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敏捷制造的特点,提出了区域动态联盟环境下物流系统的构造模式,分析了敏捷制造企业中物流系统的运行特点,论述了构筑区域动态联盟物流系统存在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船舶制造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为目的,以船舶制造企业供应链构成及特点分析为切入点,将物流管理影响船舶建造成本的因素分析法贯穿于研究之中,旨在从采购、生产及销售3个方面对船舶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优化管理,并提出对船舶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策略。文章探究了建立企业物流管理机制与体制,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运行,同时阐述了以高效的物流系统协调生产,减少物资在各环节的滞留时间、缩短船舶制造周期,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竞争激烈的国际大市场中,尤其是制造产业更是面临着外部的剧烈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制造成本成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极大障碍。本文介绍了生产车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Flexsim仿真软件结合流程分析法对某公司行输出变压器生产车问物流系统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车间生产流程及布局的优化,达到了缩短车间物流路径和减少物流回流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王慧颖  徐国庆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35-1144
随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如何将业务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以创新商业模式的挑战。本文借助商业模式六要素模型,以供应链一体化的视角,对第三方物流典型企业——飞力达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之后从建设智能物流系统和供应链协同平台以形成关键资源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金融价值增值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用共生理论中共生介质的概念,说明物流金融在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共生关系中的介质作用,即其对两者共生关系中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效果,说明价值增值是共生系统能量增长的一种表现形式.结合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分别论证了物流金融对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及它们所形成的共生系统的价值增值作用,阐明了价值增值主要源于风险成本的降低及新服务业务的利润增加.研究表明物流金融之于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走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必不可少的介质.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供应链中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对其进行了分类,将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概括为控制物流成本的能力、物流服务能力、物流要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建立了制造企业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某实际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制造业物流运行成本过高、效率较低的现象,该文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制造业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滞后、企业物流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是其主要原因.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可以通过建立三个系统,运用两个方法和进行供应链管理、效率化的配送、物流外包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淼 《科技资讯》2013,(25):32-33
针对企业生产车间的物流人员配置问题,以某外资生产制造企业为例,使用仿真软件Witness建立了生产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系统模型的运行,分析不同人员配置对生产系统的效率和库存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人员配置.本模型对需要优化车间内物流人员的企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多数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存在功能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等问题,在分析汽车制造业LLP产生背景及其在汽车供应链中地位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LLP的汽车制造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的设计;研究旨在通过汽车制造业物流信息平台架构的研究,实现对汽车物流业务体系中零部件采购物流、入厂物流、整车销售物流及售后备件物流信息的整合,实现物流信息平台与汽车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汽车产业链整体效益,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孙明涛 《奇闻怪事》2011,(9):8-8,45
汽车制造业物流一直以来都被国际物流同行公认为是较复杂、较专业的物流领域。本文以奇瑞汽车公司为例,从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角度,分析奇瑞汽车公司现行供应模式的现状和供应物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供应链中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对其进行了分类,将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概括为控制物流成本的能力、物流服务能力、物流要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建立了制造企业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某实际制造企业的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由就业过程中一系列外显的关键技能和内隐的关键特质构成。本文在文献分析和市场就业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工业工程专业就业能力调查量表,通过针对江苏省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调查,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该专业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了知识、通用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其中通用素质包括个人内在素质、分析与领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工作完成能力,专业素质包括物流和生产系统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的理性回归,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新的建设和改造周期,对汽车供应链的信息协作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国内多数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存在功能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等问题,在分析汽车产业LLP产生背景及其在汽车供应链中地位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LLP的汽车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系统的设计。在对汽车物流业务体系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货主经销商、服务站和LLP之间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汽车产业链整体效益,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加权的系统聚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客户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达到对客户的聚类结果更符合企业经营目标的目的.为分析客户特征的权重,利用线性回归挖掘企业的历史数据,得到物流企业对客户各个特征的重视程度,并把重视程度作为权重进行客户聚类.实验分析表明,与传统的系统聚类相比,加权的系统聚类方法可以发现隐藏在一般客户中的重要客户,从而使物流企业对本公司的重要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物流系统化就是要把物流的储存、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流通企业的物流系统化包括两个方面:流通企业与外部物流的联结和流通企业厂内物料流转,流通企业与外部物流的联结包括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结以及和下游用户的联结,物流系统化要求流通企业的内部建筑布置要合理化,重要区域的平面布置应该清晰化、全局化;物流系统化要优化组织机构,把不必要的业务机构简化,保留和增设必要的部门,物流系统化管理可以有效地组织业务,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装配型连锁制造企业物流模式对准时制供应的需求,进行了备用仓库成本优化分析和供应及时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备用仓库优化分析模型,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准时制(just in time,JIT)仓库优化技术进行了量化研究;为实现物流配送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了配送过程的JIT优化发运技术,建立了物流中心配送模型和配送系统算法流程.研究成果在某成套电器连锁制造企业的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来源,在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关键的环节是物流系统网络布点。当前,我国的物流系统布点管理系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还面临着些许问题。通过了解国内外物流行业现状,进一步分析物流系统的布点方法,提出相应的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的指标和模型,就能为企业的物流系统布点管理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