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人们总会被一些不时冒出的所谓"科学常只"所左右,而这些常识的背后,都是种种误读地震时躲进"生命三角"流言:地震来时要到桌子、冰箱、沙发旁蹲下,如果建筑物倒塌,靠近它们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生命三角"。真相:这个说法早在2004年就开始流传,它的倡导者、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的加拿大人Doug Copp认为,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避。他甚至通过炸毁楼房的试验来证明自己这一理论的有效性。不过,Copp所做的"实验"根本不能算  相似文献   

2.
科技界声音     
正原创的科学是未知的,人们永远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现什么。我的生活也一样,充满了探索与好奇,能做的就是乐观愉悦地对待每一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东新华社[2014-06-03]我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动力、兴趣做科研。做科研不是准时上下班,而是为了自己和国家的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卫 《创新科技》2005,(5):60-60
据报道,加拿大北湾地区一名研究人员通过数年研究,发明了一种挑战所有已知物理学规则的神秘仪器--可以隔着墙壁看见墙内物体的"天使之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盖里·德里福斯称,如果该仪器真能"看穿墙壁",那么发明者甚至有望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一"穿墙"机器也引发了某种担忧:这一机器目前有两米多长,如果将来它被发展到眼镜或头盔般大小,那么人们几乎将再无家庭秘密可言,因为只要戴上这种仪器,就可以隔墙看穿所有家庭中最隐私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引言一个设计得好的观众厅,应该使其中每一个观众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表演,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所谓视线问题。成千上万的观众同在一个大厅里,朝同一方向看,如果观众厅地面不做成前低后  相似文献   

5.
你的青春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然而我们却常说,如果条件好了,我会努力学习;如果教师优秀了,我也就优秀了;考试题简单了,我的成绩也就好了……将来我老了,就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做人,要活在当下,活在现实里。而现实是不如意的,是需要流血流汗的。成长中可能遇到的…  相似文献   

6.
李璇 《创新科技》2007,(12):27-29
提起王晓东这个名字,河南人是骄傲的,中国人是自豪的,他是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代表,他谦虚调低、潜心科研,是广大癌症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如果人们想到一位艺术家是他那时代的见证人,但同时也是反抗暴力和暴政的积极主角和公民的话,那么就不能不想到毕加索。"不错,我意识到我一向在用我的绘画来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进行的抗争活动,但是现在我明白这绝不算是够了。这些年月的可怕压迫,向我表明:我应该不仅用我的艺术,而且也要用我的全身心来进行战斗……。"毕加索以一种令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方式作画,但他认为"我之所以这样画,是因为这是我的思想的必然结果。我年复一年地工作正是为了获得这样的结果,如果我后退一步,那就会是对人民的冒犯,因为这些结果确实是我的思想成果。"正因为如此,《格尔尼卡》等作品成为他思想的镜子和政治的宣言。  相似文献   

8.
断舍离     
正初看"断舍离"三个字,是一组听起来有点奇怪的字眼吧?这是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如果,要非常简洁明快地回答这个问题,"断舍离"就是"通过舍弃、整理物品,将心中无用之物整理得一干二净,让人生变得愉快的方法"。这本来是源自于瑜伽中所说的"断行"、"舍行"、"离行",是为了让人放下心中执着的教导。将这样的教导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国家下大力气引进海外科研经历丰富并且成果丰硕的年轻学者回国服务,给予这些海归人才可观的经费资助和优厚的科研条件、生活待遇。我对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持积极的赞成态度。一方面,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如果这类科技人才能在国内心无旁骛地做科研,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数人应该会做出突出成果,不负厚望。  相似文献   

10.
秦川 《创新科技》2002,(8):40-43
"我们缺乏人才。"我们没有资金。"这似乎是对公司绩效不佳的最常见解释。如果有人有钱,公司就一定能解决任何问题吗?当然未必!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每一个经营者首先必须闹明白怎样——  相似文献   

11.
《易经》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如果从反盗墓的角度来理解,"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应该是中国古人最朴素,也是最原始的反盗墓构思。  相似文献   

12.
如果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我们应该调高水价,收取足够的排污费.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气球火箭     
林楚 《少儿科技》2011,(4):28-28
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空气,就能做一个气球火箭并且让它往高处"飞"。不相信?那就试试吧。材料:一段细线、一根吸管、一个气球皮、一把椅子、一卷胶带、一个夹子步骤:1.将细线穿过吸管(如果不好穿,可以从吸管的另一端把线头吸过来);  相似文献   

14.
刘云洁 《科技信息》2011,(19):I0328-I0328
笔者认为要重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写的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阅读课中对文本做批注,可通过"抓重点句、抓插图、抓空白点、抓中心思想"这四个途径。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资源,捕捉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做批注,既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化,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如果做的好的话利国利民,本文根据实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给水利事业带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历史中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自从进行了翻译实践以来,议界对于"对等"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其中,最著的对等理论就是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学说。几十年来从未受到质疑的"等效原则",在Newmark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后,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本文将探讨这两种交际法的关系和利弊,从而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采取何种翻译原则,希望能为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算拥有得再多,也无法让生活变得充实有趣。如果我们手头可支配的钱有限,那就更应该有的放矢地只购买能让自己真心获得满足的物品。我们总是讨论"怎么样才能不购买""哪些东西不应该买"这类不购买的话题,其实,如果我们一直过着只买基本生活需求品的生活,生活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想,这种生活应该会和社会脱节,变得越来越无趣吧。  相似文献   

18.
现年68岁的王致君老先生是《知识经济》在做“CIO薪酬现状调查”的时候认识的。在回收的近百份调查表中,王老先生寄回来的是第一份,当我们听惯了许多信息官回答起自己的职务时有点委婉的说自己仅是信息中心主任或者计算机处处长,王老先生的回执上却很明确的选上了首席信息官这一项,这使我们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个退休8年的老先生如果是CIO的话,那应该是中国最年长的CIO吧!我想我们众多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们有理由也应该来听听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在加拿大做义工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习惯,大多数人做义工的动机,就是想为社会多尽点义务,更多回馈社会。当您一踏上加拿大这片土地,就会觉得有很多地方和国内情况大相径庭。而我感到最吃惊的便是加拿大义工非同寻常的盛行。走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过来采访下,没做过义工的,恐怕算是稀罕人物了。据"Voice of the People"发布的全球"义工国家"(义工占国民比例最多的国家)评选中,加拿大仅次于挪威,位居世界第二。很难想象,如果加拿大没  相似文献   

20.
<正>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新闻:"重磅:癌症代谢检查点抑制剂横空出世!科学家发明神奇小分子,能消除肿瘤的免疫抑制性,还能提升T细胞抗癌效果!"在媒体、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宣布某种能够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等患者众多的疾病的神奇药物横空出世。如果我们把这些消息都当真,世界上早就充满了各种"神药",早已不存在所谓"不治之症"了。其实上述的"神奇小分子"只是用小鼠做了实验发现它能抗癌而已。如果只靠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