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捷 《科技资讯》2014,(29):191-19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机电领域优秀人才短缺的现状已引起关注,针对培养社会急需的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本研究结合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培养计划,探求适应21世纪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创新型工程师。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机构,图书馆必须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积极参与高校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在阐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图书馆的新要求;针对目前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习资源库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以及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机构,图书馆必须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积极参与高校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图书馆的新要求,针对目前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明确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构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反思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定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几个问题,以期为我国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爱永 《科技信息》2013,(3):158-158
本文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析了工科数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相关工科数学的课程体系,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科数学教学模式,以实现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陆坤  李凤岐  杨南海  谢玲 《实验室科学》2013,16(3):162-164,167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我国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以往在工程人才培养,特别是校企合作培养高端软件工程人才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依托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思路,成立校企联合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班,构建起带有示范性意义的、适合软件相关工科专业方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的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目前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目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融合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机制;通过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工程项目或软件产品的运行周期结合,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按照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支撑当前教学改革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它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指导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各校工作的开展,2011年,与部分高校学生签订了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协议,本论述就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实施领域、培养标准以及企业具体组织实施办法,论述一下如何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工作,并以某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三方协议为例,说明学校、企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出发,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包括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式与途径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索了其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改革的有效途径,力图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教学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时代发展对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方案,通过对此方案的解读,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工程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彰显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的创新性突出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时代发展对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方案,通过对此方案的解读,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工程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彰显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的创新性突出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林井祥  康健  高伟 《实验室科学》2014,17(5):139-141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卓越采矿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托,提出了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石,论述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结合采矿工程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设计培养计划、毕业设计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培养研究型卓越工程师的通用目标,初步探讨了在培养研究型卓越工程师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物理教学模式。揭示了自主创新产品项目的实施、设计性实验的研究、知识拓展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内容的选择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创新意识、构思以及设计等综合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并根据一段时间以来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分析和总结,找出经验和不足,以便为将来研究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建构培养学生优秀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工程伦理的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理念引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课程的"知识传授"显性教育中融通隐性的"价值引领"教育,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及工程伦理意识的引导,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化工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照明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国家发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领域,天津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是全国首个专门以培养半导体照明专业高端专业人才为主的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在天津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的尝试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措施,本文基于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基础,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具体措施,重点针对"卓越计划"的理论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效果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教学改革。经实践应用表明,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阐述卓越计划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优势,提出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工程教育为核心、专题训练为补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层次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于卓越目标的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竞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改革,打造"三师型"师资队伍,对年轻教师执行AB轮岗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卓越计划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的工程教育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需求自动化专业人才重应用,强实践,以达到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强调工程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本专业特点, 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构建了科学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作为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的深度开展和实施,独立学院在保持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向,探索适合现实需求的电气信息类特色工程师培养过程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通过分析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电气信息类工程师特色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包括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建设、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多样化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等具体措施,以培养具备高水平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电气信息类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是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试图以卓越车辆工程师培养为例,系统地探索和研究行业快速发展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及知识能力结构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期为高校开展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