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秀拉>中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一战老兵和战后黑人青年的形象,幽婉地反映了他们的困惑、无奈以及黑人身份带给他们的种种不平和孤独.他们其实也是"迷惘的一代",但身为黑人,无奈的叹息却被白人主流社会忽视了.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争议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聃 《海峡科学》2008,(4):71-72,75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之一<夜色温柔>自发表后,就倍受争议.该文拟通过探讨这一争议,以期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干20世纪20年代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经历和幻想破灭的悲剧,展现了"一战"后美国的短暂繁荣与"美国梦"破灭后年青一代信仰的缺失与迷惘.运用"不可靠叙述"的理论,对其小说的叙述策略和角色模式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探寻小说的艺术特色,深度挖掘"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承传了<诗经>中<蒹葭>、<汉广>等篇的"间阻思慕"模式,但又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间阻物"有所拓展,抒情方式有所突破,表达方式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5.
"迷惘的一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非凡的才华和真实的情感写出了一部部几乎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其中之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充分反映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理想破灭、精神空虚与孤独的"迷惘一代"的坎坷命运.笔者通过对美国战后的一代人的精神危机,着重从男女主人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爱情的态度与追求截然不同出发,分析了海伦的无私给予、哈利的麻木索取;海伦的温柔体贴、哈利的冷酷无情;指出是战争毁了人们的理想与爱情,战后的和平与繁荣亦无法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曾想与命运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高大、宏伟、洁白无暇的乞力马扎罗山被哈得看作是"上帝的庙殿",但对于海伦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透过<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无望与无爱的"爱情",海明威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与谴责、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对爱情的珍惜及对妇女前途、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了号召“迷惘的一代”,也为了自己寻求信心与勇气,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其独具一格的文体和写作风格创作了《老人与海》。从作家生活的背景和历史情形,我们获取了厄内斯特·海明威创作这篇文稿的两个动机。  相似文献   

7.
"义"在<三国演义>中是超越一切不同派别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观念而存在的道德评判标准.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具备了文学层面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透过种种"义"之表现来昭示世人,从而具备了一种道德层面上的终极评审意味.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书中所颂之"义"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忠义、信义、贞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格位和数的区别.对<诗经>和<论语>中的"我"在格位和数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就<直说通略>中助词"得"的使用格式、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横向描写和纵向对比,以理清<直说通略>所处时代助词"得"的发展面貌和助词"得"的历史发展脉络,明了蒙古语对汉语助词"得"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把<诗>视为承载王道政教的政治教科书,这也是汉<诗>经学特点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而这一特点,又以<韩诗外传>表现最为突出.不过追根溯源却会发现,汉代诗学的这一经学特点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甚至可以说,孟子的"迹熄<诗>亡"观,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汉诗解经释旨的诗学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爆发后,在日本国内的一片战争狂热中,夏目漱石也迷失过,发表<从军行>对日俄战争持赞扬态度.但是夏目漱石同纯粹的军国主义、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有根本的区别.其文学作品<我是猫>中表现出的厌战思想,才是其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鲜明自觉意识的有关美国的成功和理想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反思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3.
时代背景和战争经历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从亨利的清醒者的痛苦,乔丹的勇敢者的困惑,到圣地亚哥的胜者无所获,悲剧主题几经演变发展,但都体现了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狂人日记》的“序”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构成了小说的“反讽”结构,而且,以“余、大哥”的形象特征、文言文话语的使用和“狂人”病愈候补等内容形象,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内心的孤独、寂寞、悲哀、绝望的情感,使《狂人日记》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不可为为可为”、“硬唱凯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0 5” .经过 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表现为优质高产 ,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广 ,抗 (耐 )病、抗倒伏等特点 .2 0 0 1年 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湘杂油3号” ,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 (组合 ) .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生代导演“解禁”后的五年,置身于独特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复杂的国际语境,新生代电影创作出现了新的、具有多元化面向的作品。新生代电影“主流化”之后采取奇观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与此同时,“先锋”艺术家代言“民间”的底层叙事冲动遭遇挑战。更重要的是,新生代电影的国际旅行面临“文化领养”的陷阱。“解禁”后新生代电影的国际营销策略应当对此种后殖民症候保持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8.
夏多布里昂既是18世纪法国文学的最后一个作家,又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位诗人。在他身上交织着新旧交替的复杂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他的文艺观、政治观和宗教观中,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其实质是极端个人主义者与动乱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1789-1830年间法国动乱不宁的社会思潮,即启蒙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世纪末"迷惘一代"的精神与心态。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了那些隐藏在金钱背后的肮脏秘密。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背景以及主角。作者透过爵士乐时代的光华看到传统的名门望族道德堕落、虚伪、玩世不恭、冷漠、贪婪并盲目追求享乐;而新富则粗俗、浮华、铺张卖弄、缺乏社交风度和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