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自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实施芜马合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以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加快落户,形成面向汽车、机械、家电、冶金、轻工等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环环 《安徽科技》2016,(11):21-23
正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制造、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标志着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水平。近年来,安徽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芜马合"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链日趋完善,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其中,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是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研发和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09,(10):F0002-F0002
9月24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市政府、袁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芜湖举行长江流域超级稻推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袁隆平院士、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明平出席签约仪式,并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华东攻关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4.
吴玮 《安徽科技》2014,(12):19-20
芜湖市围绕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引导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着力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公共研发平台。目前,全市组建了奇瑞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等5个重点产业研究院,10多个产业研究院在建,涉及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电子通信、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促进了人才和技术向芜湖集聚。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发展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城市功能的基本作用是聚集物质和人力资本、消费市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根据产城融合发展"作用圈"模型,城市要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才和技术支持、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扶持政策、降低产业集聚边际成本.产业集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人口集中、资源集中,能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能直接扩大城市规模和带来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共聚水平与演变趋势,揭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集聚类型,为优化木材加工产业区域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指数对1998—2016年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水平和1998—2013年木材加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同时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控制人均固定资产价值,计量和解释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4个三位数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各异; 木材加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对木材加工两位数集聚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2 9和0.763 2; 三位数产业集聚和人均固定资产价值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而三位数产业共同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结论】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主要是由三位数产业共同集聚支撑,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三位数产业集聚驱动,通过三位数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木材加工产业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产业积聚的研究起步较早,与国外产业集聚研究相比,我国产业集聚研究则起步较晚,比较系统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介绍和阐释;二是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和动力机制的研究;三是对我国产业集聚进行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2001—2010年内蒙古制造业的集聚变动趋势,构建引入地理集聚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专业化优势尚不明显;产业集聚度的提高有助于内蒙古制造业产业成长。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各行业的自身特性和资源禀赋分布,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政策,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科技信息》2009,(20):I0320-I0321
当前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实现城市化目标的主要约束是缺乏核心产业作支撑。突出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容易实现,人口集聚的产业依托力量不足。而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中系统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文章从定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内涵,分析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合浙江省各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对浙江省旅游产业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1地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性.根据这种不平衡性,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浙江省旅游产业集聚度划分为高度集聚、中度集聚和不集聚(分散)3个等级.其中,杭州、温州、宁波、绍兴为高度集聚;嘉兴、金华、台州、舟山为中度集聚;丽水、衢州和湖州为不集聚.今后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大旅游"概念,作出总体开发规划,构建良好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战略来指导浙江省旅游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内首台165kg级点焊机器人研制成功(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QH-165点焊机器人"项目通过验收。"QH-165点焊机器人"技术上突破了高速、大负载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优化设计,高速大负载运动平稳性控制的技术难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安徽,加快发展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了总面积达5300亩的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有5.7万平方米的机器人孵化器,同时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芜湖县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核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重庆市2011—2016年分行业27类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提升效应,除此之外,产业规模、产业效益、科技创新均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但目前重庆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主要是靠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效益的提升,科技创新的作用还较弱,这是因为重庆市产业集聚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只有量的取胜,缺乏质的集聚.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全球机器人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发展方向,医疗机器人产业备受关注,与人工智能产业的结合让医疗机器人产业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今年以来,多家相关企业分别获得过亿元融资。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近期上海市闵行区也正着力构建一张网络,建设多个平台,集聚一批机构,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与上海交大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支持华东师大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共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是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产业和区域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文章基于甘肃省14个市州种植业5种主要农产品,从产业和区域两个角度测度了2005—2014年甘肃省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甘肃省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趋势,具有显著的拐点特征和明显的"先小幅减弱,后显著增强,再显著增强"的阶段性特征。从产业层面上看,甘肃省种植业地理集聚具有较大的产品差异性,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且具有向劳动密集型农作物种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  范占军  张敏  姚磊 《河南科学》2009,27(7):866-870
以南京为实证地区,对其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探讨.总结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集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两种主要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南京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判断,指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位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偏好城市文化品质良好的地段及高校附近,其中城市中心区集聚度最高.最后,归纳分析了南京创意产业集聚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产业发展可以高效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芜湖市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市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的集聚发展态势。本文概述了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陆剑宝  梁琦 《广东科技》2012,21(6):44-49
一、产业集聚与集群的研究视角 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者看到的是地方政府领导在推动产业集聚成长中的作用;创新学派关注着产业集聚中的技术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经济学者用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等理论解释集聚的成因;环境学派看到的是集聚的拥挤效应和环境压力;社会学领域倾向用历史演进角度研究集聚中的网络结构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永春  郭杰 《甘肃科技》2010,26(20):10-13
制造业的集中分散过程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成都市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数量"、"质量"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集聚程度在人口、地域景观、经济密度、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紧凑度几个方面对成都城市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带动城市空间扩张的多样化。其中资源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散集聚过程对现代城市空间重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研究还发现,伴随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兴起,各类产业园区成为城市生长新的"增长极",对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空间重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统计信息系统"数据资料,分析2009—2011年安徽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的特征,并运用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法,预测安徽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