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杨成菊  杨成群 《海峡科学》2012,(8):76-77,107
该文通过对现今国内外汽车交流发电机实际应用的调查和分析,对汽车交流发电机在设计过程中,影响可靠性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与分类,并从使用的角度,分别对其各部件(定子、转子、轴承、风扇、调节器、整流器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以使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机械强度、热负荷、电磁兼容性、噪音、密封防护等满足更优化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汽车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功耗,实现自激磁功能,介绍了一种基于自激磁式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其电路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压调节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调压精度高、功耗低、自激磁性能稳定的特点。该设计方法可为交流发电机电压的自激磁电压调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制设计了适合绕线式定转子并联自励磁两头发电机的电压自动调节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变转速、变负载运行工况下电压调节器励磁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使用样机进行的稳态及动态实验证实了理论的正确和调节器的实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容量发电机上装设有相复励调节器时的各种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调节器可使发电机获得较好的空载稳定性及承受负载波动的能力。发电机带不同负载时能维持端电压较恒定。采用适当施措后可使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分配平稳,对于发电机工作于远距离输电时,这种调节器除了能使机端电压维持较好外,并没有比其他比例调节器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子调节式永磁发电机稳压分析及对发电机电枢绕组重新设计 ,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子调节器 ,该种调节器不仅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  相似文献   

6.
对大连造船厂建造的11.5万吨穿梭油轮的电站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轴带发电机、变频机恒频供电系统的电源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进行了原理设计,得到这两个调节器的参数,确立了系统满足恒频的方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WZT-2型自动电压调节器是同步发电机大量采用的电压自动调节器,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其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自校正PID励磁调节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同步发电机自校正比例-积分-微分(PID)励磁调节器。该调节器以加权的多变量(电压偏差加转速偏差)作为反馈信号,运用最小二乘估计在线辨识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以及零-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实时改变PID调节器的增益系数kP,kI,kD,从而实现同步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优化控制。数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自校正励磁调节器能够自动适应同步发电机运行条件及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获得比恒定增益的PID励磁调节器更好的发电机端电压和功角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王倩  伊春娇 《科技信息》2010,(16):91-91,93
硅整流发电机作为包括汽车在内的行走机械的主要电源,比直流发电机更加耐用、容易修理。本文从硅整流发电机的优点出发,阐述了硅整流发电机发电及整流的原理,从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出发,阐述了电压调节器的重要性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用极点配置法设计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点配置法对一(三阶)单机—无穷大系统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参数整定及其在改善系统静态和暂态稳定性能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就三阶系统全状态和部分状态变量反馈极点配置与调节器参数整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爪极电机的磁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爪极电机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因为其转子结构和磁场分布呈三维性 ;而爪极电机的磁场计算又是分析、设计爪极电机的基础 ,它对于爪极电机的参数计算、性能设计和采用永磁材料设计新型混合式爪极电机都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文章阐述了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爪极电机磁场的一般性原理 ,通过三维场数值计算 ,对一台 3 5 A传统结构汽车用爪极发电机的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并对该电机转子中引入永磁磁钢的改进型发电机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对于设计新型爪极电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虚拟仪器下车用交流发电机实验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就发电机性能测试与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该实验系统利用计算机作平台,建立友好的虚拟仪器面板,有利于提高发电机性能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低电压调整率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量法分析了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带纯电阻负载且考虑电枢电阻、电压调整率等于零及负值时所具备的条件,得到了相应的负载变化范围,总结了电压调整率随电机参数变化的规律.采用场路结合方法设计了一台低电压调整率的电机,利用有限元计算了负载场,得到了电枢反应电抗的饱和值和电压调整率.计算和测量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这为设计额定负载时,其电压调整率低甚至为零的永磁交流发电机提供了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交流发电机的三相绕组作星形联结时,几种误接情况对三相电路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导出发电机系统连续时间模型的基础上,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和本文提出的反推逐个计算法,对其机器(物理)参数进行在线跟踪估计,从而实现了发电机系统的故障检测。它为发电机系统的机器参数辨识与故障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船用交流发电机的调压和自励恒压装置的结构以及元器件的作用,分析了交流发电机的调压与自励恒压装置在空载和负载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压燃式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的动力学特性,对其启动和稳态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对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的负荷特性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相比,自由活塞发动机在其上止点附近有非常大的加速度,使得在上止点附近压缩行程较慢和膨胀行程较快.随着系统输出功率的提高,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缸内峰值压力、压缩比及指示效率不断下降;而直线电机载荷系数、峰值电磁力及循环加入能量不断增加.随着系统的运转频率不断提高,直线电机的载荷系数不断降低,最大峰值电磁力将在中间某一工作频率取得;而活塞平均速度、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指示效率和系统输出功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As a newly developed precision technology, casting-forging complex near net forming process is utilized to produce complex components with a short lead time, low cost and high precision, thus to accelerate the response speed of the market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products. In this paper, the casting-forging complex near net forming process of alternator claw pole was developed and investig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Qualified near net workpiece was manufactured, mechanical parameter and relative field information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was also obtained. While the alternator claw-pole is processed with this technology, the forming force is small, the process is short and the quality of forgings is perfect. Therefore, the complex casting-forging near net forming process of claw-pole is an energy and material saving technology, which will have a vast developing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山西科技》2005,(2):114-115
文章详细介绍了重庆中鼎电气公司生产的TMD11—Ⅱ型同步电机晶闸管智能模块励磁装置在大同云岗煤矿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其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traveling-wave thermoacoustic electricity generator, which consists of a traveling-wave thermoacoustic heat engine and a linear alternator driven by that engine, is presented. Us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w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a traveling-wave thermoacoustic heat engine and a linear alternator. In the experiments, 450.9 W of electrical power was obtained with a maximum thermal-to-electrical efficiency of 15.03%, and a maximum electrical power of 481.0 W was achieved with 12.65% thermal-to-electric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