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华光 《太原科技》2001,(6):2-3,15
现代管理提倡“以人为中心”的软管理,在高素质人才云集的高校系科,实施人本管理更有现实意义。阐述了高校系科管理中管理者通过科学地运用软管理中的“五交”法,即交往、交谈、交流、交位、交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具有精神满足感和事业成就感,从而实现系科管理中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并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务必谨防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提出 ,引发了人们对“法治”建设中的“德治”与历史上的“人治”、“礼治”关系的思考。本文将从当今“德治”与古代“礼治”二者的区别来阐释“以德治国”并非是提倡“人治” ,而是“法治”建设中一项富有弹性 ,但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治国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相近意义的副助词 ,例如“さえ”、“でも”、“まで”在实际运用时 ,无论从其接续法 ,还是所含有的用法、意义 ,如果不经过详细的对比 ,往往会混淆使用。因此 ,对这三个词的用法、意义、接续法的异同做了较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英语科技文章翻译中的“同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本文对“工厂”用词factory、plant、mill、works、house、yard等词及“防、抗、耐”用词proof、resistant、protect、endure、against、anti——等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7.
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现象是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旅行社企业的价格竞争、旅行社产品信息不对称等;消除此不良现象需要从旅游管理部门净化市场、旅行社产品创新、旅游者理性消费、改善导游的薪酬制度等方面入手,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 ,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 ;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 ,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 ,“呀”表示将来的 ,“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9.
周文 《奇闻怪事》2009,(2):116-116
“白骨精”、“北夫荒”、“蛋白质”是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背景下,利用缩略法创造的新词。从词语修辞的角度来看,起初的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逐渐为受众所接受和理解时,表示特定意义的引号就逐渐失去了标志功能,它们的意义就会逐渐固化为一个新的义项。这在词汇学上称为“词义异变”。当然,这些流行新语也需要语言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再”和“又”都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副词“再”和“又”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1.
该文着重描述了档案“案卷”改“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对按“件”管理档案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洞口方言的介词“帮1”、“等1”、“跟1”、“替1”和“捉1”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给予句式“N1XN2VN3”和“N1V1N3XN2V2P”,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言地位决定了五个介词不占竞争优势而处于消亡阶段。五个介词语义、语法功能的产生有三种模式:“替1”、“帮1”和“跟1”源于句式的重新分析;“等1”的虚化历程为“等待”→“容让”、“听任”→“给予”;“捉1”源于“把1”的词义渗透。  相似文献   

13.
盖方是有名的“飞人”,尽管他戏言对管理的理解就是“胡萝卜+大棒”,但是“无为而治”的后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管理“奥妙”呢  相似文献   

14.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造就一批骨干教师,而能否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关键在于校长。“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就是一场戏的总导演,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导演”,实施素质教育,实行高效管理,办出特色学校都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5.
“5S”管理是工厂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管理方法,文章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把“5S”管理应用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摇篮,而班务工作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作为一顶事业,多么需要我们用爱心去经营;班务工作作为一门管理,又多么需要我们懂艺术、会经营!如何经营、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呢?广博的“爱心”是前提和基础,科学的“艺术”是重要的保证。首先要用广博的爱去教育人、影响人、鼓舞人、塑造人,用“爱心”营造一片学生健康成长的“芳草地,同时还要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的能力是出之于先天(先验)的,而辞章的研究是成之于后天(后验)的;前者乃就顺向的创作(写)而言,所呈现的是“(0)一、二、多”的逻辑结构;后者却就逆向的批评(读)来说,所呈现的是“多、二、一(0)”的逻辑结构。通常,语文的能力,含“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与“综合能力”等;而辞章的研究,如对应于能力,则主要含意象(狭义)、词汇、修辞、文(语)法、章法、主题、风格等。由于前者应用于“由意而象”(写)的顺向过程,而后者则着眼于“由象而意”(读)的逆向过程;再加上“形象”、“逻辑”与“综合”三种思维之牵合,使得先天能力得以因与后天研究接轨而一一确认,而后天研究也得以因与先天能力接轨而回归生命。由此可证明两者始终是顺逆对应、融贯为一,而形成“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的。  相似文献   

19.
一、治班靠“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做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就要在学生中树立“规矩”,做到靠“方”治班。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那么校长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去使用自己的权利,覆行自己的义务呢?我认为:校长这一职务只是一个人展示人生价值的平台,他肩负的是责任和重担,因此应该摒弃“官本位”思想,努力搞好学校教育管理,为教师谋发展,促学生能成才。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我觉得一个成功的特校校长至少应该做到“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