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心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是指中心城市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组织制度和新生活方式,从而支持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心城市的创新活动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核心,以推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为最终目的,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汪小红 《科技信息》2013,(17):267-268
创新是比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东西,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通过在金工实训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改革考核方式等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出了在金工实训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最具创新能力的特殊群体——创新型企业,可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产业和科技竞争的"企业航空母舰",作为科技型企业群体"皇冠上的明珠",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力量和"王牌军"。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为契机,引导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强创新谋划,实施企业创新发展整体战略,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2012年,淮北市科技局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攻坚年"活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以高新区创建为着力点,大力开展科技入园区行动,引导支持龙湖工业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  相似文献   

5.
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五个维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辽宁2001-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总结了辽宁近几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2017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的结果,对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知,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中企业创新能力优势明显,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能力成为创新短板,创新绩效停滞不前。对此,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发展情况,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更快向前发展,需要重建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营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高支撑广西重点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水平;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还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建设支撑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8.
冯锋 《安徽科技》2001,(10):9-12
如何把科技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科技兴省的宏伟目标,是加入WTO后,安徽科技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现有的基础看,安徽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在于,科技发展的政策依赖性过强,自我完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一旦失去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主体将在较大程度上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实际上,面对WTO,安徽省科技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创新知识在科技主体与企业之间的流动和扩散,以科技制度创新为主要手段,逐步培育和建立起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良性网络化互动关系,谋求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文章将就安徽省科技发展与产业关系的现状、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并就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21,30(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也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部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企业群体中最具创新活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徽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更多更高的需求相比.还必需在自主创新上下更多功夫,有更大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安徽快速崛起.重点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构建创新公共平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加快安徽省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步伐。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敏 《太原科技》2005,(5):28-29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霞 《华东科技》2011,(3):28-31
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和经济发达城市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主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重点发展战略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已日益成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杭州科技》2008,(1):54-55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位一体”方针,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目标,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引进、培育、孵化”高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为重点,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高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文化创新分别对应于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驱动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友好环境。列举了国内、外试点创新型城市,就其建设中高校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在高校的科学研究类别、产学研合作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环境营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宁波市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区域企业、产业结合日趋紧密,逐步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文章针对宁波市级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情况展开分析,进一步了解全市市级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条件的薄弱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要抓住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有利时机,围绕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在产、学、研之间建立合作互功的网络化联系和创新的制度安排,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劝和优化配置,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