,在商业化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孔径大小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能参数来模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所处的温度环境.ABAQUS软件的屈曲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会使得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屈曲性能有所下降,且随着孔径的增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屈曲性能降低得越快.  相似文献   

7.
含椭圆形分层损伤层合板的非线性的热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yleigh-Ritz法分析了含单个椭圆形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对称层板在均匀温度场中的分层热屈曲问题,考虑了材料依赖于温度变化的性及热性质,给出了相应于不同椭圆主轴偏角β、不同椭圆长短半轴a/b,以及对称角铺设层板在不同铺设角θ值时的线性和非线性热弹性脱层屈曲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Rayleigh-Ritz法分析了含单个椭圆形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对称层板在均匀温度场中的分层热屈曲问题.考虑了材料依赖于温度变化的弹性及热性质,给出了相应于不同椭圆主轴偏角β、不同椭圆长短半轴a/b,以及对称角铺设层板在不同铺设角θ值时的线性和非线性热弹性脱层屈曲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变形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交替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瞬态热载作用下的热变形问题。通过数值结果讨论表明,在研究热载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变形分析时必须考虑复合材料的热物理和力学机械性质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在时间域内迭归算法为基础的混合有限元法分析了具有各种温度边界条件下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热传导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因素。为了提高瞬态温度场数值分析精度和改善数值计算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原则,其中包括增量时间步长和有限元离散网格尺寸的选择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化匹配原则。以[0°/90°]s碳/环氧T300/5222为例,给出了数值分析结果。数值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分析和设计中,必须考虑材料热物理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Wintcomb薄膜分层屈曲模型,根据Rayleigh-Ritz法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时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屈曲的稳定特征方程,计算阳出了均匀温度场中对称铺设层合板椭圆形分层屈曲的临界压缩载荷及屈曲临界温升。  相似文献   

12.
液黏离合器摩擦副热屈曲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液黏离合器摩擦副软启动过程中的热屈曲变形,建立了对偶钢片轴对称热传导模型和热屈曲模型,获得了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有限元法求解了对偶钢片的屈曲变形模态及临界屈曲温度,并分析了约束条件对热屈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启动结束时对偶钢片温度及径向温差均达到最大值,温度沿径向方向先上升后下降,厚度方向不存在温度梯度;第一阶屈曲模态具有最低的临界屈曲温度,为锥形变形,轴向位移沿半径方向呈线性分布;约束条件能够改变钢片的屈曲模态以及降低临界屈曲温度,为避免液黏离合器摩擦副发生热变形和热失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改变梁截面沿轴线的分布可以改变轴向力,提高梁的基频以及梁热屈曲的临界变温.研究在给定材料体积下,以热荷载作用下梁的基频及屈曲临界变温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对两端固支梁截面尺寸优化的研究表明,受热荷载时,采用优化设计可以使频率目标值提高更多;随着热荷载的增大,优化的截面积分布形式与最大化屈曲临界荷载的截面积分布形式更相近;最大化临界变温与最大化轴向力的截面积分布形式非常相似;分析了使轴向力最小的截面积分布,验证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含开口薄壁杆件的大型空间柔性结构热屈曲问题,发展了一种包含翘曲自由度的二节点开口薄壁杆单元。该单元考虑了约束扭转与弯扭耦合效应,同时考虑了热应力对几何刚度阵的影响,可进行空间杆系结构的热屈曲分析。简单梁模型算例表明:该方法求得的各阶屈曲温度临界值和屈曲模态与AN SY S薄壳有限元解吻合较好;并且由于考虑了开口薄壁杆的特性,热首先引起杆件的弯扭耦合屈曲。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太阳帆板的简化模型进行了热屈曲分析,成功地解释了热使该太阳帆板发生扭转屈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能量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热屈曲行为。屈曲临界条件由里兹法得到。在临界条件中,由于材料属性和温度的耦合效应,临界温升通过迭代算法求得。文中讨论了两种温度梯度形式以及物性温度相关性对临界温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组分参数只在一定小范围内对临界温升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结构尺寸参数的影响更大;在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热屈曲分析中考虑物性温度相关性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将大大地高估临界温升;若采用抛物型温度场来代替实际的热传导温度场,临界温升在陶瓷含量较多且壳厚较小的情况下,将可能被低估,而在金属含量较多且壳厚较大的情况下,却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改善受压构件屈曲性能的四种组件和装置,即抑制屈曲支撑、套管组件、约束屈曲、限制力装置,阐述了每一种组件或装置的特点及构成,分析了每一种组件或装置改进受压构件屈曲性能的原理,讨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应用范围,最后提出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组件.  相似文献   

17.
以工程中由于温度引起的结构屈曲为研究背景,以最基本的结构之一的圆板热屈曲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由于温度引起的弹性圆板屈曲问题的哈密顿体系.在辛体系下将临界温度和屈曲模态归结为辛本征值和本征向量问题,印每一个辛本征值和本征向量对应一个临界温度和屈曲模态.这种辛方法克服了传统振型函数方法的局限性,并可直接得到轴对称和非轴对称的屈曲模态.本征解空间的完备性确保可得到所有的临界温度和对应的屈曲模态.数值结果显示了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屈曲模态的特点.这种辛方法也为求解其他问题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8.
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的热—机械力耦合屈曲性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Zig-Zag变形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热-机械力耦合作用下,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的线性和非线性屈曲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材料热和机械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以及表板与芯体间的界面桥联影响,并通过对典型算例的分析和讨论,说明了桥联刚度和热-机械力耦合效应对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结构的屈曲性态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稳态温度场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弯曲是工程实际中常见的转子故障.采用有限元法,利用热-结构-动力学耦合理论,探讨了稳态温度场对某汽轮机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不平衡响应、热弯曲响应以及不平衡和热弯曲耦合响应,讨论了稳态温度场、转子系统的工作转速等因素对转子-轴承系统热振动特性的影响,找出了影响其热振动特性的敏感参数.结果表明,由于热弯曲的产生,转子系统的刚度重新分布,导致了其热振动的一阶临界转速显著降低,同时改变了振动的平衡位置,使转子系统围绕新的平衡位置做周期性运动.计算结果为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和热弯曲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