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类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贞艳  张井岗  陈志梅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83-2485,2489
针对一类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分别用两个神经网络自适应调整趋近律中的参数ε和δ,利用离散趋近控制律与离散等效控制律的偏差对网络权值进行更新,克服了常规变结构控制方法中需预先设定趋近律中参数的限制,既保留了传统趋近律设计方法的所有优点,又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消除了系统抖振,使系统最终以理想方式在滑模面上运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反导拦截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滑翔式飞行器末段的生存能力受到日益严峻的考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飞行器反拦截机动方法,事先规定好飞行器的机动方式,将飞行器的规避机动问题简化为机动时机选择问题。随后,以状态时间序列-拦截脱靶量为样本构建训练集,利用LSTM网络对两者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学习。最后,利用该网络在飞行中对拦截脱靶量进行实时预测,借此进行突防时机的选择。从不同状态时序长度,不同LSTM神经元个数和不同传感器噪声水平三方面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正弦、方波机动,所提机动方法能使飞行器生存概率显著提高,同时显著提高落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运动模型的计算机辨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器运动模型辨识是以飞行试验、飞行力学和系统辨识为基础的一门新兴技术。计算机仿真应用贯穿着运动模型辨识的全过程。文中作者简述了飞行器运动模型在航空、航天科技和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计算机仿真对这门新技术的巨大支撑作用。着重讨论了飞行器运动模型结构- 参数的计算机辨识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亚轨道再入飞行器的高精度轨迹仿真问题,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NRLMISISE00大气模式、HWM93水平风场建立了大气参数模拟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影响飞行器运动特性的各种大气参数的区别;利用查普曼公式建立了大气环境中亚轨道再入飞行器的运动方程;结合美国X-33演示验证实验样机,仿真分析了各种大气参数对亚轨道再入飞行器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环境对于再入飞行器的影响不容忽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来选择合理的大气模型.  相似文献   

5.
最大射程是飞行器地面发射试验的重要指标,综合控制与优化算法可对其进行系统设计.首先,根据飞行器动力学方程进行品质分析,确定用短周期参数进行最大射程设计;其次,设定时域目标参数,采用根轨迹方法实现关键时刻飞行器PID控制器调参;然后,以仿真参数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飞行器俯仰角指令;最后,根据综合设计的仿真结果,分析出不同飞行阶段最显著干扰产生的作用,为飞行器动力学性能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体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相关黎卡提方程(state-dependent Riccati equation, SDRE)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LPV)稳定飞行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变体飞行器的气动参数模型和纵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外部扰动、系统参数误差以及变形产生的附加干扰,并通过雅克比线性化方法,得到LPV系统模型。其次,针对考虑复合干扰的LPV模型,设计基于SDRE的控制律,并利用θ-D方法进行求解。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复合干扰,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轨迹优化应用遗传算法的参数化与约束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刚  万自明  徐敏  陈士橹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737-2740
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是一类最优控制问题。传统的优化方法存在初始值敏感问题。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初值不敏感。但遗传算法是静态优化算法,不能直接用于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为了设计染色体,需要将最优控制问题通过参数化方法转化为静态优化问题。为了设计合适的适应度函数,约束处理是飞行器轨迹进行遗传搜索时必需解决的问题。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轨迹优化为例,研究了各种参数化方法和罚函数方法的应用,探讨了飞行器轨迹优化中的染色体和适应度函数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直接离散方法和动态罚函数法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姿态镇定控制律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具有轴对称特性的飞行器姿态镇定问题。根据球极投影原理引入两个姿态角的微分同胚映射,将原姿态运动模型变换为一新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飞行器的一个旋转角速度分量先镇定到原点,得到了具有串级形式降维的姿态系统模型。根据降维模型的特点,渐近得出完整的姿态镇定控制律,并用Matlab语言和Simulink实现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自动引导车控制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在线调整变结构控制律中的参数,克服了常规变结构控制方法中需预先设定趋近律参数的限制,既保留了传统趋近律的优点,又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品质,消除了系统抖振,使系统最终以理想方式在滑模面上运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的多学科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元  Chivey Wu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504-1505,1512
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对飞行器进行结构设计和多学科仿真分析,用来预测飞行器的结构力学,热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等诸方面的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文中介绍了编制的有关人机界面,数据转换程序,以及飞行器建模和仿真过程,并通过对某超音速飞行器的仿真计算给出了建模和多学科仿真分析的实例,利用多学科计算机仿真分析可以对飞行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一种简便高效的导弹尾焰的绘制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原始的粒子系统方法计算量大及实时性差的缺点,给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导弹尾焰的绘制算法。利用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绘制一个小四边形,在小四边形上进行纹理映射,形成纹理映射争粒子系统原理相结合的简化粒子系统模型算法,该算法减少了计算量并且有效地满足了导弹尾焰生成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HLA的舰载机飞行仿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LA的体系结构和基于成员的设计思想,对舰载机的飞行仿真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其对象类和交互类;在HLA基础上利用MultiGen Creator/Vega和VC 的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实现了舰载机飞行仿真全过程的可视化,论述了多自由度(DOF)三维模型的建立、真实海洋环境的配置和视景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分析了视景仿真中时空一致性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三维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近场光存储光学头飞行问题的综合仿真方案,采用控制体积法求解表面形貌复杂的空气轴承气浮力分布,采用准牛顿迭代法求解光学头稳定飞行姿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空气轴承表面形貌参数对光学头稳定飞行姿态的影响规律,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所设计的光学头飞高为73.87nm,且飞行姿态稳定,满足近场光存储信号读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HLA架构下数值仿真与视景仿真集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产CZ系列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基于HLA体系架构的全数字飞行仿真系统.通过建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围绕"模型实时驱动"这一核心功能设计了运载火箭全数字飞行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描述,开发了Matlab-RTI中间件和OGRE- RTI适配器,较好地解决了数值仿真与视景仿真在HLA体系中的集成并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应用集成方法完成的火箭飞行仿真系统已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测发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TS (takagi-sugeno)模糊控制理论的多导弹编队协同控制算法。采用了领弹-从弹模式的导弹编队飞行系统,以导弹飞行速度、弹道倾角以及弹道偏角为参考量,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通过多组平衡点对系统局部线性化的方法完成局部的渐近稳定控制器的设计。随后通过专家经验法,设计符合该系统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结合TS模糊理论,完成整个多导弹协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其稳定性的证明,并完成相关的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TS模糊控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张斌斌  项军华  刘昆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0):2087-2090,2097
通过在内编队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设计中引入控制总线,实现了从仿真模型建立到模型接入总线的仿真实验,并在仿真实验设计中利用控制总线的特点,设计了总线数据实时符号化显示方案,实现对总线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符号化显示,完成了对总线数据的实时统计和分析。对内编队卫星稳定工作状态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总线的实时可视化仿真使得对卫星控制系统性能仿真的实验验证过程更加直观高效,为开展内编队卫星控制系统性能仿真和控制方案设计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初始段安控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射场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飞行初始段安控信息的获取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新的初始段安控测量体制 ,把电视图像和计算机数字信息量化合成为一体 ,使安控指挥员能够及时直观地进行安全判断 ,并采取相应的安控措施。应用此项技术成功地研制了初始段安控电视信息系统 ,提供直观、准确的初始段飞行实况、比对弹道和安全管道等安控信息 ,有效地实现了初始段安控信息的获取。该系统经济、实用、可靠 ,已在发射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面向框架的弹道仿真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陈磊  王海丽  吴瑞林 《系统仿真学报》1999,11(2):101-103,107
在弹道导弹的设计、研究中,弹道仿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如何能够高效地进行弹道导弹的弹道全数字仿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界环境的语义感知和自身位置的准确估计是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和作业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相机的语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方法,在轨迹估计的同时完成三维目标检测。提取物体自身语义、尺寸、颜色分布及其邻域拓扑结构等多元信息作为描述子,实现帧间物体的准确关联。在后端对相机位姿、地图点和物体路标进行联合优化,并自适应调整代价函数中各误差项的权重系数,以提高各状态变量的估计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地图构建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通讯线路和电力传输线快速发展的趋势,提出使用旋翼直升机作为飞行式巡线机器人的设想。在刚体、非完整假设和飞行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巡线机器人以翻滚、俯仰和偏航角为广义坐标的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化方法得到以三个姿态量为输出,以俯仰、翻滚通道输入量、旋翼升力和尾桨配平力为控制输入的悬停状态空间和控制方程。同时,使用极点配置法得到所需的控制输入,并设计了以TMS320F2812DSP为主控芯片的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和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易实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