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舟山产的冷冻小规格白姑鱼为对象,研究了鱼肉和鱼糜蛋白在-30℃、-20℃和-10℃下的冻藏稳定性和冷冻变性特点,并考察了不同抗冻剂对白姑鱼鱼糜低温变性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姑鱼鱼肉在不同温度下冻藏时,肌原纤维蛋白都容易发生变性,并且冻藏温度越高变性速度越快,而凝胶强度则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添加各种抗冻剂可较好地抑制其冷冻变性,其中海藻糖和乳酸钠的抗冻效果可与商业抗冻剂比拟,可以在工业化生产中单独应用或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虾冷藏过程中肌肉蛋白特性的变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物化学、物理学两方面,比较养殖对虾和海捕对虾在冷冻贮藏过程中肌动球蛋白的特性变化,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蛋白特性的影响,及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冷藏后AM溶解度下降、ATPase活性下降,总SH和未遮盖SH数均减少,疏水性增大,而ATP感度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变化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变性加剧,变性程度为-10℃〉-18℃〉-30℃,各项指标均显示养殖对虾蛋白质的耐冻性比海捕对虾弱。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肌动球蛋白变性后ATPase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中国对虾肌动球蛋白经冷冻变性和热变性后,对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及蛋白质溶解度进行了研究。冷冻变性之后,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一般贮藏温度越低,活性降低超快。  相似文献   

4.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微浆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鲫鱼(Carssius auratus)在微冻(-3℃)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VB值,pH值,ATPase活性,K值作为质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微冻可以明显抑制细菌总数的增长,维持较低的T-VBN和K值,但是,微冻条件下鲫鱼的ATPase活性下降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大豆多糖对鳙鱼鱼糜蛋白冷冻变性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0%、1%、3%、5%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的鳙鱼鱼糜经-18℃冻藏12周后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Ca~(2+)-ATP酶活性、总巯基含量的变化,并结合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鳙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Ca~(2+)-ATP酶活性、总巯基含量在冻藏的前4周迅速下降,其后下降速度减缓,呈两段下降趋势,而SSPS的加入可以缓解这些指标的下降,且添加量为5%时效果最好.冻藏12周鱼糜的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表明,SSPS可以减少鱼糜肌原纤维蛋白芳香族氨基酸残基(色氨酸、酪氨酸)的暴露,降低α-螺旋含量的减少,阻止二硫键构象由扭曲-扭曲-反式向扭曲-扭曲-扭曲的变化,且添加量为5%时效果最好.说明SSPS可有效地减缓鳙鱼鱼糜在冻藏期间的蛋白质变性,提高其冻藏品质,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蛋白抗冻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茶多酚和壳聚糖对中国对虾进行冷藏保鲜处理,以虾肉蛋白质组成、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及SDS-PAGE图谱为指标,分析了两种保鲜剂对中国对虾肌肉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保鲜处理组肌动球蛋白质的盐溶性、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下降速度减慢,SDS-PAGE分析亦可发现蛋白质降解速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茶多酚和壳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蛋白质的变性.壳聚糖和茶多酚两种保鲜剂处理之间相比,发现壳聚糖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优于茶多酚,这与前期得到的壳聚糖用于中国对虾保鲜效果优于茶多酚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真鲷死亡后肌肉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对结果做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时,肌肉蛋白的分解作用不明显,温度超过40℃时,肌肉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解显著;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MHC的分解,表明盐溶性蛋白MHC中的蛋白酶酶切位点随盐浓度的提高而更多暴露,易受蛋白酶的攻击;钙离子浓度变化对分解作用影响不大;即使在70℃下,无论是肌浆蛋白还是肌原纤维蛋白其分解作用仍很明显,表明参与分解作用的蛋白酶有高度热稳定性且在肌浆和肌原纤维中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8.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冻藏温度(-18,-30,-80℃)和3个冻藏时间(3,6,12个月)对鲍鱼肌肉进行冷冻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藏方式下鲍鱼肌肉模拟胃肠液消化的产物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鲍鱼冷藏过程中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各种冻藏鲍鱼消化终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对冻藏鲍鱼肌肉蛋白均能分解,但冻藏时间越长,鲍鱼肌肉越难被降解,其消化速率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但是,不同温度下冻藏相同时间对鲍鱼的消化速率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冻藏时间对鲍鱼肌肉组织结构影响较大,冻藏3个月的鲍鱼肌肉纤维间隙比新鲜鲍鱼的大,但继续延长冻藏时间至6,12个月,肌肉蛋白凝集,间隙减小。不同冻藏温度和时间的鲍鱼肌肉胃肠液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顺序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且不同冻藏温度下贮藏鲍鱼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冷冻贮藏温度对脆肉鲩冻结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对脆肉鲩鱼片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18℃、-25℃、-30℃)下,理化感官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冻藏温度对各理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尤其是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明显。冻藏温度降低,脆肉鲩鱼片的汁液流失、蒸煮损失、TBA值和盐溶蛋白含量下降减少。经过冻藏的脆肉鲩鱼片,硬度显著增加,耐嚼性显著增加,回复性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价表明冻藏过程脆肉鲩鱼片的感官品质下降,采用较低的温度冻藏可以减少感官品质的变化,在-30℃下冻藏时可明显减缓该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酸降解、β-葡聚糖酶水解、纤维素酶水解、辐照降解、微波辅助H2O25种方式降解魔芋葡甘聚糖.以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产物对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保护效果,并对不同降解产物的冰点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产物能有效地抑制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其中β-葡聚糖酶水解、纤维素酶水解和辐照降解的魔芋葡甘聚糖添加量为0.5%,抗冻效果略优于商用抗冻剂.同时,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产物作为冷冻保护剂能降低水分子的冰点和融化热焓值.  相似文献   

11.
鲐鱼在不同冻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鲐鱼的质构(硬度、弹性、内聚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等为指标,研究了在不同的冻藏温度下(-18℃、-25℃、-35℃、)冻藏90d,各个指标的变化规律,摸索出最佳的冻藏温度,保证鲐鱼在冻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18℃时鲐鱼的质构变化最大,TBN值达到19mg/100g接近临界值,TBA增加最快;-35℃下冻藏90d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冻藏温度不同,鲐鱼的品质变化差异(P〈0.05)显著,因此-35℃冻藏90d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鲐鱼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鲈鱼肌原纤维蛋白为原料,以巯基质量摩尔浓度、紫外吸收强度、内源性荧光、浊度、二级结构等为指标,研究热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0~90℃下,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质量摩尔浓度减小、紫外吸光度增大、荧光强度下降、 Ca2+-ATPase活性下降.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先增大后减小.热处理使肌原纤维蛋白的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增加.热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浊度增加、乳化性和起泡性先增加后减小.主成分分析表明,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和乳化性被主成分介绍的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天然调味料对鱿鱼腐败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鱿鱼自然腐败菌为指示菌,研究大葱、生姜、大蒜提取液以及陈醋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和醇溶性提取液、陈醋对鱿鱼腐败菌有强抑菌作用,生姜仅醇溶性提取液有抑菌活性,而大葱水溶性和醇溶性提取液抑菌活性不明显。经测定大蒜水溶性提取液对鱿鱼腐败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原蒜液和原蒜液稀释4倍,陈醋的MBC和MIC分别为原醋液稀释16倍和32倍。在60~100℃下加热10~40 min,大蒜液的抑菌活性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陈醋的抑菌活性则在加热温度高于70℃,加热时间超过30 min后显著提高。不同比例的姜液、蒜液和陈醋混合液对鱿鱼腐败菌的抑菌效果不同,当复配液中陈醋相对含量高,而姜、蒜液相对含量低时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组织蛋白酶L很难通过常规的肌动球蛋白提取方法完全去除.由琼脂糖凝胶6B凝胶层析图谱显示,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主峰明显偏离肌动球蛋白主峰,表明该酶是肌动球蛋白非结合型酶.凝胶柱层析后测定L型组织蛋白酶粗酶液(Lmix)的活性,结果表明Lmix的热稳定性与pH和温度密切相关,其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45℃.在最适pH5.0时,Lmix的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专一性底物及酶激活剂、抑制剂影响研究表明,Lmix为内含巯基的半胱氨酸型组织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5±2)℃~(5±2)℃高负温冻融循环温度下混凝土盐冻融和水冻融的抗冻性,采用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超声波速损失率三种指标对混凝土试件在水冻、盐冻、盐浇水冻和盐浇盐冻环境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类试件经历150次冻融后,评价指标值远未达到混凝土试件停止试验时的最初设计标准;盐与水冻融间的差距也要比标准冻融循环温度下小.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冻融损伤评价指标—氯离子侵蚀面积占比,利用该指标测试表明,在(-5±2)℃~(5±2)℃的冻融循环温度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进程较同时长常温下浸泡后并不会加快.  相似文献   

16.
以抗热性不同的小白菜品种矮杂一号(抗热性品种)和矮脚黄(对照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呼吸强度,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ase)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二氢吡啶-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激温度为40℃和45℃时,矮杂一号呼吸强度持续稳定地上升,而矮脚黄则迅速下降。说明非抗热品种在高温下呼吸代谢不稳定,各个处理温度下,两个品种α-KGDHase活性有相同的变化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冻藏对脆肉鲩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脆肉鲩鱼片在-18,-25和-30 ℃下冻藏过程中的理化和感官品质变化.发现冻藏温度对脆肉鲩鱼片的解冻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TBA值和盐溶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明显.冻藏温度愈低,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TBA值增加愈小,盐溶蛋白含量下降也愈小.TPA值的测定显示:经过冻藏的脆肉鲩鱼片的硬度和耐咀性显著增加,回复性显著降低(P<0.05);较低的冻藏温度可使各指标数值的变化趋缓,-30 ℃下冻藏4周,脆肉鲩鱼片的硬度和耐咀性与新鲜鱼片的相比变化不大.感官评价表明:冻藏降低了脆肉鲩鱼片的感官品质,冻藏过程中鱼肉的质地由脆性向硬实、气味由鱼香味向肉香味转变;冻藏温度的降低会使转变的速率减慢,采用较低的温度(如-30 ℃)冻藏可以减少感官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斑点叉尾鮰鱼皮为原料,在低于蛋白变性温度的条件下利用乙酸提取和乙酸/木瓜蛋白酶提取的2种不同水解产物,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系统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乙酸水解产物和酶溶性水解产物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30~35℃和28~35℃;酶溶性水解产物在溶解性能、乳化性能和乳化稳定性方面优于乙酸水解产物,而在吸水性能、吸油性能、起泡性以及泡沫稳定性方面,乙酸水解产物明显好于酶溶性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猪血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的温度与不同的时间对猪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和杂蛋白均呈下降趋势,但从此活性上看,猪血SOD的处理以变性温度55-65℃,变性时间为15-26min最适宜,酶纯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动态检测了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尿激酶(uk)溶栓治疗前后24小时内,纤溶酶原(PIL),a2纤溶酶抑制物(a2PI)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活性或含量变化。结果:AMI患者经油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LG、a2PI活性均迅速降低,2小时后则逐渐回升,两者是同步变化趋势,TDP含量迅速增高,至24小时时,仍维持较高含量。而uk治疗前后,AT-Ⅲ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