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翰林学士自唐朝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天子私人"的面目出现的.其职能是草诏赦、备顾问,五代尤其后周时期不但翰林学士的选任更侧重于科举及第者,其职权也进一步调整扩大,比唐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仅充当文学侍从之臣,而且越来越频繁地兼任实职,成为唐宋翰林学士演变的重要关节点.  相似文献   

2.
大理国时期,也仿照唐朝和宋朝,设置了翰林学士院之类的机构,其属员有翰林学士和翰林郎等。大理国的翰林制度与宋朝基本上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任职者也是通过科举选拔,为皇帝草制诏、备顾问的文学优长之士,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少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相似文献   

4.
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誉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聪明,常常出言多有讥诮之意。  相似文献   

5.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唯诗词“雄视百代”,其散文也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令人称绝的。今将《赤壁赋》一篇进行赏析,对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即可见一斑。苏轼(1037——1101)字子瞻,宋朝四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擅于作文,“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年(1057)中进士,时年二十。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翰林学士司马光为首反对,朝内斗争激烈。苏轼在这场新旧斗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的讽请诗大多作于元和初他被授予翰林学士和被任为左拾遗的时期,主要作品为《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讽请诗不仅是诗的奏章,也是诗的呐喊、诗的鞭笞,是诗人冒死以诗的形式为民请命。白居易的讽谕诗对后世诗人关心政治和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韩偓(842——923?),小名冬郎,字致光,一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郊区)人。其父韩瞻,文宗开成二年(837)李肱榜登进士第,与李商隐同年,并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婿:韩娶茂元(继室李氏出)长女,商隐娶次女,是为连襟。韩瞻有子二人,长韩仪,次即偓。仪字羽光,唐末以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朱温篡唐,贬为棣州司马。  相似文献   

8.
燕山八景起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八景是北京的八处风景名胜的统称.在元代就有探讨燕山八景的起始的著述,这就是陈栎的<燕山八景赋考评>,明确指出燕山八景之名起于中统以后.明初翰林学士胡广作<北京八景图诗序>,又提出明昌遗事说.此说在清代被广泛引用,并被当作定论.其实,元代以来的许多相关史料均可证明昌遗事说之误,可以据此重新认识燕山八景的起始.  相似文献   

9.
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阳冰草堂集序云: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趿?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与字缪本作为。) 名。然自穷蝉至舜,累世不大曜。亦可欢焉。神龙之始,逃 归於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 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傅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绍牒。 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 壤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 多难。一房被灵鼠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 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纤维丛概念的产生、来源和物理模型,探索其教授方法,剖析其结构,揭示其内涵,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唐诗与科举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省试诗中,还体现于另外一种与科举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风气即行卷风气下所产生的行卷诗中。也就是说,唐代“以诗取士”的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省试诗和行卷诗。而对唐人工诗及唐诗繁荣具有不可忽视作用的,正是行卷诗。  相似文献   

12.
唐人小说中隐含着唐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复杂画面。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玄怪录》,虽以记录精灵粉怪、嗜奇记奇为主,但作品中包涵着深厚的政治文化意蕴,折射出作者对唐代政治的特殊观照。这部传奇极力彰显了京都皇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详细描摹了城市司法机构为市民声张正义提供的庇护与安全的权威,细腻刻画了科举制给应试举子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清代乾隆时期小说家作为封建末世士人,大多数人所走的仍然是科举道路。但在经过科举路上的挫折之后,他们开始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窘迫、消极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对科举制度造成的士人人格的蜕变提出质疑,并试图摆脱科举制度的束缚,探索积极合理的士人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4.
干谒之风非始于唐,却在盛唐时期最为风行,此期的两位大诗人李白、杜甫亦未能免俗。李白不屑科举走上干谒之途,杜甫则是科举失利方入干谒者之列。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虽然他们都事干谒,却依然不减他们卓然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15.
有关唐代科举中的礼仪活动记载很少,《唐摭言》卷三却系统全面地进行了丰富的记录,不仅在唐代类似文献中以真实、独特和细致的特点,丰富了唐代科举文献的内容,也为我们深化唐代科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判是制判者对一个案件、事件是非曲直的判决与裁定,通常分为判目与判词两大块,张鷟的《龙筋凤髓判》便是唐代典型的拟判集之一。全书共4卷79则判文,通篇用骈体文写就,判目真实具体,判词征引繁富,最终处理意见简括明确。书中不仅反映了张篱深厚的法学功底,而且也反映了唐高宗到玄宗开元时期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同时从拟判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唐代科举、铨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宫廷通过征收赋税、内官进奉、外官进奉和外蕃进奉等手段使得国库丰盈,这样唐代宫廷就有余财频繁地举行宴饮活动。唐代宫廷宴饮的主要类型有节日宴会、皇帝游宴、皇家醣宴、庆功宴、朝会及伴随祭祀活动而举行的宴会、宫廷内宴、皇帝为任命的外官饯行宴、皇帝迎接外蕃的宴会。唐代宫廷宴饮中主要的佐乐活动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表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效地调节宫廷宴饮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得唐代宫廷宴饮风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宫廷宴饮风俗作为一种上层丈化,为唐代社会各阶层所效仿,同时这种风俗也被五代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18.
太子监国是唐代政治中的重要现象,一般可分为太子攘夺皇权后的监国、皇帝巡幸时的太子监国、皇帝有疾诏令太子监国和权臣宦官废皇帝后以太子监国等类型。太子攘夺皇权和临危受命下的监国往往已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有唐一代的太子监国现象不仅凸显了唐代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古代皇权传承中的制度纽结和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9.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壮族土官地区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先对唐代至清末壮族举人、进士的人数、人名进行了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壮族土官族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最后对壮族地区施行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作了三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