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病例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电子病历的概念和建立电子病历的价值,分析了电子病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电子病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子病历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问题.为了加速电子病历发展,实现医疗信息共享,采用本体技术时电子病历中的概念进行规范化,并运用粗糙集理论对电子病历进行挖掘,构建了电子病历规则库.  相似文献   

3.
基于HL7CDA电子病历信息交换架构与安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各医疗机构之间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与交换问题,通过对电子病历的描述方式、国际标准和安全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病历信息交换架构,给出了对特定XML文档形式的电子病历进行多重数字签名的生成和验证算法,有效的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电子病历信息的快速交换,更好的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其他医疗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电子病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的设计思想和电子病历的技术实现,以及相应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集成.并以青海省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概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病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电子病历的技术要求,最后研究了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病历及电子病历的基本概念,电子病历的优势,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使用现况,指出电子病历的发展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针对西部地区电子病历标准的现状分析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西部电子病历系统的相关内容和主要标准。在电子病历的管理中,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来确保病历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医院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医院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医院病历档案中的应用价值,为日后提高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医院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本篇文章主要对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对医院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促进医院电子病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纸质版病历已经不能满足各大医院的实际需要,电子病历正以其多方面的优势悄然来袭:电子病历不仅包含纸质版病历的全部内容,还能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等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但电子病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电子病历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保密性,医学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计算机依赖性过强等。该文阐述了电子病历的概念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佘子佳 《科技信息》2013,(1):278-278,302
电子病历系统已经被证明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错误,但是目前很少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根据美国联邦《医疗信息技术促进健康和临床卫生法案》,2015年,不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机构,将会受到惩罚。本文论述了一个小型医疗机构如何受益于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1.
搭载在月球侦察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上的微型无线电频率(MiniatureRadioFrequency,Mini.RF)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观测系统主要通过以固定入射角观测所得的圆极化比(Circular Polarization Ratio,CPR)来研究月球表面的物理性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Mini—RFCPR影像中都可以发现沿距离向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对于一个具有15km刈宽的典型Mini—RFCPR影像,CPR沿距离向的系统性增长会达到0.2-0-3,这可能会对雷达影像的地质解译带来误导.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系统性的CPR梯度有可能是由原本被认为固定的、但实际上沿距离向变化的局部入射角引起的.为了消除这种由入射角引起的CPR梯度,本文首先提出了三种模型用以拟合CPR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接着再用一种基于沿距离向入射角的校正模型进行影像校正.以月球北极地区Baillaud撞击坑坑底的CPR影像为例,校正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原有CPR影像统计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系统性的梯度.这一方法可以为较大区域CPR影像的无缝镶嵌以及更为准确地解译月表的地球物理性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血液循环系统仿真模型来检验新型复苏术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PR with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and the Inspiratory Impedance Threshold Valve (AEI-CPR)的作用机制和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人体在正常情况、心脏骤停以及采取新型复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效果。为了比较和验证新型复苏术AEI-CPR的效果,几种典型复苏术分别作用于同一循环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包括: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主动按压复苏术(ACD-CPR),带有增强型体外反搏的标准复苏术(SE-CPR)和新型复苏术AEI-CPR。结果-前向血流(Forward Flow, FF)以及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 CPP)是评价血流动力学效果的重要参数。S-CPR产生FF 1.12L/min,CPP 18.33mmHg;ACD-CPR产生FF 1.178L/min,CPP 19.29mmHg;SE-CPR产生FF 5.177L/min,CPP 13.89mmHg; AEI-CPR产生FF为5.64mmHg,CPP 22.27mmHg。结论:带有增强型体外反搏的复苏术可产生显著提高的前向血流,AEI-CPR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的电子病历实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建立电子病历的构想。介绍了目前电子病历的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采用XML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方法,详细分析了XML的特点及采用该技术的优势。最后重点阐述了如何用XML技术解决电子病历的结构、存储、操作、集成、信息处理、交换以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子病历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电子病历的概念、意义、内容、发展状况和应用技术,并分析了开发电子病历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机器学习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应用落实到现实临床工作之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并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的辅助诊疗算法。采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极端梯度提升作为基模型,使用投票法进行模型融合,并引入模型解释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过滤掉Shapley值较低的特征重新进行训练,得出的模型在心肺复苏诊疗标准下创建参数空间进行寻优,最终得到最优诊疗方案。结果表明,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后的算法更符合临床实际,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辅助,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除具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价值外,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心肺复苏模拟人是训练心肺复苏术的一种装置,今研制了一种廉价的智能化的电子控制系统,可安装在模拟人体内,按CPR救生标准进行训练和考核.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新解密的有关档案资料表明,俄共(布)中央为了构筑远东防线,在建立和强化“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过程中,始终推行“抬国压共”政策,致使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俄共(布)推行的“抬国压共”政策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法(CPR)是触电急救培训的一项核心内容.由于CPR救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操作标准,以及救护者在培训教学中没有掌握规范的急救动作等原因,极易引发CPR按压造成的骨折等二次伤害.培训教学中,通过运用示范—模仿—指导—熟练—评定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员在救护中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救,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手段,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和施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