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的微型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型实验为手段,对槐花米中提取芦丁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提取芦丁酸化时的最佳酸性条件,其为pH=4.0~5.0.同时用微型索氏提取器对常用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该法提取的芦丁虽然提取率较低,但纯度高,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柠檬渣中总黄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低温烘干的柠檬渣为原料,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柠檬渣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硫酸铵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g/mL、硫酸铵用量为24g、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30min时,提取率最高.在此条件下进行了5次平行实验,平均提取率可达1.58%,而且实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超声提取绿茶茶多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超声提取法对绿茶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出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15 min提取率为10.710%,而水提浸作用1 h的提取率仅为10.638%,表明超声提取缩短了时间.正交实验的结果给出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时间为15 min,功率为480 W.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水提取法、碱提取法提取板栗壳中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3种方法对板栗壳多糖的提取率.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率较高,为9.15%;其次是水提取法,为5.99%;碱提取法最低,为4.72%.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3种方法提取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提取柠檬皮渣总黄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风干的柠檬皮渣为原料,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析得出柠檬皮渣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45℃、液料比为20、提取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实验,结果表明柠檬皮渣总黄酮的提取率高,而且实验的重现性好,此时平均提取率为1.8167%.  相似文献   

6.
小麦麸皮木瓜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麦麸中的蛋白质,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固液比、酶用量、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确定木瓜蛋白酶提取麦麸蛋白较适宜的条件为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5 h,温度为55℃,pH值为7.0,酶与底物比为0.6%,提取率最高达到44.34%.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提取萹蓄总黄酮的微型化学实验法(恒压分液漏斗)与常规实验法(超声波、索氏提取器)比较,实验证明微型化学实验法与常规实验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使用试剂量小、污染小、省时间.适合选做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化学实验.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微型化学实验法提取萹蓄总黄酮,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96%,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酶解辅助水法提取土茯苓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用铝离子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酶用量、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0%、固液比例1:8、提取温度100℃、提取3次.最佳条件下,粗提物干粉得率为14.0%,干粉总黄酮含量为4.1%,总黄酮提取率为0.57%.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茶叶总黄酮类物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即微波功率648 W,微波提取时间为4 min,料液比为1∶45 (g/mL),测得茶叶总黄酮提取率为9.54 mg/g,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技术,研究了从国产新楝果核中提取印楝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无机盐的质量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印楝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交提取、双水相体系纯化印楝素的最佳条件是:无机盐浓度为0.62g/mL,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0(g∶mL),此时印楝素的提取率为1.23%.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茶梗为原料,以氯化铜为活化剂,化学法制备载铜茶梗活性炭,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所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浸渍比、氯化铜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为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简称BBD)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活性炭得率和碘吸附值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氯化铜浓度为25%、浸渍比为4、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453 mg/g、得率为47.09%.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得率与预测值基本符合,所以据响应面法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试验优化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固体渗硼剂中通过添加微量的碘来达到催渗的目的,同时对催渗机理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在固体渗硼剂中添加微量碘后有催渗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渗速,而且渗层厚度也有明显增加。讨论认为碘的催渗作用在机理上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在被渗金属表面上附有活性的碘原子源;碘原子能使被渗金属的晶格产生畸变。图3,表1,参3。  相似文献   

13.
以“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实验产生的含碘废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及碘的含量,提出了利用含碘废液制备碘化钾的方法。首先利用CuSO4沉淀废液中的碘,得到CuI,加入Fe粉发生置换反应后,再加入K2CO3溶液即可反应得到KI。该法对废液中碘的回收率为80.5%,制备碘化钾的纯度为98.7%,可作为常规化学试剂使用。本实验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开放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制备的KI可以重新作为学生实验的原材料,做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V/V)、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15.
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菜中的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碱溶法使紫菜中的碘以I-形式转移到溶液中,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四氯化碳萃取,经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得紫菜中的碘含量大约为126.69 μg,该方法可以用来提取和测得海草中的碘含量,回收率高,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 mL,浸泡时间为0~3 h,回流时间为120 min,黄芩粒度取0.1~0.5 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碘代消毒副产物(I-DBPs)是饮用水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类高毒性消毒副产物。综述了不同碘源下I-DBPs生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水中I-DBPs的碘源主要包括碘离子、碘系消毒剂、碘化显影剂等有机碘及最新发现的碘酸盐,天然有机物存在下,不同碘源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均可生成IDBPs。研究I-DBPs的不同碘源生成机制对于这种"三致性"消毒副产物的碘源前体控制进而削减其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控制I-DBPs的产生,对水体中的不同碘存在形态存在应予以关注,同时急需研发相关控制技术(如化学预氧化、深度处理、消毒方法优化等)来削减碘源前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鞭石斛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次数、料液比和离心时间分别是在脱单糖、水提和醇沉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最佳脱单糖工艺是乙醇浓度(9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0min)和提取次数(3次);最佳多糖水提工艺是料液比(1:3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1次)和粉碎度(0.25mm);醇沉最佳工艺条件是离心时间(10min)、乙醇浓度(90%)、醇沉时间(30min)和醇沉次数为3次.石斛多糖提取工艺复杂,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要想获得高纯度、高提取率和低成本石斛多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的碘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度法测定碘的各种方法,主要有常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萃取光度法、褪色光度法、溶剂浮选光度法、双波长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染料缔合物光度法和紫外光度法等。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碘是防御和治疗由缺碘而引起的各项病症的药剂,而食盐中的碘又是人们从食料中得到这一元素的经常来源,所以对于食盐中含碘量的分析研究是很重要的。因此,轻工业部盐务总局委托高等教育部将「食盐中含微量碘的分析研究」作为科学研究专题,发给各校院研究,并指定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和华东航空学院四校同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