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香珠 《科技信息》2006,(2):276-27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不合理制度的存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改革现行的相关制度,选择正确道路,实施科学对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有效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皮尔逊系数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永川区青峰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实施土地流转的选择已基本没有影响,农村土地的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却有很大的贡献。(2)农户土地的农业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非农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农收入是现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最大收益者是用地业主,其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农民的收益则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中国不少学者认同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本文将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经济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收益的两个重要指标。以山西省临汾市隰县2001—2008年各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经济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隰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经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为隰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8年~2006年中关联合进行的7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村家庭收入数据,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经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2003年-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要高于1988年-1999年,且以1996年为分界点收入流动性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三阶段趋势;收入流动性可有力地促进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是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理论分析,选取2001-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测算农业技术水平并进行计量估计,得到如下结论: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地规模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家的富强,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就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该文就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校正过度倾斜的天平--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仅从人均收入总量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储蓄水平、消费水平作更深层次的考察。过大的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的原因,更有政策体制原因。必须从城乡统筹发展、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等方面采取措施,以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奥百宁 《科技信息》2009,(28):I0048-I0048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为主,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制度安排的角度透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大的制度成因。认为农村制度供给缺失和收入分配政策向城市倾斜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5):107-114
农村劳动力供给优化和底层创新是农村层面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收入结构、增收途径及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又间接反映劳动力供给和底层创新.基于此,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皖北地区2008—2014年农民增收的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仍超过第三产业;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组成部分看,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财产性收入、自主性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虽然较小,但其近两年的灰色关联系数已接近或超过0.8,预示着财产性收入、自主性收入将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迅速拉大,所以如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农民收入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找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中等收入陷阱"的提出有其实证依据,并有警示作用,应从发展风险预警的意义上来把握这一概念。一些国家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社会发展滞后,而这又与收入分配不公密切相关。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重要战略是构建完善合理协调的收入分配格局,其重点之一是改善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分配和生存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的差距与公共教育支出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乡居民私人教育投资与政府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教育投资的增加会减小这种差距.因此,应该加强政府公共教育投资力度,促进农村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不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也出现了性别收入不平等的现象。该文利用2010"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运用嵌套模型,探讨影响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现状的因素。结果发现,影响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现状的因素并不单一,户籍、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等都对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县一直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线,以产业发展和劳务经济为重点,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为此,笔者现就"奉节县2007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1978—2006年有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三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和基本建设投入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95年—2006年全国38个工业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将非工资性收入纳入研究范围,以从工作单位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的总和为职工收入,运用高低比、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一系列指标衡量中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收入差距,发现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不大,且以2002年为界呈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行业收入差距主导因素正在发生变化,泰尔指数的组内差距正在缩小而组间差距正在扩大。本文得出了行业因素不是造成社会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农业收入的因素指标中选取7个与农业收入最为相关的变量,对我国10个农业大省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主成份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建了影响农业收入的回归模型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产规模因子是提高农业收入的驱动因素,同时生产保障是提高农业收入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中国国情,剖析可能阻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发掘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并总结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索跨越陷阱的有效途径。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妥善处理各种挑战,中国就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