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氧化铝颗粒表面进行涂层处理,通过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900 ℃下的高温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热钢在高温下的磨损主要是由磨料的滚压形成的挤出唇、翻边脱落所引起,磨损量较大,而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时颗粒突出于基体,承受载荷多,阻碍了磨粒对基体的损伤,因而抗磨性较好,其高温耐磨性是基体材料的3.3倍多.  相似文献   

2.
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氧化铝颗粒表面进行涂层处理,通过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900℃下的高温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热钢在高温下的磨损主要是由磨料的滚压形成的挤出唇,翻边脱落所引起,磨损量较大,而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时颗粒突出于基体,承受载荷多,阻碍了磨粒对基体的损伤,因而抗磨性较好,其高温耐磨性是基体材料的3.3倍多。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小样缩比制动试验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现状,比较了不同小样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采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矿用自卸车的刹车片进行制动性能测试,检测项目完全符合GB5763-2008的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MM-1000系列试验机的模拟制动试验原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用于飞机、汽车、火车及工程机械等行业摩擦副材料的配方、工艺研究,摩擦磨损规律和机理探索及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试验程序完全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使MM-1000Ⅱ试验机更具先进性和实用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体磨料磨损计算模型,并且用来对Rabinowicz等人的试验进行计算.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尤其是它们的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涂层对氧化铝/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氧化铝颗粒表面分别获得了Ni、TiN涂层。用不同涂层的氧化铝颗粒制备了氧化铝颗粒/耐热钢基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在900℃下的磨料磨损抗力,结果表明:包Ni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热钢的3.27倍,包TiN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耐热钢的2.66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包Ni氧化铝与耐热钢的界面结合强度可由无涂层时的0.67MPa提高到4.05MPa,而包TiN氧化铝与耐热钢的界面结合强度只提高到1.80MPa。较低的界面结合强度会导致氧化铝颗粒整体从基体中脱落,而包TiN氧化铝/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抗高温氧化性较差,也导致氧化铝颗粒易从基体中脱落,这两方面的作用是导致包TiN氧化铝复合材料高温磨料磨损抗力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锰钢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加工硬化规律和其磨料磨损特性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找出了加工硬化值与耐磨性间的对应关系,指出高锰钢以其加工硬化值大于HRC54的工况为其适宜工况。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熔覆高铬铁基涂层高温耐磨性与耐空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熔覆工艺,以Fe-Cr-C-W-Ni复合粉末为原料;在Q235钢基材表面制备了高铬铁基复合涂层。测试了涂层的高温耐磨性和耐空蚀性。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大量硬质耐磨相(Cr,Fe)7C3,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涂层在高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载荷特性,经44 h空蚀试验后累积的质量损失量为0Cr13Ni6Mo不锈钢的0.497倍,具有一定的耐空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引信工作环境的特点,以典型的引信组件及其电子元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引信组件及电子元器件在高温和高过载下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为提高引信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提供了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志强  周勇  杨晨晖 《太原科技》2008,169(2):75-76
对超音速火焰WC-12Co涂层进行了磨粒磨损试验,研究了磨粒磨损试验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对涂层表面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探讨了WC-12Co涂层的磨粒磨损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涂层的失重随试验载荷及磨料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在载荷或磨料粒度较大时.涂层的磨损失效形式为晶粒剥落及犁沟切削相结合;当载荷或磨料粒度较小时,其失效形式主要为晶粒剥落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一台改装的单颗粒冲击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材料磨损的能量消耗,并提出以单位磨损量的能耗即比能耗来衡量耐磨性。还建立了磨损能耗的分析模型.指出,在凿削磨损条件下,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决定于表面能耗(E表)和变形能耗(E变).对于奥氏体钢,E变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马氏体钢E表更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