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自制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及其它实验装置等,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测量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电阻抗值,利用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使培养基的电阻抗值减低的现象,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情况和规律,尝试进行微生物电阻抗传感器的研究,试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泥基材料中辅助性胶凝材料用量,对比研究偏高岭土(MK)和硅灰(SF)对高粉煤灰(FA)掺量的三元胶凝材料体系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K和SF均能提高FA掺量的三元胶凝材料不同龄期的强度,两者对强度的提高幅度随掺量和浆体龄期的改变而稍有改变;MK和SF均能显著降低三元胶凝材料浆体中Ca(OH)2(CH)的含量、优化浆体孔结构,但两者反应形成的产物有明显不同.MK和SF的物理填充、火山灰效应可优化三元胶凝体系浆体的微观结构、改善不同相界面结合.高品质MK可代替SF用于制备高FA含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生物电池研究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电子传递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电池对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电子传递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还原Fe(OH)3过程中直接接触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而微生物在矿物表面吸附形成的生物膜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膜的形成又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细胞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并成膜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而电子传递中间体AQDS虽然能在初期有效加快还原速率,但是当细胞吸附完成后,其作用就不再显著了,说明微生物催化矿物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受生物膜控制. 加速微生物在矿物表面成膜及保持其稳定性是影响微生物浸矿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茶园固氮微生物、菌根真菌、耐酸铝微生物、茶树病害拮抗微生物及其微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对茶园有益微生物研究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对水泥净浆及掺粉煤灰的水泥浆体进行了微观力学性能研究.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浆体中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对各参数在二维平面的分布进行了描绘.同时,利用高斯函数对弹性模量、硬度的频率分布曲线进行了多峰拟合,获得水化产物中毛细孔、高密度C-S-H凝胶...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城区春季大气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兰州市城区春季大气微生物的分布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区不同的功能区内微生物浓度差异明显,其浓度顺序为交通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风景区.以自然沉降法计算,CFU值远高于同类报道,大气微生物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日周期性、空间性和降雨效应.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菌株A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酶化作用,适时引入Ca2 ,24 h内顺利沉积出直径小于10μm的球形CaCO3,经XRD分析证实为方解石晶型.改变若干环境反应条件,如pH、温度、Ca2 浓度、Ca2 源等,CaCO3结晶形态和颗粒形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此外,还利用人工提取的类似植物酶开展了对比实验,也顺利沉积出结晶较好的菱面体形态方解石,验证了碳酸盐矿化菌所具有的酶化特征乃是沉积矿化出CaCO3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跃进油区油藏中的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采用MPN三管法对五个油藏的23个油田采出水样品进行了六大类功能菌的检测工作。六大类功能菌分别为烃氧化菌(HOB)、厌氧发酵菌(FMB)、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产甲烷菌(PMB)。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油砂山、花土沟、尕斯油藏具有本源微生物激活潜力,七个泉、跃西油藏微生物含量少,不具备本源微生物激活的潜力。在23个水样中普遍存在六大类功能菌,用丰度值表示了各类微生物的在不同水样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制备出新型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纤维,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以及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况,并将其应用在砂浆与混凝土中.重点研究了改性纤维提高与基材界面性能的机理,主要考察改性纤维的分散性、抗裂性及对砂浆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二氧化硅在纤维表面均匀分散,纤维与基材的界面性能得到改善,并表现出极佳的分散性与抗裂性,对纤维增强砂浆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Basic theory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about glassy cementitous materials is presented. At the same time modified glassy cementitous materials were manufactured by means of point activation and disperse and grind aid according to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chemistry. This theory about surface modification has been proved by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ch as SEM, size distribution, fluidity of the paste,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ardened paste and heat of the hydration. The particle size of modified fly ash is tending to become smaller and the shape of microfine particles seems a ball; strength of modified glassy cementitous materials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compound paste has a obvious increment and fluidity of the paste also has a noticeable improvement; surface modification also can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paste structure to a certain degree. Besides a model about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modified glassy cementitous materials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s put forward.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Grant Council t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Grant (RIG 94/95. EG07) Biography: Ma Bao-guo (1957-), male, Professor Ph. D, research direction: cement and concrete.  相似文献   

11.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流变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获得高性能混凝土内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方,制备并测试了一系列试样。对试样的研究采用了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点,利用流变学原理,从流变参数、触变性、经时变化三个方面,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工作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找到了粉煤灰与矿渣、粉煤灰与硅灰以及矿渣与硅灰复合作为外掺料组成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方,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生物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进行气化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气化是可行的,气化条件是:发酵温度25~35 ℃,pH值7~8,C/N=(20~30):1,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含甲烷65%左右的沼气.加入适量的泥炭有利于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脱硫石膏粉煤灰化学成分、杂质、颗粒特征和激发剂等对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激发剂是影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这为脱硫石膏、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经实际应用表明 ,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砂岩致密时间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的致密时间目前尚无定论,这是由于对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认识不一致造成的。通过铸体薄片和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早成岩A期的泥岩压释水为方解石胶结提供物质来源,形成了浸染状均匀分布的I型方解石胶结物和斑块状或星点状散布的Ⅱ0型方解石胶结物; I型方解石胶结的砂岩,流体难以进入而失去水岩反应能力,Ⅱ0型方解石胶结物在中成岩A期经溶解沉淀反应转化为Ⅱ型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资料不能作为研究方解石胶结物成因的主要依据,这些资料的解释必须服从于岩石显微结构特征。鉴于此,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砂岩致密时间为早成岩A期,其与成藏时期的配置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  相似文献   

15.
以提高矿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矿山充填采矿成本为目的,本文开展了利用水淬镍渣制备矿山井下充填用胶凝材料的研究。分别采用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的方法,对水淬镍渣进行了提高其胶凝性能的探讨。以井下充填体的强度指标为评价标准,分析了磨矿细度和激发剂对水淬镍渣活性的激发程度和胶凝性能的影响,对水淬镍渣的化学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活化处理的水淬镍渣为主要原料(占原料总量的85%)制备的胶结剂,可以作为水泥的替代品用于矿井充填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水泥稳定二次再生路面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分析了二次再生材料经长期使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后的材料特性,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水泥稳定二次再生路面材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并对其抗冻性、浸水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进行了试验测定。提出了以加州承载比(CBR)和压碎值作为水泥稳定再生路面材料进行二次再生利用的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二次再生材料强度明显低于普通水泥稳定基层材料,并且其抗压强度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二次再生混合料旧沥青成分含量较高;但其强度和路用性能仍能够满足用于沥青路面基层、底基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探索采用铁尾矿粉取代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ECC)的可行性,重点研究铁尾矿粉掺量对ECC的拉伸特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比较所研发的新型铁尾矿粉ECC与传统粉煤灰ECC的宏观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采用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在同等矿物掺合料掺量下,铁尾矿粉ECC的强度性能低于粉煤灰ECC,但表现出更强的拉伸延性. 在所研制的铁尾矿粉ECC中,当铁尾矿粉与水泥质量比为1. 2~2. 2时,ECC的28 d抗压强度为36. 7~54. 2 MPa,满足一般混凝土结构对抗压强度的要求. 此时,ECC的28 d极限拉伸应变为3. 4% ~4. 3%,铁尾矿的总用量占固体基体原材料总质量的66. 6% ~77. 0%.  相似文献   

18.
红土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高孔隙比、高含水率、高强度和低压缩性的区域性特殊土.红土中存在有大量的游离氧化铁.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多少,以及其存在形态的不同都将对红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产生很大影响.通过人为地向原扰动红土中加入游离氧化铁的方法,对恒温60℃养护80 d后的试样进行物理、力学、化学试验,试验发现,在控制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红土中游离氧化铁含量越高,土颗粒的团聚度越高,土的强度也越高,并通过扫描电镜图片从微观的角度定性的验证了这一结论,阐述了游离氧化铁对红土产生结构连结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优化设计低收缩胶凝材料,根据不同的胶凝材料组合制备了强度相近的胶砂,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选择与胶砂收缩关联度较大的因素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胶砂收缩GM(1,N)模型.结果表明:C-S-H与未水化颗粒的体积比、变形抵抗因子和砂浆强度与胶砂收缩的关联度较大,其关联度分别为0.759,-0.678和-0.631.以此建立的胶砂收缩GM(1,4)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为8.96%,全部收缩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5%左右.该模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易获取,其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减少了繁琐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海砂中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分析氯离子对结构中钢筋的腐蚀作用,将海砂引入氯离子的形式从传统的内掺型中剥离出来,采用NaCl溶液浸泡河砂模拟海砂,研究氯离子与水泥胶体的结合机理,并结合SEM微观实验和EDS的元素扫描结果,对氯离子在砂子周围的发布、结合规律作了描述.实验表明:水泥稳定后与氯离子的结合率在60%左右,海砂型与内掺型氯离子结合、传播方式有所不同,海砂型引入的氯离子存在一个从海砂表面到水泥凝胶内部的渗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砂型氯盐侵蚀的概念,基于微观试验结果讨论了其结合和传播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