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价工作是政府加强行政管理、提升行政效能最直观的、最现实的管理手段之一,是对现有联盟发展状况、运行情况、成果产出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的重要过程。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座谈、专家评审等环节,作为对现有联盟政策进行修订的重要依据。当前,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工作已经开展了8年,在此期间山西省从最初的以农业为主的联盟形式发展到现在包括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40余个省级联盟,包含400余家成员单位、数千万科研经费投入、上亿元成果转化交易额的庞大联盟形态,已经成为当前山西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通过联盟评价的方法,对现有省级联盟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以借鉴的优秀做法和当前遇到的突出问题,以管理办法为重要突破口,提出科技政策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在上海,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在联盟构建过程中,依托单位或理事长单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联盟内企业面l临的产业共性问题;部分联盟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了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中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3.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
宁波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食品创新联盟,成立于2009年8月27日。食品创新联盟,由宁波市科学技术局领导,宁波市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组成。牵头单位为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海洋开发研究院等,秘书处设在浙江万里学院。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0,(7):20-20
近日,成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市新津县举行,事丰医疗、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迈克科技、普什医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奥泰医疗等22家成员单位签订了联盟章程和联盟协议,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药监局、成都市经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将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围绕重点新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有效推动成都市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把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成为聚集科技资源的有力抓手,突破关键技术的有效平台和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构建和发展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政策文件,揭示了发展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镁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agesite Materials Liaoning Province)成立于2009年,隶属辽宁科技大学,是辽宁省镁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落户依托单位,以及辽宁省镁产业研究院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7.
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清远首家新型研发机构,全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高性能结构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联合国内新材料领域的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在新材料研究领域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汇聚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促进新材料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一种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合理有效的选择合作伙伴是产业联盟构建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点。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所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AHP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竞争力已经逐渐趋向其获取和利用最新知识的能力,为适应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有利的科技资源,企业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内部科技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大与外部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寻求较优的合作组织。当前各种各样的联盟方式也成为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创新文化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综述创新文化在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探讨如何从创新思维的培育、管理文化的更新、联盟文化的塑造等方面论述推进技术创新联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4,(8):24-24
<正>浙江省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0年10月由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由巨化集团公司、中化蓝天集团公司等牵头单位并联合其他15家相关单位组成,联盟成员现已发展到18家单位。联盟在启动以后即开展大量的项目调研和沟通工作,在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下,组织了一批联盟成员内外的合作创新项目。共有6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厅计划,其中3个项目已进入验收申请阶段。此外,巨化与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多达17项。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横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和纵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补缺联盟技术创新模式。补缺联盟适应竞争和不确定性市场,使合作双方可以实现持续创新,有利于推进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合作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牵头组建的三个技术创新联盟"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矿安全光纤传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等六单位批准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  相似文献   

13.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核心构成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它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联合与促进,它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式。产学研合作是广义的概念。作为合作机构是企业、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三方(或两方)的联合,而合作的目的是完成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并使取得的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完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生产力要素的重组与优化配置,开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依托,各省市区域发  相似文献   

14.
动态联盟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不同于一般的合作创新形式。本文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过程的动态联盟技术创新系统组织机构 ,并结合其特点 ,分析了动态联盟技术创新系统的决策因素及决策机制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要技术依托,政府、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辅助力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斯坦福大学在1950年首先提出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也是现代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初步模型和发展标志。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14,(8):23-24
<正>浙江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2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技术创新联盟,从联盟的设立到运营,都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半导体照明联盟是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企业以及省内著名高校、研究所发起成立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组织。主要目的是解决LED照明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我省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联盟突出成员技术创新特色和上下游产业链间的合作,由远方光电、英飞  相似文献   

17.
早在"创新热点"计划实施之前,上海市科委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组织外部合作模式,无论是产学研合作,还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都是一种在特定时段,节点对节点的线性联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研究》2017,(4):56-59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总结安徽省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指出两种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即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最后分析了安徽省新型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0,(8):108-108
日前,由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23个单位发起成立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完毕,标志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践中形成的新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