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1):26-29
对法的概念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法是否应当具有价值,于是形成了两大学派——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两者一个集中于应然法的研究,一个集中于实然法的研究。由于侧重点不同使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互相对立。这样,综合法学派应运而生,旨在契合应然法和实然法。本文意在两者的契合更具有操作性,通过提高立法者的素质或要求,使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考虑法的价值,以实现内容的正确性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教科研管理中存在六种实然状态,即:干部年轻化、履职趋同化、形式多样化、驱动利益化、成果差异化、教科研伪化;而在学校发展中,教科研本应有所作为,即:以机制创新策动教科研品质的持续提升,以教科研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师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现行高师课程面临着挑战.博客是当前流行的网络交流工具,教育博客是以服务教育为宗旨、以教育事件为内容、以教师学生为对象的专业博客.文章阐述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博客运用于高师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探索,从应然角度分析了运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求,从实然的角度揭示了运用期间学生参与、与一线教师进行专业交流、博客与课程结合点识别与选取的特点,最后对未来的运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哀叹“世风日下”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世风日下”观念更加强化。笔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观念领域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入手,对“世风日下”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异常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道德嬗变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俊泽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2):43-47
在我国,对于死刑的存废,应该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应然性看,死刑并不能有效预防犯罪,同时,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民众的报应情感,更要改造罪犯,使之回归社会,因此,死刑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废除;从实然性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我国死刑废除的司法实践,因此,就我国现行死刑制度而言,应予保留,但应当严格限制其适用。 相似文献
7.
郑彩国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3):37-39
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的理解上、教育目标上、教育内容上、教育方法上,教育效果的评价上、对道德义务和权利的认同上和在教育理想的预设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应然和实然的二元对立现象。必须用新的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现行道德教育进行整合才能使现行道德教育进入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了5部体育教学大纲和1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在体育教学大纲的历史变迁中,体育课程目标经历了结构体系的完善、外延的扩展和内涵的深入和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逐步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应然与实然: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蓝图。课程结构应然与实然的错位表现在:课程结构与基础教育需求的错位;课程结构的价值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课程结构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错位。课程结构应由实然走向应然: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的比例,增加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加强课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周海钦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100-102
从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依据、学校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策略三个方面认证了新课程标准的优点以及在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充分考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实施途径的多样性,制定出适合社会所需的、符合个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民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151-154
通过对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分析了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四种取向,并提出了新时期其主要取向,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建设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分析以及对《纲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规定的理解,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体育课程目标进行重新设置,为该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及方向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体育必须从课程目标的新理念入手,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课程目标的多元化,给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和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积极探索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加大创新力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使体育教育工作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在深入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奇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19-21
“从方法论上可以把教育目的分为‘实然’教育目的与‘应然’教育目的。”①前者是指教育过程当事人在参与直接教育过程所持的目的;后者是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往往指当时法定文献规定的教育目的。要保持教育的方向,关键在于实现“应然”教育目的到“实然”教育目的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分析以及对<纲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规定的理解,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体育课程目标进行重新设置,为该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及方向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体育课程特点,阐述了科学化确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提出了全面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与达成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既是高校体育价值实现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素质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和分析相关的各种因素,从学生实际、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学环境等多个角度加以考察,形成结构合理、内涵明确、标准适宜的体育课程目标.在达成过程中,要努力使各种相关因素得到优化,力求产生最佳的综合效应,以保证体育课程目标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9.
20.
孟晓春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3):67-68
从提高教师素质、采用“候课”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分层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等六个方面.论述实现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