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动电位扫描、循环极化、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5-二(2-吡啶基)-1,2,4-三唑(HBPT)在0.5 mol/L H2SO4介质中对铜的缓蚀性能.极化曲线研究表明3,5-二(2-吡啶基)-1,2,4-三唑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铜的阳极反应起抑制作用,对铜的阴极反应起促进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循环伏安研究显示3,5-二(2-吡啶基)-1,2,4-三唑可能在电极表面产生吸附或与一价铜发生作用,从而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铜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缓蚀剂在硫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机理,以胺和CS2为起始反厘物,制备出一系列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缓蚀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该缓蚀剂在硫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浓度为0.5mol/L的H2SO4中对碳钢表现出较好的缓蚀性能;在硫酸溶液中,随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相应提高;在H2SO4介质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一个混合型缓蚀剂,氮原子上取代基不同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胺甲基化改性的苯并咪唑对盐酸中N80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研究了1-(1-苯胺基-3-苯基-2-丙烯基)-2,3-二氢苯并咪唑(APPB)在5.0 mol·L-1盐酸介质中对N80钢的缓蚀行为,并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缓蚀剂与Fe(001)表面的吸附行为。失重法结果表明:APPB缓蚀剂对盐酸介质中的N80钢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在0.03~0.20 mmol·L-1浓度范围内,加入缓蚀剂APPB后,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而且APPB与N80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PPB与Fe(001)表面的吸附能为663.51 k J/mol,远大于水分子与Fe(001)表面的吸附能。  相似文献   

4.
用稳态极化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对N80^#钢在含H2SO3酸性溶液中发生腐蚀时的缓蚀作用及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一种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缓蚀剂.其还原产物在N80^#钢表面的吸附阻止了腐蚀性的酸性溶液与钢表面的接触,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及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冷轧钢在0.1 mol/L HAc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SDS在0.1 mol/L醋酸溶液中能对冷轧钢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最大缓蚀率可达94%.塔菲尔极化曲线表明SDS为抑制阴极为主型缓蚀剂.缓蚀剂在钢表面的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且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SDS在钢表面发生物理吸附的同时伴随化学吸附的发生,吸附为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6.
硫酸介质中四唑类化合物对紫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5-(4-羟苯基)-1,2,3,4-四唑(4-HPTT)和5-(4-氨苯基)-1,2,3,4-四唑(4-APTT)在暴露于空气的0.5 mol/L H2SO4介质中对紫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0.5 mol/LH2SO4溶液中,4-HPTT和4-APTT对紫铜的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4-HPTT和4-APTT浓度为0.25 mmol/L时,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9.3%和97.6%;4-HPTT为阴极型缓蚀剂,而4-APTT为混合型缓蚀剂;加入4-HPTT和4-APTT后紫铜的腐蚀控制步骤由活化和扩散的混合控制过程改变为电荷转移过程;4-HPTT和4-APTT在紫铜/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钛钨杂多酸钾在1%Na2SO4溶液中对X70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钛钨杂多酸钾属于以抑制阴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大,缓蚀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浓度值为0.3g/L。  相似文献   

8.
盐酸溶液中乌鲁托品对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开路电位测量法(OCPM)研究了在1 mol·L-1盐酸溶液中乌鲁托品(UP)与45#钢的界面吸附及缓蚀行为.EIS表明:随着缓蚀剂UP浓度的增大,吸附膜逐渐形成,电荷传递电阻增大.在缓蚀剂浓度为0.01 mol·L-1时,缓蚀效率出现最大值;大于该浓度时,缓蚀效率下降.OCPM表明:加缓蚀剂UP前后体系自腐蚀电位的改变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UP对阳极过程有抑制作用,是阳极型缓蚀剂;吸附热为-35 kJ/mol,吸附形式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
采用质量损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羟基丙撑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PB)双子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40℃1.0 mol/L HCl、KCl、NaCl和HCl复配缓蚀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HPB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缓蚀剂,随着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率逐渐增大,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缓蚀效率能达到98%。通过对吸附等温式的探讨,计算出其吸附自由能为-14.64 kJ/mol,推断出HPB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主要为物理吸附。电化学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HPB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对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失重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在三种无机酸介质 (HCl、H2 SO4 、H3PO4 )中对钢的缓蚀作用 .实验表明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在三种无机酸介质中对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应用Langmuir吸附方程讨论了产生缓腐蚀作用的原因 ,分析比较了Tween 80在不同酸介质中缓蚀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带核的装箱问题,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RFFD算法,给出了界的估计:对任何实例L,均有RFFD(L)≤2/3OPT(L)+3/4.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带核的装箱问题,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RFFD算法,给出了界的估计:对任何实的L,均有RFFD  相似文献   

13.
《Nature》1971,229(5285):444-445
  相似文献   

14.
初至到时拾取是微震数据处理中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微震监测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因此,为了解决传统初至拾取方法存在拾取效率低和拾取精度差的问题,引入深度学习方法,构建U型神经网络(U-Net)来预测三分量矿山微震数据P波、S波和噪声的概率分布,并根据概率峰值提取其初至到达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拾取结果准确度高且误差范围较小,与AR pick (auto regression pick)算法相比,其拾取结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所构建的初至拾取模型可用于矿山动力灾害微震监测,解决微震监测的瓶颈问题,为矿山安全生产风险智能监测预警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6.
电子标签在智能拣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冬青  李波 《河南科学》2005,23(2):285-288
以电子标签和单片机原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完成软件和硬件设计.系统介绍了拣货系统的原理,单片机等在电子标签中的应用.实验表明系统提高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并大大降低拣货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17.
郭进  江志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655-2659
紧固件行业是一个多品种、大批量,需求变动较大且提前期较短的行业,因此分拣系统的规划极其重要。通过EIQ和动态EIQ的方法,可以分析订单的特征,从而为拣选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表明,运用EIQ结合ABC分类的方法可以有效得对拣选中心进行规划,使其适应订单的分拣需求,提高分拣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研发莲蓬采摘机器人遇到的采摘点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莲蓬采摘点与采摘姿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与Deeplab v3+的二阶段分割网络,并通过Mobilenet v2特征提取网络对算法进行轻量化改进,最后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图像处理,进一步计算得到莲蓬采摘点及采摘姿态。将50幅原始图像进行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算法计算成功率为88.89%,平均帧率为34.41 FPS。得到的算法能够为莲蓬自动化采摘机械提供有效信息,具有轻量化、效率高的特点,促进了计算机视觉与神经网络在现代农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摘机械手在自然环境下对荔枝的识别和精确定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自然环境成熟荔枝的颜色特征,选取HSV颜色模型进行阀值分割,去除荔枝图像的复杂背景,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对图像中荔枝果实和果梗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有效识别果实和果梗的正确率为93.3%.通过计算果实“质心”与果梗的距离最大值确定荔枝采摘点,利用基于色调空间的彩色图像匹配法和极限约束法进行果梗采摘点的立体匹配,实现了采摘点的空间定位,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定位坐标中深度值误差小于3 cm,深度值误差率小于5.64%,能满足实际作业中荔枝采摘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