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拉斯《诗艺》文艺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流露出表现说的信息,同时还受到灵感说的影响;关于文艺创作问题——这是主要的方面,他试图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古典主义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道德原则;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2.
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提出了文艺模仿古典的原则,模仿之外亦有创造;在艺术理想方面,他进一步拓展了亚理斯多德强调过的“合式”原则;在艺术功能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  相似文献   

3.
“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既强调诗体的规范又强调诗体的进化的诗的进化论,是刘勰诗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勰在诗歌的形式本体上的思想是既保守又激进的,他很重视文体,语言,体验和想象,刘勰诗的形式本体论的主要学说是“诗有恒裁”说:强调诗歌有体,诗人应该有自觉的文体意识,甚至认为四言为正体;又不反对诗体进化,主张“随性适分”、“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6.
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流露出表现说的信息,同时还受到灵感说的影响;关于文艺创作问题--这是主要的方面,他试图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古典主义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道德原则;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7.
所谓因“材”施“乐教”是集两位伟大古人留给教育界的两份瑰宝而成的: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我认为两者只取其一效果不佳,甚至不会有效果。因为如果是没有乐趣的“因材施教”,就犹如有人拿枪逼你吃下对你无益的熊掌鱼翅一样,你食之无味、食之无益也;  相似文献   

8.
自严羽《沧浪诗话》问世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学者们对其诗歌理论的评价分歧很大。这既有时代背景以及研究者个人好恶的因素,更和严羽诗学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密切相关。严羽提倡诗歌的自律性,重视诗歌的本质特点,强调诗人对诗歌体会的主观能动性,是对我国诗歌理论的重大发展,虽有一些不足,但总体上应予以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台湾诗人高准正生在台湾“现代主义之声盈天下”的时代。他强调诗的民族性、爱国性,扎根于本土,亲风雅余绪;主张诗要有社会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提出了新诗的“新八不主义”。其诗歌不仅力求内容之完美,而且力求形式之完整,毫无斧凿之痕。  相似文献   

10.
“透脱”说是杨万里诗论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强调诗人要胸襟透脱,不为世俗情见所束缚;二是强调诗人要破除对权威偶像、学问定法和“故我”的执迷,,“不听陈言只听天”,师心法天,以变求进,三是强调学习前人的诗歌,要脱略形迹,深参透悟,领会其实质内涵,把握诗歌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郭秋红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43-45,60
封建社会的沿落,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及个人的经历,使朱元璋的法律思想更富于实践性与针对性,表现为:以重典为治国之本;强调法贵简明:提倡冖刑并用;大搞法外用刑及重视法制宣传。  相似文献   

12.
巴恩斯通对中国新时期诗歌的译介全面深入,在海外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译诗不仅强调对原诗的再现,而且注重译诗本身的诗歌性和审美性。巴恩斯通对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选、编、译有明确的方向性,译介的诗歌往往有强烈的抗争精神。他的译诗不仅强调原诗中"意象"的再现,同时也对原诗中"声响"的再现问题给予了同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贺拉斯、布瓦洛、康德等大关于“理性主义”的解释,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指出了柏拉图是西方理性主义开展者。  相似文献   

14.
左汉林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4-1367
黄庭坚对杜甫和杜诗非常推崇,既注重其思想意义,更推崇其艺术技巧。黄庭坚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使用杜诗的典故,作诗喜以杜诗为韵,更重视对杜诗句法的学习。但是,黄庭坚学杜颇有未至之憾,他的诗好用僻典,在句法和形式上故意求奇求怪,并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他的诗歌题材狭窄,眼界不宽,也缺乏情韵,特别是对民生疾苦不大关心。这都是黄庭坚诗歌的学杜未至之处,也是其诗歌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宋濂不仅是明代有名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有着很长的教育生涯,他不仅从事平民教育,还是太子之师、帝王之师。在他的教学实践和文章中,体现和阐发了一些教育主张和思想:教育为先;以儒家思想为教育之本;重视教师的作用;提倡、实行启发式、劝勉式教育;注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艺民俗批评以文艺人学观和文化民俗基因理论为基准,探讨文艺批评术语形成、批评空间构建、批评原理阐释和具体文艺批评实践等各个环节所受到的民俗沾溉。从有形物质民俗生活相、无形心意民俗生活相和行为社会民俗生活相等方面对贺拉斯《诗艺》的民俗予以梳理,可以生动展示其贵妍多姿的文艺民俗图。这些民俗意蕴的生成。取决于贺拉斯对其文艺民俗的文学批评观念表达。他不仅首次确立了“合式”、“合理”和“寓教于乐”的文学批评范式,还根据民俗承栽的民俗事理、民俗情趣与其批评观点之间的意义关联来随“俗”赋意:采掇民俗事理以直赋其意;化撷民俗理趣以类比推演;指摘民俗“馊”弊以皈依正意;激活民俗意象以转深其意。  相似文献   

17.
孙会黎 《科技信息》2009,(22):I0355-I0356
把陶渊明与王维的诗歌意境作比较,其诗歌的意境有共伺之处:无我之境,韵外之致,意与境浑;并在同与异的比较过程中,揭示出二人诗歌意境同与异的根源,他们内在精神底蕴根本不同的所在,是由于陶王二人的归隐背景不同,前者是政治性退避,而后者是生活性退避以及二人诗歌风格前后相继,各有千秋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内化,而且更强调学生的发展,要将文化知识的内化与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技能低要求,常规高要求,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基础知识,提倡自主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深受禅宗影响,其表现有二:第一,诗歌理论中提倡“大胆质疑”和“自性具足”;第二,诗歌创作中独特的意象选择和用字的大胆出新。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一种运用最精关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创造意象,主要借助意象以抒情的艺术。诗歌必须有真情实感,构思要新,要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诗歌必须有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诗歌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诗飞跃、灵动;诗歌要讲究音乐关,还要注意炼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